一种车载式高干度注汽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39957发布日期:2022-12-21 02:51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式高干度注汽锅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石油行业热力开采设备,特别涉及专用的注汽锅炉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式高干度注汽锅炉。


背景技术:

2.注汽锅炉是油田稠油开采的核心设备,它产生的高温高压将注汽干度为百分之八十的蒸汽注入油井中,将热量传递给油层以降低油层中原油的粘度,从而提升稠油的采收率。按照装载方式注汽锅炉可分为固定式和车载式两种。
3.注汽干度是衡量注汽锅炉运行质量的重要因素。注汽干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稠油开采的质量。目前车载式注汽锅炉所能达到的注汽干度在百分之七十五至百分之八十,没有突破性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式高干度注汽锅炉,避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了移动式高干度井口注蒸汽的需求,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5.一种车载式高干度注汽锅炉,包括布置在拖车上的注汽锅炉本体、对流换热段、过热换热段、球形分离器模块、给水预热器模块、电路模块、燃烧器模块、柱塞泵模块、燃气管路模块及水汽管道,本结构中拖车的球形分离器模块端底部和侧边分别安装有排污管线和梯子平台,球形分离器模块顶部设有安全阀,给水预热器模块、过热换热段和球形分离器模块均连接水汽管道。
6.注汽锅炉本体为卧式圆筒形结构,注汽锅炉本体的换热管束由多根炉管环形排列组成,炉管沿辐射换热模块筒体母线布置并由高温管卡固定在筒体内壁上,相邻的两根炉管通过弯头首尾相接构成单回程的蛇形管束,注汽锅炉本体前部连接燃烧器模块,注汽锅炉本体后部上方的开口处为烟气流通区,本结构中注汽锅炉本体的顶端布置有给水预热器模块,给水预热器模块为套管式预热器。
7.注汽锅炉本体前部为操作间,注汽锅炉本体后部上方的开口处为烟气流通区,注汽锅炉本体前面板中心处布置有燃烧器模块,燃烧器模块由燃烧器、电磁阀、切断阀组成,本结构中燃烧器模块和布置在拖车鹅颈部位的柱塞泵模块外侧设置为操作间,柱塞泵模块由柱塞泵、滴油器、油位开关、压力表及压力变送器组成。
8.对流换热段管束由四排光管及数排翅片管组成,布置在对流换热段首部的光管弯头连接成单回程管束,其余的管束均为翅片管结构,本结构中对流换热段顶部竖直向上设有烟囱,对流换热段内设有声波吹灰器、烟气温度检测口、含氧量检测口、烟气组分分析检测口。
9.过热换热段布置在对流换热段的下端,本结构中过热换热段输入端处的水汽管道上设有汽水分离器,且过热换热段管束全部采用光管组成,通过弯头连接成单回程管束。
10.球形分离器模块为球形结构,本结构中球形分离器模块顶部设有安全阀,球形分
离器模块使车载式高干度注汽锅炉产生的注井蒸汽干度由原先百分之八十左右提升至百分之百。
11.电路模块布置在拖车的左侧空间,电路模块由配电柜、plc控制柜、变频柜组成;燃气管路模块布置在拖车的右侧空间,燃气管路模块由流量计、压力开关、压力表、压力变送器及阀门组成。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3.1. 本实用新型采用车载式注汽锅炉使用方便,可停靠在井口进行注汽,减少了注汽管线的长度,降低了蒸汽输送过程中的热损失,保证了注井能量;
14.2. 实用新型中将球形分离器模块集成在拖车上,使车载式高干度注汽锅炉所产生的注井蒸汽干度由原先百分之八十左右提升至百分之百,提高了注井蒸汽的品质;
15.3. 本实用新型中注汽锅炉本体采用卧式圆筒形结构,而对流换热段和过热换热段采用立式和卧式两种形式,以适应不同作业条件。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主体结构左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主体结构俯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主体结构右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主体结构后视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主体结构左视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主体结构右视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主体结构俯视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主体结构后视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注汽锅炉本体,2、对流换热段,3、烟囱,4、给水预热模块,5、燃烧器模块,6、燃气管路模块,7、操作间,8、梯子平台,9、拖车,10、汽水分离器,11、水汽管道,12、排污管线,13、过热换热段,14、球形分离器模块,15、电路模块,16、柱塞泵模块,17、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27.