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束辐射传热和聚焦反射传热燃煤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7554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波束辐射传热和聚焦反射传热燃煤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煤锅炉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背景技术由于传统锅炉的水冷壁管为弯曲成正倒“八”字的水冷壁管,因此构成了换热流程中为矩形和三角形投影结构,运行时炉内形成工质不宜换热的平面紊流传热,带热烟气不宜热交换。又因水冷壁管转弯处的曲率半径较小,管材受拉压损伤较大,因此管径易变形、流体循环阻力大、对流惯性差、管内流速不均衡、易结垢,使用寿命低。另外,其锅体与前烟箱为另加外烟箱的分体结构,热能损失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锅体部分本锅炉锅体的水冷壁管为凹凸曲形叠加结构。有如下特征1.前烟箱为水套式内烟箱,该平封头内烟箱与锅筒为一体结构。内烟箱与烟管构成第3流程腔,换热流入后烟箱。它的特点是,结构紧凑、热损失小,管板、孔桥不会因缺水而断裂。
2.凹凸曲形水冷壁管,为凹凸曲形叠加结构。它的优点是,这种结构锅炉内的传热方式为波束辐射传热和聚焦反射传热。其全部由曲形构成,所以曲率半径大,因此管材拉压损伤可忽略不计。所以寿命长、管径不变形、水循环阻力小、对流惯性好、管内流速均衡、不易结垢,节能与环保效益明显。凹凸曲形水冷壁管在锅筒两侧构成叠加凹凸形曲面。在炉内传热流程腔构成的凹凸形曲面为第1流程腔,内外层之间的凹凸曲面为第2流程腔。由于该曲面促成1、2流程腔为波束传热和聚焦反射传热的性能,提高了工质换热的本领。并在第2流程内腔中产生曲线放射式高效除尘性能,将收集的粉尘由拉动落尘盖板落入螺旋除尘器内,再送至除渣机中或除灰坑内,构成炉内除尘系统。
炉排部分有如下特征1.被动轴系统结构见图3。轴承座用螺栓固定在滑板上。压条由螺栓固定在炉排侧板上。胀紧螺杆与胀紧螺母胀紧装在档座上。其中心孔内有注油管与轴承座联结。胀紧螺杆用档板联接在滑板上。胀紧螺母旋紧由档座限位,达到胀紧。档座由螺栓固定在炉排侧板上。被动轴装在轴承座上。构成链带胀紧装置。该结构的特征在于它简单、可靠,取消了繁而大的导轨滑块式结构,并且胀紧时勿需调动减速机。
2.风室隔板,将各风室之间隔开。它是上部有弹簧为铰链下部有圆形滑动面的风室隔板。它将各室的用风量分开并直接落灰于链带上送入灰坑。
3.煤斗,其点火门为斜抽拉板式结构,其特点是在煤斗装满煤的情况下,也可以顺利的开启点火门,进行卸煤等即时操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主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侧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链带胀紧装置图图4为A-A剖视图图5为B-B剖视图
1-锅筒 2-前烟箱 3-后烟箱 4-进水管接口5-出水管接口 6-火管 7-凹凸曲形水冷壁管 8-第2燃烧室 9-第1燃烧室 10-膛内密封耐火层 11-外部耐火保温层 12-下集箱 13-下支座 14-拉动式落尘盖板 15-螺旋除尘器 16-主动轴系统 17-链带胀紧装置 18-被动轴系统 19-链带20-调风门 21-风室隔板22-煤斗 23-轴承座 24-滑板 25-压条 26-注油管 27-胀紧螺杆 28-胀紧螺母 29-档座 30-被动轴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锅体和炉排两部分组成。锅体外部依次为耐火保温层11和不锈钢护板。其具体结构见
