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管型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4160发布日期:2023-03-29 09:38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管型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火管型蒸发器。


背景技术:

2.火管型蒸发器,主要原理为应用燃烧产生的热量来加热火管,利用热传递使蒸发器的水加热蒸发。绝大多数与燃烧器共用的火管蒸发器,其外接燃烧器所产生的热量随火焰进入蒸发器内的火管内,所产生烟气经烟囱排出,但烟气带走的热量相当多,与火管周围水的热交换面积小,传热效率低。
3.且现有的火管与蒸发器壳体的连接处为直接焊接,导致经长时间高温燃烧,热胀冷缩导致的火管开焊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管型蒸发器,以解决传热效率低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火管型蒸发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火管,壳体下部设置进水口,壳体上端设置蒸汽口,火管设置有多组,多组火管平行设置;每组火管包括由上到下平行设置的多段散热管和连接管;相邻两段散热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多组平行设置的火管,充分利用了壳体内的空间,增加了热交换面积。由上到下平行设置的多段散热管的设置,在有限空间内增加了热交换面积,提高了传热效率;烟气在温度递减过程中,由下到上依次与水通过火管充分接触,充分利用了烟气的温降,保证了水的加热。
7.优选地,壳体下部侧壁上设置进烟口;最下端的散热管一端配合进烟口设置。使用时,由进烟口喷进火焰。
8.优选地,壳体上部侧壁上设置排烟口;最上端的散热管一端配合排烟口设置。
9.优选地,进烟口和排烟口处分别设置翻边;散热管与翻边之间焊接固定,能有效杜绝经长时间高温燃烧,热胀冷缩导致的散热管开焊变形等问题。
10.优选地,最上端的散热管内设置多个平行设置的吸热鳍,增加与烟气接触面积,充分发挥烟气的余热。
11.优选地,吸热鳍截面呈“凹”字型设置;吸热鳍的“凹”字型底部固定设置在散热管的顶面上,保证烟气余热的吸收。
12.优选地,最上端的散热管中部设置扰流板;扰流板上设置多个开口;开口配合设置斜板,保证散热管内下部的烟气与吸热鳍的接触,进一步吸收尾端烟气的余热。
13.优选地,斜板与扰流板之间夹角为50
°
,能够在烟气顺畅排出的前提下,最大化利用尾端烟气的余热。
14.优选地,壳体底部设置排水口,清理时能够排净壳体内水分。
15.优选地,壳体内配合蒸汽口设置网板,过滤蒸汽中的絮状物。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1、由上到下平行设置的多段散热管的设置,在有限空间内增加了热交换面积,提高了传热效率;烟气在温度递减过程中,由下到上依次与水通过火管充分接触,充分利用了烟气的温降,保证了水的加热。
18.2、进烟口和排烟口处分别设置翻边;散热管与翻边之间焊接固定,能有效杜绝经长时间高温燃烧,热胀冷缩导致的散热管开焊变形等问题。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21.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22.图4为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火管的部分剖切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图5中c处放大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壳体,2-火管,3-吸热鳍,4-扰流板,5-斜板;
27.101-进水口,102-蒸汽口,103-进烟口,104-排烟口,105-排水口,106-网板;201-散热管,202-连接管;40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9.实施例1
30.如图1-4所示,一种火管型蒸发器,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火管2,壳体1下部设置进水口101,壳体1上端设置蒸汽口102,壳体1底部设置排水口105,清理时能够排净壳体内水分。壳体1内配合蒸汽口102设置网板106,过滤蒸汽中的絮状物。火管2设置有三组,三组火管2沿壳体1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每组火管2包括由上到下平行设置的三段散热管201和连接管202;相邻两段散热管201之间通过连接管202连接。三组平行设置的火管2,充分利用了壳体1内的空间,增加了热交换面积。由上到下平行设置的三段散热管201的设置,在有限空间内增加了热交换面积,提高了传热效率;烟气在温度递减过程中,由下到上依次与水通过火管2充分接触,充分利用了烟气的温降,保证了水的加热。
31.上述设置中,壳体1下部侧壁上设置进烟口103;最下端的散热管201一端配合进烟口103设置。壳体1上部侧壁上设置排烟口104;最上端的散热管201一端配合排烟口104设置。进烟口103和排烟口104处分别设置翻边;散热管201与翻边之间焊接固定,能有效杜绝经长时间高温燃烧,热胀冷缩导致的散热管201开焊变形等问题。使用时,由进烟口103喷进火焰。
32.如图3-6所示,最上端的散热管201内设置两个平行设置的吸热鳍3,两个吸热鳍3沿散热管201宽度方向平行设置,增加与烟气接触面积,充分发挥烟气的余热。吸热鳍3截面呈“凹”字型设置;吸热鳍3的“凹”字型底部固定设置在散热管201的顶面上,保证烟气余热的吸收。最上端的散热管201中部设置扰流板4;扰流板4上设置多个开口401;开口401配合
设置斜板5,保证散热管201内下部的烟气与吸热鳍3的接触,进一步吸收尾端烟气的余热。斜板5与扰流板4之间夹角为50
°
,能够在烟气顺畅排出的前提下,最大化利用尾端烟气的余热。


技术特征:
1.一种火管型蒸发器,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火管(2),壳体(1)下部设置进水口(101),壳体(1)上端设置蒸汽口(102),其特征在于,火管(2)设置有多组,多组火管(2)平行设置;每组火管(2)包括由上到下平行设置的多段散热管(201)和连接管(202);相邻两段散热管(201)之间通过连接管(20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管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壳体(1)下部侧壁上设置进烟口(103);最下端的散热管(201)一端配合进烟口(103)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管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部侧壁上设置排烟口(104);最上端的散热管(201)一端配合排烟口(104)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管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进烟口(103)和排烟口(104)处分别设置翻边;散热管(201)与翻边之间焊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火管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最上端的散热管(201)内设置多个平行设置的吸热鳍(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管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吸热鳍(3)截面呈“凹”字型设置;吸热鳍(3)的“凹”字型底部固定设置在散热管(201)的顶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管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最上端的散热管(201)中部设置扰流板(4);扰流板(4)上设置多个开口(401);开口(401)配合设置斜板(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管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斜板(5)与扰流板(4)之间夹角为50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管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壳体(1)底部设置排水口(105)。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管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配合蒸汽口(102)设置网板(10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火管型蒸发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火管,壳体下部设置进水口,壳体上端设置蒸汽口,火管设置有多组,多组火管平行设置;每组火管包括由上到下平行设置的多段散热管和连接管;相邻两段散热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上到下平行设置的多段散热管的设置,在有限空间内增加了热交换面积,提高了传热效率;烟气在温度递减过程中,由下到上依次与水通过火管充分接触,充分利用了烟气的温降,保证了水的加热。保证了水的加热。保证了水的加热。


技术研发人员:谢鑫峰 单连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华杰厨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4
技术公布日:2023/3/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