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式布管的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6369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盘式布管的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圆盘式布管的分配器,涉及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对锅炉燃烧的换热面实施吹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以单元式脉冲吹灰装置对锅炉燃烧换热面实施吹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圆盘式布管的分配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以燃气或燃油为燃料的锅炉燃烧过程中,其锅炉的换热面会不可避免地形成灰尘层,该灰尘层在高温作用下便形成坚硬的结垢,从而影响锅炉的正常燃烧。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均采用由混合点火器所产生的脉冲式裂爆方法将锅炉换热面上的灰尘吹掉。这种混合点火器是由混合室、点火室组成的;其混合室是将由进气管进来的空气与由进燃气管进来的燃气在混合室进行混合,经混合的混合气再进入点火室进行点火,经点火的混合气产生脉冲式裂爆,由裂爆所产生的冲击力将锅炉换热面上的灰尘吹掉。由于一台锅炉具有多个换热面、以及同时使用多台锅炉,所以就锅炉的换热面来说是多个换热面同时需要吹灰。目前,均使用一个总的混合点火器,由这个总的混合点火器所产生的脉冲式裂爆混合气体,通过多路管道,分配并发送到需要吹灰的多个换热面上;这种方式的缺点与弊端是一个总的混合点火器的体积过大、用气量大、混合效率低、从混合点火到对换热面的吹灰全过程中其空气与燃气不能分离、气体传递区与气体控制区不能隔离、反向冲击力大、容易造成回火、运行不平稳且不安全、电器部件及其它各部件易损坏、结构不合理、方式方法不科学。为解决这些缺陷与弊端,曾有以申请号为200420009886.8、名称为单元式脉冲吹灰装置的分配器的专利申请,但该专利申请的燃气分配罐与出燃气管、空气分配罐与出空气管均直接连接,它存在着连接出燃气管及出空气管的数量少、整体装置过高而厂房难以适应、装置缺乏灵活性而不能适应不同的安装地点等缺陷与弊端。本实用新型就是在充分认真地调查、了解、分析、总结上述专利申请的基础上,针对已申请专利存在的缺陷与弊端,对已申请专利中的燃气分配罐及空气分配罐进行实质性的改进,以本实用新型替代已中请专利的燃气分配罐及空气分配罐,以此解决已申请专利的缺陷与弊端,而研制成功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盘式布管的分配器。通过分配罐、连接管、圆环管、分支管、支撑杆各部件,并对各部件进行有机的设置、连接与结合,组成本实用新型。从而达到以本实用新型替代已申请专利中的燃气分配罐装置及空气分配罐装置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达到预期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装在混和点火器前端、对每个单元式混和点火器进行燃气或空气的分配与运输、为诸多个的每个单元式混和点火器产生脉冲式的冲击力创造必备的良好条件、再由冲击力对锅炉燃烧的换热面实施吹灰的圆盘式布管的分配器,包括分配罐,还设置有连接管、圆环管、分支管、支撑杆;所述分配罐、连接管、分支管均为管状结构,所述圆环管为圆环形的管状结构,所述支撑杆为棍状结构;所述圆盘式布管的分配器,其分配罐与连接管、连接管与圆环管、圆环管与分支管均以螺纹的方式相连接,其圆环管与支撑管、支撑杆与圆环管均以焊接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连接管、圆环管、分支管设置在同一层面上而共同构成一层,其构成的层数为一至二十层。
所述圆环管为圆环形的管状结构,或为方形、或为三角形、或为六棱形、或为椭圆形的管状结构。
所述圆环管上连接的分支管为二至二百个。
所述分支管上设置安装有电控阀。
所述分配罐为以其底端进气的中心进气方式的分配罐,或圆环管上设置连接有进气管后为以圆环管进气方式的圆环管。
所述分配罐与连接管、连接管与圆环管、圆环管)与分支管均以螺纹的方式相连接,或均以焊接的方式相连接。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实用新型延用了已申请专利分别设置的一、二、三级燃气分配柜及一、二、三级空气分配柜,同时还设置有中央控制柜,从而获得了对燃气及空气分别控制与分别传送、控制与传送分离的有益效果;同时还获得了可避免在传送过程中回火、反冲击力大、运行不平稳及不安全等有益效果。
2、由于本实用新型延用了已申请专利采用的对燃气与空气进行分别控制与传送后的单元式混合点火,从而获得了混合效率高、用气量小、吹灰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3、由于本实用新型延用了已申请专利既可以对燃气与空气分别从一级经分配再传送到二级、再从二级经分配而传送到三级,同时又可以以各自分支路相互对应而直接与混合点火器连接,从而获得了多级传送与每级进行单元式吹灰同时并举的有益效果;以此还获得了适应锅炉安装地点不同的有益效果。
4、由于本实用新型延用了已申请专利设置的中央控制柜与有关零部件的有机连接,从而获得了集中控制与自动控制的有益效果。
5、由于本实用新型延用了已申请专利设置的中央控制柜与各级接线盒、燃气检测盒、脉冲阀门、单元混合点火器上的温度传感装置的连接,从而获得了可及时检测、了解、控制运行状况,及时排除燃气外漏、点火失败而造成哑炮、混合点火器的混合不安全、混合点火器发生回火而出现超温等各种故障的有益效果。
6、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连接管、圆环管、分支管在同一个层面上,而且可设置一至二十层,从而获得了大幅度降低高度、不受厂房限制、不受安装地点限制、具有最大灵活性、且可连接更多分支管而适应更大规模使用需要等有益效果。
7、由于本实用新型为可由分配罐进气,另外还可由圆环管进气;同时,圆环管可为圆形结构或为方形、三角形、六棱行、椭圆形结构;从而获得了适应需求的极大灵活性的有益效果。
8、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合理、巧妙,方法科学合理、运行平稳可靠,从而获得了弥补已申请专利存在的缺陷与弊端及便于推广应用的有益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主视示意图;图中的箭头表示气体的运行方向。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俯视示意图;图中的箭头表示气体运行的方向。
