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机组以及燃煤机组的运行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06376发布日期:2024-03-13 20:5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燃煤机组以及燃煤机组的运行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燃煤发电,具体涉及一种燃煤机组以及燃煤机组的运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双碳减排”能源政策形势下,发电机组需要与新能源互补,保障电力供应,充分发挥灵活性调峰运行能力。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虽然变负荷速率快,可以灵活调峰,但难以达到与新能源互补的足够规模;燃煤发电机组虽然具有足够规模,但是因为固有的大热惯性以及设备安全性限制等原因,变负荷速率较低,远低于燃气轮机电站机组,也难以满足和新能源互补的灵活调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煤机组以及燃煤机组的运行控制方法,可以提高变负荷速率,满足和新能源互补的灵活调峰要求。

2、本申请提供一种燃煤机组,包括燃煤锅炉系统、熔盐系统以及凝汽器,所述燃煤机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凝汽器下游的锅炉给水回热系统、熔盐给水回热系统,锅炉给水回热系统、熔盐给水回热系统并联设置;所述锅炉给水回热系统通过第一给水回路连通所述燃煤锅炉系统的给水入口,所述熔盐给水回热系统通过第二给水回路连通所述熔盐系统的给水入口;

3、所述熔盐系统包括熔盐加热器,所述燃煤锅炉系统包括燃煤蒸汽回路,所述燃煤蒸汽回路连通所述熔盐加热器以加热熔盐,所述熔盐系统包括熔盐蒸汽回路,所述熔盐加热器的蒸汽出口通过所述熔盐蒸汽回路连通所述熔盐给水回热系统,以加热所述熔盐给水回热系统中的凝结水。

4、可选地,所述熔盐加热器包括熔盐再热加热器,所述熔盐蒸汽回路包括第五蒸汽回路,所述熔盐再热加热器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五蒸汽回路,所述熔盐给水回热系统包括第二低加系统,所述第五蒸汽回路连通所述第二低加系统。

5、可选地,所述熔盐给水回热系统包括热水罐,用于存储经所述第二低加系统加热后的凝结水。

6、可选地,所述第二低加系统和所述第二高加系统之间设置有第二除氧器,所述第二除氧器包括除氧头和位于所述除氧头下方的水箱,所述水箱为所述热水罐。

7、可选地,所述熔盐蒸汽回路还包括第六蒸汽回路,所述熔盐再热器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六蒸汽回路,所述第六蒸汽回路连通所述第二除氧器的所述除氧头。

8、可选地,所述热水罐还连通所述锅炉给水回热系统。

9、可选地,所述熔盐蒸汽回路还包括第七蒸汽回路,所述熔盐再热器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七蒸汽回路;所述燃煤锅炉系统包括低压缸,所述第七蒸汽回路连通所述低压缸的入口。

10、可选地,还包括冷水罐,所述冷水罐位于所述第二低加系统和所述凝汽器之间。

11、可选地,所述熔盐蒸汽回路包括第四蒸汽回路,所述熔盐再热加热器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四蒸汽回路,所述熔盐给水回热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低加系统下游的第二高加系统,所述第二高加系统连通所述第二给水回路,所述第四蒸汽回路连通所述第二高加系统。

12、可选地,所述熔盐蒸汽回路包括第一蒸汽回路,所述熔盐加热器包括熔盐过热加热器,所述熔盐过热加热器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蒸汽回路,所述熔盐给水回热系统包括第二高加系统,所述第二高加系统连通所述第二给水回路,所述第一蒸汽回路连通所述第二高加系统。

13、可选地,所述熔盐蒸汽回路包括第二蒸汽回路,所述熔盐过热加热器的蒸汽出口还连通所述第二蒸汽回路;所述燃煤锅炉系统包括锅炉再热器,所述第二蒸汽回路连通所述锅炉再热器的蒸汽入口。

14、可选地,所述熔盐蒸汽回路包括第三蒸汽回路,所述熔盐过热加热器的蒸汽出口还连通所述第三蒸汽回路;所述熔盐系统还包括熔盐相变加热器,所述熔盐相变加热器位于所述熔盐过热加热器的上游,所述第三蒸汽回路连通所述熔盐相变加热器。

15、可选地,所述熔盐蒸汽回路包括高压疏水回路,所述熔盐相变加热器的高压疏水出口连通所述高压疏水回路;所述熔盐给水回热系统包括第二除氧器,所述高压疏水回路连通所述第二除氧器。

1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燃煤机组的运行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燃煤机组,

17、在升负荷时,包括:

18、步骤s1、控制所述燃煤锅炉以第一预定变负荷能力增加负荷第一预定时间;

19、步骤s2、控制所述熔盐放热系统以第二预定变负荷能力增加负荷第一预定时间;

20、步骤s3、控制所述熔盐加热系统维持在最低运行状态,或者以第三预定变负荷能力降低负荷第一预定时间;

21、同步进行步骤s1、步骤s2、步骤s3以达到生升负荷总量后,控制所述燃煤锅炉继续增加负荷,所述熔盐放热系统、所述熔盐加热系统均降低至最低运行状态;

22、在降低负荷时,包括:

23、步骤s4、控制所述燃煤锅炉以第一预定变负荷能力降低负荷第二预定时间;

24、步骤s5、控制所述熔盐加热系统以第三预定变负荷能力增加负荷第二预定时间;

