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675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间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冷却吸入内燃机的燃烧空气(进入空气)的中间冷却器。
背景技术
在用于大型卡车的带有增压器的内燃机中,增压空气压力在许多情况下被设定为大约180kPa(在这里所述的所有情况中,压力均为表压力)。在这些条件下使用的中间冷却器一般由铝制成(例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10-292996)。
考虑到换热器的性能和对内压力的耐久性,这种铝制中间冷却器的最佳设计公知为管高大约9mm,管的板厚大约0.5mm,且管间距大约21mm。

发明内容
在用于大型卡车的内燃机中,提高增压空气压力和温度的合理性正在研究中,以便满足限制气体排放的要求,预期这些排放要求在今后会更为严格。同时,中间冷却器的耐压性和耐热性必须有相当程度的提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板厚有相当程度的增大,以便确保传统铝制中间冷却器的要求强度。然而,增大的板厚引起较大的压力损失,导致换热器性能的劣化。因此,必须通过改变材料来满足上述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确定用于获得中间冷却器的高性能的条件,并从而提高中间冷却器的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间冷却器,所述中间冷却器布置在增压器内且在沿进入空气气流的下游处,以给内燃机的进入空气施压,从而通过在进入空气和冷却流体之间的交换热来冷却进入空气,所述中间冷却器包括具有进入空气的内部路径的管10;以及内翼片11,内翼片11布置在管10内,从而将每一个管10内的流路分为多个细流路100,以便促进进入空气与冷却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其中,每一个内翼片11为带有壁110的平直翼片,壁110划分细流路100、并在进入空气气流的方向上成直线延伸,其中,增压空气流率不低于1200kg/hr,其中,管10由板厚为0.1至0.5mm的铜或铜合金形成,并且,其中,假设沿叠置方向相邻的管10之间的间隔为管间距Tp,沿叠置方向管10的高度为管高Th,管间距Tp为x(以毫米计)且管高Th为y(以毫米计),则x和y之间的关系满足公式1至4。
作为本发明人所作研究的结果,显然,实际机动车辆的发动机输出Ps与中间冷却器出口处的增压空气密度ρ成比例。因此,本发明人研究了由增压空气密度ρ与管间距Tp之间的关系确定中间冷却器芯体的最佳规格的可能性。
在如第一方面中所述那样包括呈平直翼片的内翼片11和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的管10的中间冷却器中,通过将管间距Tp和管高Th设定为满足公式1至4,能够获得增压空气密度ρ不低于最大值的98%的高性能中间冷却器。因此,以管间距Tp和管高Th作为参数能够确定中间冷却器芯体的最佳规格。
本发明人所作的研究还揭示出,增压空气密度ρ随着值x和y接近公式1至4所表示区域的中心而增大。因此,在由公式1至4所表示区域的边界附近,增压空气密度ρ比在该区域中心附近的增压空气密度ρ低。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中间冷却器,其中,假设管间距Tp为x(以毫米计)且管高Th为y(以毫米计),则x和y之间的关系满足公式5至9。
因此,能够获得增压空气密度ρ不低于最大值的98%的高性能中间冷却器,并且,与第一方面相比,减小了在所述区域的中心和边界之间的增压空气密度ρ的差异。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中间冷却器,其中,假设管间距Tp为x(以毫米计)且管高Th为y(以毫米计),则x和y之间的关系满足公式10至12。
因此,能够获得增压空气密度ρ不低于最大值的99%的、性能非常高的中间冷却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中间冷却器,其中,假设管间距Tp为x(以毫米计)且管高Th为y(以毫米计),则x和y之间的关系满足公式13至15。
因此,能够获得增压空气密度ρ不低于最大值的99%的、性能非常高的中间冷却器,并且,与第三方面相比,进一步减小了在所述区域的中心和边界之间的增压空气密度ρ的差异。
在上述的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管10可由不锈钢或钢形成,并且可具有0.07至0.5mm的板厚。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中间冷却器,包括呈平直翼片的内翼片11,其中de/(S/Swa)为0.2至7.5,这里S为一个管10内的截面积,Swa为一个管10的细流路100的总面积,而de(以毫米计)为一个细流路100的圆当量直径。
此处的圆当量直径de被定义为4×(Th-2×tt-ti)×(d/2-ti)/[2×((Th-2×tt-ti)+(d/2-ti))],这里,tt为管10的板厚,而ti为内翼片11的板厚。
