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脱霜高效率的热交换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185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易脱霜高效率的热交换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管,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输送各种冷媒质,利用热交换作用以调节温度的易脱霜高效率的热交换管。
(2)背景技术一般如冷冻库的热交换设备中设置有能输送冷媒质的热交换管,由于热交换管中冷媒质流动与管外空间的高温气流所产生的温差效应,通过热交换作用吸收高温气流所夹带的高热能,能达到适时调节温度的目的。
参阅图1,现有热交换管1包括一具有一冷媒质流道110的中空管体11,其材质一般为钢材,该中空管体11可通过一固定件12(例如与该中空管体11形状相符的U型螺栓),夹固该中空管体11并螺设于热交换室中天花板(图中未示出)的角铁13上。但由于该中空管体11的外壁面是属光滑管面,其中流动的冷媒质与外界高热气流的热交换作用仅靠该中空管体11管壁传递,使得热交换作用的接触面积有限而导致热交换作用成效难以提升,且于热交换作用时,冷凝效应亦会伴随产生,携带高湿度的高热气流遇冷使得温度骤降而凝结成水珠,甚至结霜再变成冰在该中空管体外壁面,减少热交换的接触面积而降低热交换效率。
所以,若欲达到更高的调节温度效率,则须增加热交换室中热交换管1的数量以增加热交换的接触面积,相对地必然使冷媒质的需求量大增,而增加热交换管的昂贵钢材材料成本、架设费用、管路加长、电能损耗等成本负担。
参阅图2,另一种现有热交换管2的材质为质轻、延展性佳且成形容易的铝材,包括一具有一冷媒质流动空间21的中空管体20,以及多个自该中空管体20外壁向外延伸的等长度热交换翼片22,借助该热交换翼片22可使热交换作用的接触面积增大,传热面积增大便能有效提升热交换效率以达较佳调温效果,并具有冷媒质需求量减少及管体耗材成本低廉等优点。然而,由于该自中空管体20外壁向外延伸的热交换翼片22的形成,因形状关系使得该热交换管2的架设固定不易。
另外,热交换作用主要是发生在该热交换翼片22的端部而部分发生在该热交换翼片22的其他区域。虽然热交换面积增加能提高热交换效率,但由于外界高热气流的流经扩散路径不定,欲接触碰撞该长度相等的热交换翼片22端部的机率很小,故夹带高湿度的高热气流于接触其中一片热交换翼片22后,带有尚未完全被交换湿度的气流若持续扩散而接触到该中空管体20外壁面时,将使得水分结霜于该中空管体20外壁面上,另外,朝向上方的热交换翼片22在水气未凝结成霜时便先汇聚成水珠,很容易由朝向上方的热交换翼片22表面流至中空管体20表面上,而在此形成一结霜层,将中空管体20都包覆起来,除造成热交换效率大幅降低外,亦产生因该辐射状热交换翼片的形状而使该中空管体20处结霜清除不易等缺点。
(3)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冷媒质输送,具有增加热交换面积、持续维持高效能的热交换效率并兼具设置简易及可延长使用寿命等效能的易脱霜高效率的热交换管。
本实用新型易脱霜高效率的热交换管,适用于各种冷媒质的输送,该热交换管包括一具有冷媒质流道的中空管体、多个长短不一自该中空管体外壁面成辐射状向外且向下倾斜凸伸的热交换翼片。通过增加热交换面积及翼片的设计可防止水珠汇集于中空管体上,以达到高效能的热交换效率并兼具设置简易和延长使用寿命等功效。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4)
图1是一现有热交换管于使用状态时的剖面图。
图2是另一种现有热交换管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5)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管3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括一具有可供冷媒质流通的冷媒质流道32的中空管体31、多个自该中空管体31外壁面向外地呈辐射状延伸且长短不一的热交换翼片33、30、二分别自位于该中空管体31底部的二热交换翼片33底端反向地向外水平延伸的固定部34、二分别自该固定部34远离位于中空管体31底部的该长的热交换翼片33一端向上延伸的挡壁35、一外层面形状相合地紧贴于该中空管体31内壁面的抗蚀金属管36,以及多个个开设于该固定部34上的开孔37。而在该挡壁35上可勾挂一排水槽5,以承接自长热交换翼片33上所滴落的水珠。
当该长、短不一的热交换翼片33、30与外界夹带高湿度的热气流接触时,因热交换作用使得高湿度的热气流因瞬间低温接触而冷凝于该长热交换翼片33上结霜,此现象大部分会发生于该长热交换翼片33远离该中空管体31的端部上,且结霜在长热交换翼片33的端部的霜是呈放射状。
当高热气流于第一次接触较长的热交换翼片33的端部而产生第一次热交换作用后,水份即会在其端部呈放射状凝结成霜状,若高热气流持续往靠近该中空管体31方向扩散时,此时,于气流扩散路径上因空气中的水气几乎都先与长热交换翼片33接触,水份会相对越来越少,故当气流再接触较短的热交换翼片30端部时,便不易凝结成霜,所以,在中空管体31产生结霜层现象的机会比较少,故通过长、短不一的热交换翼片33、30可有效地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因霜层都凝结在长热交换翼片33的端部,只要轻击长热交换翼片33使其振动,即可抖落掉该结霜部份,具有良好的除霜效果。