图中的标号1、分配罐,2、连接管,3、圆环管,4、分支管,5、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一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正如说明书附图所示一种安装在混和点火器前端、对每个单元式混和点火器进行燃气或空气的分配与运输、为诸多个的每个单元式混和点火器产生脉冲式的冲击力创造必备的良好条件、再由冲击力对锅炉燃烧的换热面实施吹灰的圆盘式布管的分配器,包括分配罐1,还设置有连接管2、圆环管3、分支管4、支撑杆5;所述分配罐1、连接管2、分支管4均为管状结构,所述圆环管3为圆环形的管状结构,所述支撑杆5为棍状结构;所述圆盘式布管的分配器,其分配罐1与连接管2、连接管2与圆环管3、圆环管3与分支管4均以螺纹的方式相连接,其圆环管3与支撑管5、支撑杆5与圆环管3均以焊接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连接管2、圆环管3、分支管4设置在同一层面上而共同构成一层,其构成的层数为一至二十层。
所述圆环管3为圆环形的管状结构,或为方形、或为三角形、或为六棱形、或为椭圆形的管状结构。
所述圆环管3上连接的分支管4为二至二百个。
所述分支管4上设置安装有电控阀。
所述分配罐1为以其底端进气的中心进气方式的分配罐1,或圆环管3上设置连接有进气管后为以圆环管3进气方式的圆环管3。
所述分配罐1与连接管2、连接管2与圆环管3、圆环管3与分支管4均以螺纹的方式相连接,或均以焊接的方式相连接。
在上述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电控阀为市场购置的定型产品,圆环管3为圆形,由连接管2、圆环管3、分支管4组成的层数为四层,每个圆环管3上连接有八个分支管4,以由分配罐1底端进气的中心进气方式进行实施,分配罐1与连接管2、连接管2与圆环管3、圆环管3与分支管4均以螺纹的方式相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二按具体实施方式
一进行实施,只是不以由分配罐1底端进气的中心进气方式进行实施;而是将分配罐1的底端进气口封闭,然后将第一层的圆环管3上设置连接有进气管,从而以由圆环管3进气的方式进行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一、二实施的基础上,还分别以圆环管3为方形、三角形、六棱形、椭圆形的方式进行了实施;还分别以由连接管2、圆环管3、分支管4组成的层数为一层、五层、十层、十五层、二十层进行了实施;还分别以每层圆环管3上连接有两个、二十个、五十个、一百个、一百五十个、二百个进行了实施;均收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制作完毕后进行了试用性考核,即以本实用新型替代已申请专利中的燃气分配罐装置和空气分配罐装置,经试用考核,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安装在混和点火器前端、对每个单元式混和点火器进行燃气或空气的分配与运输、为诸多个的每个单元式混和点火器产生脉冲式的冲击力创造必备的良好条件、再由冲击力对锅炉燃烧的换热面实施吹灰的圆盘式布管的分配器,包括分配罐(1),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连接管(2)、圆环管(3)、分支管(4)、支撑杆(5);所述分配罐(1)、连接管(2)、分支管(4)均为管状结构,所述圆环管(3)为圆环形的管状结构,所述支撑杆(5)为棍状结构;所述圆盘式布管的分配器,其分配罐(1)与连接管(2)、连接管(2)与圆环管(3)、圆环管(3)与分支管(4)均以螺纹的方式相连接,其圆环管(3)与支撑管(5)、支撑杆(5)与圆环管(3)均以焊接的方式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式布管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圆环管(3)、分支管(4)设置在同一层面上而共同构成一层,其构成的层数为一至二十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式布管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管(3)为圆环形的管状结构,或为方形、或为三角形、或为六棱形、或为椭圆形的管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式布管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管(3)上连接的分支管(4)为二至二百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式布管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4)上设置安装有电控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式布管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罐(1)为以其底端进气的中心进气方式的分配罐(1),或圆环管(3)上设置连接有进气管后为以圆环管(3)进气方式的圆环管(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式布管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罐(1)与连接管(2)、连接管(2)与圆环管(3)、圆环管(3)与分支管(4)均以螺纹的方式相连接,或均以焊接的方式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圆盘式布管的分配器。包括分配罐,还设置有连接管、圆环管、分支管、支撑杆。分配罐与连接管、连接管与圆环管、圆环管与分支管均以螺纹的方式或焊接的方式相连接;连接管、圆环管、分支管设置在同一层面构成一层,层数为一至二十层;圆环管上连接的分支管为二至二百个;圆环管为圆形或方形或三角形或六棱形或椭圆形的管状结构;既可为以由分配罐进气的中心进气方式,还可封闭分配罐底端,于圆环管上连接进气管而为以由圆环管进气的进气方式。用于对燃气及空气的分配、输送、控制。具有分支管多、对厂房与场地适应性强、结构简单、成本低、利推广等特点。
文档编号F23D14/60GK2826191SQ20052000053
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1日
发明者张自强 申请人:北京嘉德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