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冷却器隐藏式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4644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冷却器隐藏式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冷却器隐藏式分配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制冷系统中,空气冷却器的分配器安装通常采用“下进上出”,即蒸发管组的供液集管由下供液,而由上回气,使得冷媒在蒸发管组内蒸发。但是,这存在着蒸发管组内的压缩机油无法顺利回收,积聚在蒸发管组内,使得空气冷却器的热交换效率变低的弊病。为了避免这个弊病,人们采用了“上进下出”或“右进左出”的供液方式,配合图1所示,即蒸发管组的供液集管1由上(右)供液,由下(左)回气。但是,采用“上进下出”或“右进左出”的供液方式时,会因为多组蒸发管组的冷却排管2共用一根供液集管1,导致供液不易均匀,靠近供液集管1的那几组冷却排管2过多地得到供液,且供液量大于远离供液集管1的那几组冷却排管2,造成供液不均,使冷媒得不到充分蒸发。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冷却器隐藏式分配器,其可有效地分液节流,使冷媒更好地蒸发。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供液集管分别通过小于冷却排管之管径的缩口与各冷却排管联接。
其中,上述缩口为形成在圆形片上的开孔,此圆形片固定在冷却排管的管头上。
上述缩口由冷却排管的管头直接渐缩形成。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进下出”或“右进左出”的供液方式时,不仅有利于蒸发管组内的压缩机油顺利回收,提高热交换效率,而且,借助小于冷却排管之管径的缩口在分液时实现有效节流,调节每条冷却排管的流量,使供液均匀,各冷却排管中的冷媒得以更好地蒸发。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空气冷却器隐藏式分配器,其供液集管1分别通过小于冷却排管2之管径的缩口3与各冷却排管1联接。
其中,此缩口3可以如图2所示,为形成在圆形片4上的开孔3,此圆形片4固定在冷却排管2的管头上。此缩口3也可以如图3所示,为由冷却排管1的管头直接渐缩形成。
这样,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进下出”或“右进左出”的供液方式时,不仅具有现有技术中有利于蒸发管组内的压缩机油顺利回收,提高热交换效率的优点,而且,更可以借助此缩口3在分液时实现有效的节流,调节每条冷却排管1的流量,使供液均匀,各冷却排管1中的冷媒得以更好地蒸发。
权利要求1.空气冷却器隐藏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供液集管分别通过小于冷却排管之管径的缩口与各冷却排管联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冷却器隐藏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缩口为形成在圆形片上的开孔,此圆形片固定在冷却排管的管头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冷却器隐藏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缩口由冷却排管的管头直接渐缩形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气冷却器隐藏式分配器,供液集管分别通过小于冷却排管之管径的缩口与各冷却排管联接。这样,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进下出”或“右进左出”的供液方式时,不仅有利于蒸发管组内的压缩机油顺利回收,提高热交换效率,而且,借助此缩口在分液时实现有效节流,调节每条冷却排管的流量,使供液均匀,各冷却排管中的冷媒得以更好地蒸发。
文档编号F28F9/02GK2711679SQ20042004597
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7日
发明者赖元风 申请人:厦门市联友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