另外,该长、短不一的热交换翼片33、30是呈倾斜向下的状态,因此在其表面与气流接触而冷凝形成水珠时,水珠即可沿该长、短热交换翼片33、30的倾斜面而滚落,故水珠不会聚集在长的热交换翼片33表面上而结霜,同时,该固定部34可支撑固定该中空管体31于热交换设备中的适当位置4,可改善现有热交换管固设不易及架设费用高等缺点。另外,由于该挡壁35可用以供一排水槽5勾挂,借该开设于该固定部34上的开孔37,可供滴落的水珠流入该排水槽中5,该排水槽5即可承接因热交换作用而冷凝形成于该长、短热交换翼片33、30上而滴落的水珠或除霜作业时滴落的水珠或霜块,从而避免水珠溅湿热交换设备的其他元件或周围环境。
本较佳实施例的中空管体31的冷媒质流道32中可置入一抗蚀金属管36的防护,可加强该中空管体31的抗蚀能力避免被冷媒质腐蚀破坏,更能提高其使用寿命并降低维修费用成本。
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热交换管6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其构造与作用皆与上述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详述。其中唯一不同处在于,该中空管体61与长、短热交换翼片63、60的表面还形成有一锯齿状。而利用此锯齿状可大幅增加热交换面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
所以,通过该长短不一的热交换翼片63、60,可增加夹带高湿度的气流于扩散路径上与该长热交换翼片63的接触面积,以吸收大多数水气,而能有效避免高湿度的气流直接于该中空管体61外壁面上进行热交换而结霜于该中空管体61的外壁面上,故能更有效地提升且维持高热交换速率而达较佳的温度调节效果,能克服现有热交换管的热交换面积不够及易形成于中空管体外壁面上的霜不易清除而造成降低热交换成效的缺点。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管,包括一具有一冷媒质流道的中空管体、多个自该中空管体外壁面呈辐射状向外延伸且长短不一的热交换翼片、二固定部、二挡壁,以及一抗蚀金属管层,其确实具有下列的优点1.热交换面积大且增加热交换作用的机会而提升热交换效率及有效地移除气流所夹带的湿气;2.可减少热交换管的建构管数、冷媒质耗费量等而降低制造成本;3.固设相当便捷;4.大大降低冷凝结霜于中空管体的机率,以避免热交换效率骤降;5.增强热交换管中空管体内壁面的抗蚀能力,可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及确保施工安全;6.具有可承接自该热交换翼片滴落的水珠以避免溅湿其他元件等,可有效地克服现有热交换管存在的缺点。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易除霜高效率的热交换管,适用于冷媒质的输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中空管体,具有一可供冷媒质流动的冷媒质流道;多个长短不一的热交换翼片,自中空管体外壁面相间隔地向外且向下倾斜呈辐射状延伸,而两两相隔的热交换翼片长短各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除霜高效率的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该易除霜高效率的热交换管还包括二分别自该中空管体底部的二热交换翼片底端反向地向外水平凸伸的固定部,以支撑固定该中空管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除霜高效率的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每一固定部具有一分别自该固定部远离该热交换翼片的一端向上延伸的挡壁,且于二固定部分别开设有多个开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除霜高效率的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抗蚀金属管层,该抗蚀金属管层的外层面形状相合地紧贴于该中空管体的内壁面,以避免冷媒质对管体的腐蚀破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除霜高效率的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该中空管体与热交换翼片的表面形成锯齿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脱霜高效率的热交换管,适用于各式冷媒质的输送,该热交换管包含一具有冷媒质流道的中空管体、多个片自该中空管体外表面相间隔地向外且向下倾斜呈辐射状延伸长短不一的热交换翼片。该热交换翼片可增加热交换面积而有效提升热传效率,同时降低冰霜的接触面积,并可容易地除霜。
文档编号F28F1/10GK2534543SQ02207678
公开日2003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14日
发明者柯朝阳 申请人:柯朝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