25、步骤s6、控制所述熔盐放热系统维持在最低运行状态,或者以第二预定变负荷能力降低负荷第二预定时间。

26、同步进行步骤s4、步骤s5、步骤s6以达到降负荷总量后,控制所述燃煤锅炉继续降低负荷,所述熔盐放热系统、所述熔盐加热系统均降低至最低运行状态。

27、可选地,

28、当升负荷总量大于所述熔盐放热系统的满负荷时,步骤s2中,控制所述熔盐放热系统以第二预定变负荷能力增加负荷第一预定时间至其满负荷;

29、当降负荷总量大于所述熔盐加热系统的满负荷时,步骤s5中、控制所述熔盐加热系统以第三预定变负荷能力增加负荷第二预定时间至其满负荷。

30、本申请中,熔盐加热器的蒸汽出口通过熔盐蒸汽回路连通熔盐给水回热系统,以加热熔盐给水回热系统中的凝结水。将熔盐加热器中对熔盐进行加热后的蒸汽,引入至熔盐给水回热系统,以单独为熔盐系统提供凝结水,并且让这一部分水吸收蒸汽的潜热,从而充分利用蒸汽的热量,以为熔盐系统提供热水。这样,熔盐系统就可以提高储热、放热的能力,即以熔盐储能为主、热水储能为辅的综合储能系统,使得熔盐系统具有快速变负荷的能力,用于协助燃煤锅炉系统,使燃煤机组可以具有快速调峰能力,满足和新能源互补的灵活调峰要求。



技术特征:

1.燃煤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煤锅炉系统、熔盐系统以及凝汽器,所述燃煤机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凝汽器下游的锅炉给水回热系统、熔盐给水回热系统,所述锅炉给水回热系统、所述熔盐给水回热系统并联设置;所述锅炉给水回热系统通过第一给水回路连通所述燃煤锅炉系统的给水入口,所述熔盐给水回热系统通过第二给水回路连通所述熔盐系统的给水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加热器包括熔盐再热加热器,所述熔盐蒸汽回路包括第五蒸汽回路,所述熔盐再热加热器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五蒸汽回路,所述熔盐给水回热系统包括第二低加系统,所述第五蒸汽回路连通所述第二低加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煤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给水回热系统包括热水罐,用于存储经所述第二低加系统加热后的凝结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煤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低加系统和所述第二高加系统之间设置有第二除氧器,所述第二除氧器包括除氧头和位于所述除氧头下方的水箱,所述水箱为所述热水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煤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蒸汽回路还包括第六蒸汽回路,所述熔盐再热器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六蒸汽回路,所述第六蒸汽回路连通所述第二除氧器的所述除氧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煤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罐还连通所述锅炉给水回热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煤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蒸汽回路还包括第七蒸汽回路,所述熔盐再热器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七蒸汽回路;所述燃煤锅炉系统包括低压缸,所述第七蒸汽回路连通所述低压缸的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煤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水罐,所述冷水罐位于所述第二低加系统和所述凝汽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煤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蒸汽回路包括第四蒸汽回路,所述熔盐再热加热器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四蒸汽回路,所述熔盐给水回热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低加系统下游的第二高加系统,所述第二高加系统连通所述第二给水回路,所述第四蒸汽回路连通所述第二高加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燃煤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蒸汽回路包括第一蒸汽回路,所述熔盐加热器包括熔盐过热加热器,所述熔盐过热加热器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蒸汽回路,所述熔盐给水回热系统包括第二高加系统,所述第二高加系统连通所述第二给水回路,所述第一蒸汽回路连通所述第二高加系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煤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蒸汽回路包括第二蒸汽回路,所述熔盐过热加热器的蒸汽出口还连通所述第二蒸汽回路;所述燃煤锅炉系统包括锅炉再热器,所述第二蒸汽回路连通所述锅炉再热器的蒸汽入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煤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蒸汽回路包括第三蒸汽回路,所述熔盐过热加热器的蒸汽出口还连通所述第三蒸汽回路;所述熔盐系统还包括熔盐相变加热器,所述熔盐相变加热器位于所述熔盐过热加热器的上游,所述第三蒸汽回路连通所述熔盐相变加热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燃煤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蒸汽回路包括高压疏水回路,所述熔盐相变加热器的高压疏水出口连通所述高压疏水回路;所述熔盐给水回热系统包括第二除氧器,所述高压疏水回路连通所述第二除氧器。

14.燃煤机组的运行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燃煤机组,其特征在于,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煤机组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燃煤机组以及燃煤机组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燃煤锅炉系统、熔盐系统以及凝汽器,燃煤机组还包括位于凝汽器下游的锅炉给水回热系统、熔盐给水回热系统,锅炉给水回热系统、熔盐给水回热系统并联设置;锅炉给水回热系统通过第一给水回路连通燃煤锅炉系统的给水入口,熔盐给水回热系统通过第二给水回路连通熔盐系统的给水入口;熔盐系统包括熔盐加热器,燃煤锅炉系统包括燃煤蒸汽回路,燃煤蒸汽回路连通熔盐加热器以加热熔盐,熔盐系统包括熔盐蒸汽回路,熔盐加热器的蒸汽出口通过熔盐蒸汽回路连通熔盐给水回热系统,以加热熔盐给水回热系统中的凝结水。可以提高变负荷速率,满足和新能源互补的灵活调峰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杰,王庆华,牛玉广,侯宗余,陈钢,段丽平,秦天牧,赵宇炜,江凯军,刘吉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怀柔实验室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