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78663发布日期:2024-02-07 13:3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余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余热回收,具体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对于生产用汽,一般通过蒸汽系统生产,并直接供给生产,当生产出来的蒸汽大于生产用气量,那么蒸汽系统将自动减负荷。然后当生产需要蒸汽大于供气量时,蒸汽系统将加大功率产气。

2、然而,蒸汽系统产生蒸汽时存在时延,这个时延短则10分钟左右,长则近一个小时,这将导致蒸汽压力、温度下降从而影响生产工艺,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余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一端与余热输出管道相连;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蓄水箱的另一端相连;纯水箱,所述纯水箱的一端通过第一循环泵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另一端相连;电极式锅炉,所述电极式锅炉的输入端通过给水泵与纯水箱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极式锅炉用于加热所述纯水箱输出的纯水以产生蒸汽;蒸汽蓄热器,所述蒸汽蓄热器的一端通过第一蒸汽调节阀与所述电极式锅炉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蒸汽蓄热器用于存储所述电极式锅炉产生的蒸汽,所述蒸汽蓄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蒸汽调节阀与负载相连。

4、本发明上述的余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极式锅炉的三相电极还与电网、光伏系统和风电系统电连接,以将所述电网、光伏系统或风电系统中多余的电能转换为蒸汽。

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蒸汽蓄热器集成设置在所述电极式锅炉的下层水部分。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蒸汽蓄热器的压力到达设定存储上限压力值时,通过控制第一蒸汽调节阀控制蒸汽蓄热器停止储热,以及在蒸汽蓄热器压力到达设定存储下限压力值时,通过控制第一蒸汽调节阀控制蒸汽蓄热器启动储热。

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当接收到蒸汽需求指令时,通过控制所述第二蒸汽调节阀控制蒸汽蓄热器释放与所述蒸汽需求指令对应的蒸汽量、温度和压力的蒸汽。

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余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还包括:缓存罐,所述缓存罐设置在纯水箱的另一端和电极式锅炉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缓存罐的排污管与废水处理管道相连。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1、1、本发明利用电极式锅炉将工业余热电解为蒸汽,并通过蒸汽蓄热器进行存储,从而既可以实现工业废气、废水能源的循环利用,避免能源浪费,又可以在生产需要加大蒸汽量时,能够毫秒级响应增加出气量,满足生产需要,同时蒸汽的存储可以满足热力管网无法覆盖地区的用汽需求。

12、2、本发明可以利用电网、光伏系统或风电系统中多余的电能为电极式锅炉供电,从而可以将多余的电能转换为蒸汽存储起来,实现电网与热网耦合,使电网与热网间实现实时需求响应,微网园区出现光伏、风电倒送电网时,蒸汽蓄热器启动消纳光伏、风电,将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的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转化成稳定的热能存储,也可以在电网谷段时间将廉价的谷电转为热能存储,实现移峰填谷。



技术特征:

1.一种余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式锅炉的三相电极还与电网、光伏系统和风电系统电连接,以将所述电网、光伏系统或风电系统中多余的电能转换为蒸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蓄热器集成设置在所述电极式锅炉的下层水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存罐,所述缓存罐设置在纯水箱的另一端和电极式锅炉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缓存罐的排污管与废水处理管道相连。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余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包括:蓄水箱,蓄水箱的一端与余热输出管道相连;板式换热器,一端与蓄水箱的另一端相连;纯水箱,一端通过第一循环泵与板式换热器的另一端相连;电极式锅炉,输入端通过给水泵与纯水箱的另一端相连,电极式锅炉用于加热纯水箱输出的纯水以产生蒸汽;蒸汽蓄热器,一端通过第一蒸汽调节阀与电极式锅炉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存储电极式锅炉产生的蒸汽,另一端通过第二蒸汽调节阀与负载相连。本发明利用电极式锅炉将工业余热电解为蒸汽,并通过蒸汽蓄热器进行存储,从而既可以实现工业废气、废水能源的循环利用,避免能源浪费,又可以在生产需要加大蒸汽量时,能够毫秒级响应增加出气量,满足生产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袁俊球,王迪,邓中诚,秦斌,张茜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金坛金能电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