图1、图2、图3。
锅体由锅筒1、前烟箱2、后烟箱3、进水管接口4、出水管接口5、火管6、凹凸曲形水冷壁管7、第2燃烧室8、第1燃烧室9、膛内密封耐火层10、外部耐火保温层11、下集箱12、下支座13组装而成。
炉排由拉动式落尘盖板14,螺旋除尘器15,主动轴系统16、链带胀紧装置17、被动轴系统18、链带19、调风门20、风室隔板21、煤斗22组成。其中链带胀紧装置17由轴承座23、滑板24、压条25、注油管26、胀紧螺杆27、胀紧螺母28、档座29、被动轴30组装而成。
锅体上的下支座13经螺栓与炉排连接固定。
锅体与炉排的特征如下锅体的特征是,前烟箱2是与锅筒1一体结构的水套式平封头内烟箱;凹凸曲形水冷壁管7在锅体内构成叠加的凹凸形曲面。其内外层之间由耐火材料密封。在炉腔中构成的凹凸形曲面为第1流程腔,在内外层之间构成的凹凸形曲面空间构成第2流程腔。在炉内前烟箱与烟管构成第3流程。
炉排系统的特征是,装在炉排上的主动轴系统16与被动轴系统18、胀紧装置17,构成链带19传动系统。拉动式落灰盖板14,将积尘经拉动落入炉排螺旋除尘器15箱内,由螺旋除尘器15将粉尘送入出渣机或除灰坑内,构成炉内除尘系统。链带胀紧装置17的结构是压条25由螺栓固定在炉排侧板上滑板24在压条内滑动,胀紧螺杆27由档板联接在滑板24上,胀紧螺杆27与胀紧螺母28联接、由档座29限位胀紧螺母,档座29由螺栓固定在炉排侧板上,其中心孔有注油管26与轴承座23联接。被动轴30装在轴承座23上,构成链带胀紧装置。炉排各燃烧区段,由风室隔板21隔开,该隔板上部为弹性铰链下部为圆形滑动面,将各调风门20的进风量隔离,无扒灰门,落灰直接由链带19拖入储灰坑。煤斗22的点火门为斜拉开启式,在煤斗装满煤的情况下也可以任意开启。
权利要求1.波束辐射传热和聚焦反射传热燃煤锅炉,由锅体和炉排组装而成,其特征在于锅体外部耐火保温层(11)外面有不锈钢护板,前烟箱(2)是与锅筒(1)为一体的水套式平封头结构,凹凸曲形水冷壁管(7)在锅体内构成叠加的曲形面,炉腔中的凹凸形曲面构成第1流程腔,内外层之间的凹凸曲面空间构成第2流程腔,前烟箱(2)在炉内与烟管构成第3流程腔,炉排的被动轴系统(18)的轴承座(23)用螺栓固定在滑板(24)上,链带胀紧装置(17)的结构是,压条(25)由螺栓固定在炉排侧板上滑板(24)在压条内滑动,胀紧螺杆(27)由档板联接在滑板(24)上,胀紧螺杆(27)与胀紧螺母(28)联接、由档座(29)限位胀紧螺母,档座(29)由螺栓固定在炉排侧板上,其中心孔有注油管(26)与轴承座(23)联接,被动轴(30)装在轴承座(23)上,隔板(21)上部有弹簧铰链下部有圆形滑动面,煤斗(22)点火门为斜抽拉开启式。
专利摘要波束辐射传热和聚焦反射传热燃煤锅炉,锅体外部为耐火材料与保温材料,表面有锈钢护板。前烟箱为与锅筒一体的水套式平封头结构。凹凸曲形水冷壁管在锅筒两侧构成叠加曲形面结构,其内层之间由耐火材料密封。其燃烧室与流程腔之间,由耐火材料密封。炉腔中的凹凸曲形面构成第1流程腔,内外层之间的凹凸面空间构成第2流程腔,前烟箱与烟管为第3流程。炉排系统煤斗点火门为斜拉开启式。风室隔板上部有弹簧铰链下部有圆形滑动面。被动轴系统轴承座用螺栓固定在滑板上,构成链带胀紧装置。其优点是,热传导为波束辐射传热和聚焦反射传热,提高了工质换热本领与炉内除尘的效率。节能与环保效果明显。
文档编号F23H11/00GK2783206SQ20052009034
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6日
发明者李焕昌 申请人:李焕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