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蒸汽机座的加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55007发布日期:2024-05-13 11:59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热蒸汽机座的加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热蒸汽机座的加水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的电蒸锅、奶瓶消毒器等产品,都会采用电热蒸汽机座,通过往电热蒸汽机座的储水腔中倒入适量的液体,然后通过加热器加热液体产生高温蒸汽达到蒸煮食物或消毒奶瓶配件的目的,但现阶段的电热蒸汽机座在使用过程中若需要补水,只能够停机,然后取下电热蒸汽机座上的层架配件后,才能进行补水操作,整个过程较为麻烦,而且存在层架配件上的物品/食品倾倒、移位等风险。

2、为此,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电热蒸汽机座的加水结构,设置了该加水结构后,用户若有需要对液体加热机座进行加水时,无需再取下电热蒸汽机座上的层架配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蒸汽机座的加水结构,包括机座本体,机座本体的顶部设有储水腔,储水腔位于低水位处设有加热器,所述机座本体的侧壁设有加水腔,加水腔的顶部敞开形成加水口,加水口上设置有密封盖,储水腔内设有溢水壁,溢水壁与储水腔的腔壁围成储水槽,加水腔具有往储水槽内延伸的加水通道,所述溢水壁的水平高度高于加水通道的出水口。

3、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水通道具有结构座,结构座可拆卸安装于加水腔上。

4、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座上设有第一卡接部,加水腔上设有与第一卡接部配合卡接的第二卡接部。

5、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溢水壁设置于储水腔的底壁上,溢水壁与储水腔的底壁为一体结构。

6、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可相对于加水腔翻转以开启加水口,密封盖上设置有执手部。

7、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水腔位于加水口的口沿设置有托接密封盖的凹阶。

8、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座本体的侧面设有提手,提手内部形成所述加水腔。

9、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座本体的侧壁设置有用于观察储水腔水位的可视窗口。

10、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存在的效果是:用户能够通过打开密封盖后,往加水腔中倒入水源,水源经过加水通道进入到储水槽中,随着加入的水源不断增多,储水槽被注满后溢流到储水腔中,完成加水操作;即便用户停止加水后,储水槽中依然处于满水状态并浸没加水通道的出水口,以此达到阻挡蒸汽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热蒸汽机座的加水结构,包括机座本体(1),机座本体的顶部设有储水腔(2),储水腔(2)位于低水位处设有加热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本体(1)的侧壁设有加水腔(4),加水腔的顶部敞开形成加水口,加水口上设置有密封盖(5),储水腔(2)内设有溢水壁(6),溢水壁(6)与储水腔(2)的腔壁围成储水槽,加水腔(4)具有往储水槽内延伸的加水通道(7),所述溢水壁(6)的水平高度高于加水通道(7)的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蒸汽机座的加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通道(7)具有结构座(71),结构座可拆卸安装于加水腔(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热蒸汽机座的加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座(71)上设有第一卡接部(711),加水腔(4)上设有与第一卡接部(711)配合卡接的第二卡接部(4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热蒸汽机座的加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壁(6)设置于储水腔(2)的底壁上,溢水壁(6)与储水腔(2)的底壁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热蒸汽机座的加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5)可相对于加水腔(4)翻转以开启加水口,密封盖(5)上设置有执手部(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热蒸汽机座的加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腔(4)位于加水口的口沿设置有托接密封盖(5)的凹阶(8)。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热蒸汽机座的加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本体(1)的侧面设有提手(9),提手内部形成所述加水腔(4)。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热蒸汽机座的加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本体(1)的侧壁设置有用于观察储水腔水位的可视窗口(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热蒸汽机座的加水结构,包括机座本体,机座本体的顶部设有储水腔,储水腔位于低水位处设有加热器,所述机座本体的侧壁设有加水腔,加水腔的顶部敞开形成加水口,加水口上设置有密封盖,储水腔内设有溢水壁,溢水壁与储水腔的腔壁围成储水槽,加水腔具有往储水槽内延伸的加水通道,所述溢水壁的水平高度高于加水通道的出水口。用户能够通过打开密封盖后,往加水腔中倒入水源,水源经过加水通道进入到储水槽中,随着加入的水源不断增多,储水槽被注满后溢流到储水腔中,完成加水操作;即便用户停止加水后,储水槽中依然处于满水状态并浸没加水通道的出水口,以此达到阻挡蒸汽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楚,杨海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顺德区朗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1
技术公布日:2024/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