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8.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9.结合图1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式高干度注汽锅炉,进行说明:
30.一种车载式高干度注汽锅炉,包括布置在拖车9上的注汽锅炉本体1、对流换热段
2、过热换热段13、球形分离器模块14、给水预热器模块4、电路模块15、燃烧器模块5、柱塞泵模块16、燃气管路模块6及水汽管道11,本结构中拖车9的球形分离器模块14端底部和侧边分别安装有排污管线12和梯子平台8。
31.注汽锅炉本体1为卧式圆筒形结构,注汽锅炉本体1的换热管束由多根炉管环形排列组成,炉管沿辐射换热模块筒体母线布置并由高温管卡固定在筒体内壁上,相邻的两根炉管通过弯头首尾相接构成单回程的蛇形管束,本结构中注汽锅炉本体1的顶端布置有给水预热器模块4,给水预热器模块4为套管式预热器。
32.注汽锅炉本体1前部为操作间7,注汽锅炉本体1后部上方的开口处为烟气流通区,注汽锅炉本体1前面板中心处布置有燃烧器模块5,燃烧器模块5由燃烧器、电磁阀、切断阀组成,本结构中燃烧器模块5和布置在拖车9鹅颈部位的柱塞泵模块16外侧设置为操作间7,柱塞泵模块16由柱塞泵、滴油器、油位开关、压力表及压力变送器组成。
33.对流换热段2管束由四排光管及数排翅片管组成,布置在对流换热段2首部的光管弯头连接成单回程管束,其余的管束均为翅片管结构,本结构中对流换热段2顶部竖直向上设有烟囱3,对流换热段2内设有声波吹灰器、烟气温度检测口、含氧量检测口、烟气组分分析检测口。
34.过热换热段13布置在对流换热段2的下端,本结构中过热换热段13输入端处的水汽管道11上设有汽水分离器10,且过热换热段13管束全部采用光管组成,通过弯头连接成单回程管束。
35.球形分离器模块14为球形结构,本结构中球形分离器模块14顶部设有安全阀17,球形分离器模块14使车载式高干度注汽锅炉产生的注井蒸汽干度由原先百分之八十左右提升至百分之百。
36.电路模块15布置在拖车9的左侧空间,电路模块15由配电柜、plc控制柜、变频柜组成;燃气管路模块6布置在拖车9的右侧空间,燃气管路模块6由流量计、压力开关、压力表、压力变送器及阀门组成。
37.实施例1,结合结合图1至图4,一种对流换热段2和过热换热段13均为卧式梯形箱体结构的车载式高干度注汽锅炉工作方法描述如下:
38.水汽系统:压力为0.5mpa左右的合格软化水对柱塞泵模块16给水加压。高压水通过水汽管道11进入给水预热模块4,在给水预热模块4外管中的高压水与烟管中的烟气换热,使高压水温度升至80℃~120℃,然后依次经过对流换热段2、给水预热模块4内管、注汽锅炉本体1、球形分离器14和过热换热段13的加热升温至临近或饱和状态,此时汽化为干度为百分之百的饱和蒸汽。
39.烟气系统:本装置设计为烟气单回程形式,注汽锅炉本体1作为燃烧室释放高热负荷的热量通过辐射传递给炉管内的水;火焰尾部的高温烟气向上转向90
°
冲刷水平布置的光管管束,烟气热量通过过热换热段13、对流换热段2的逆流冲刷和横向水平布置的翅片管束进行充分换热;最后通过烟囱3排入大气。
40.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由plc控器、hmi触摸屏、燃烧控制器及电气辅件组成。
41.实施例2,结合结合图5至图8,一种对流换热段2和过热换热段13均为立式梯形箱体结构的车载式高干度注汽锅炉工作方法描述如下:
42.水汽系统:压力为0.5mpa左右的合格软化水对柱塞泵模块16给水加压。高压水通过水汽管道11进入给水预热模块4,在给水预热模块4外管中的高压水与烟管中的烟气换热,使高压水温度升至80℃~120℃,然后依次经过对流换热段2、给水预热模块4内管、注汽锅炉本体1、球形分离器14和过热换热段13的加热升温至临近或饱和状态,此时汽化为干度为百分之百的饱和蒸汽。
43.烟气系统:本装置设计为烟气单回程形式,注汽锅炉本体1作为燃烧室释放高热负荷的热量通过辐射传递给炉管内的水;火焰尾部的高温烟气向上转向90
°
冲刷水平布置的光管管束,烟气热量通过过热换热段13、对流换热段2的逆流冲刷和横向水平布置的翅片管束进行充分换热;最后通过烟囱3排入大气。
44.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由plc控器、hmi触摸屏、燃烧控制器及电气辅件组成。
45.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