本发明人所作的研究确认,通过将de/(S/Swa)设定为0.2至7.5,如图4中所示,能够获得高性能的中间冷却器。
而且,本发明人已确认,通过将de/(S/Swa)设定为0.3至4.5,能够获得更高性能的中间冷却器。
本发明人进一步确认,通过将de/(S/Swa)设定为0.5至3.5,能够获得性能非常高的中间冷却器。
在上述的第一至第四方面中,内翼片11可以是偏置翼片(offset fin),在每一个偏置翼片中,通过划分形成细流路100的壁110沿着进入空气的方向以交错方式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中间冷却器,包括呈偏置翼片的内翼片11,其中,de/(S/Swa)为0.4至9.5,这里S为一个管10内的截面积,Swa为一个管10的细流路100的总面积,而de(以毫米计)为一个细流路100的圆当量直径。
本发明人所作的研究确认,通过将de/(S/Swa)设定为0.4至9.5,如图5中所示,能够获得高性能的中间冷却器。
本发明人还确认,通过将de/(S/Swa)设定为0.6至7.2,能够获得高性能的中间冷却器。
本发明人进一步确认,通过将de/(S/Swa)设定为0.8至6.2,能够获得性能非常高的中间冷却器。
附于上述每一个装置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后述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具体装置的对应关系。
从如下所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叙述中可以更充分地了解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中间冷却器的前视图。
图2是图1中部分A的放大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线B-B取得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使用平直翼片的芯体1的性能计算结果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使用偏置翼片(offset fin)的芯体1的性能计算结果的图。
图6是特性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管10的板厚tt与施加在管10上的应力之间的关系。
图7是特性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管10的板厚tt与芯体1的重量之间的关系。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芯体1的性能计算结果的图,其中,芯体1使用由铜或不锈钢之类的材料形成的管10。
图9是特性图,示出了增压空气密度ρ不低于图8中最大值的98%时管间距Tp与管高Th之间的关系。
图10是示出最佳区域A的图,该最佳区域A通过近似图9的特性图来限定。
图11是示出最佳区域B的图,该最佳区域B通过近似图9的特性图来限定。
图12是特性图,示出了增压空气密度ρ不低于图8中最大值的99%时管间距Tp与管高Th之间的关系。
图13是示出最佳区域C的图,该最佳区域C通过近似图12的特性图来限定。
图14是示出最佳区域D的图,该最佳区域D通过近似图12的特性图来限定。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中间冷却器的前视图,图2是图1中部分A的放大视图,图3是沿图2中的线B-B取得的截面图。
根据该实施例所述的中间冷却器被布置在增压器(未示出)沿进入空气气流的下游,以压缩内燃机(未示出)的进入空气,从而通过进入空气与冷却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来冷却进入空气。冷却空气对应于本发明所述的冷却流体。
如图1至3中所示,中间冷却器的芯体1包括呈叠置布置、且其中具有进入空气流路的多个扁平管10,内翼片11布置在管10内,而外翼片12布置在叠置的管10之间。
管10由铜或不锈钢形成。内翼片11和外翼片12由铜形成。在本说明书中,“铜”包括“铜合金”,且“不锈钢”包括“钢”。
外翼片12为波纹状并被联接至管10,以便促进在管10之间流动的冷却空气与在管10内流动的进入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外翼片12部分被切割以形成百叶窗(louver)12a,从而扰动气流并防止生成热边界层。
内翼片11为波纹状并被联接至管10,以便促进冷却空气与进入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同时,内翼片11具有连接管10相对表面的多个壁110,管10内的流路由此被分为多个细流路100。内翼片11没有百叶窗。
在管10的纵向端部处布置有储存罐(header tank)2、3,储存罐2、3沿着管的叠置方向延伸并与管10连通。储存罐2具有入口20,入口20与增压器相连接,用于分配在压力下从增压器供应给管10的进入空气。另一个储存罐3具有出口30,出口30连接至内燃机的进入口,以便流出管10的进入空气被收集并送出至内燃机的进入口。储存罐2、3二者均由铜形成。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实施例所述的中间冷却器的内翼片11的板厚ti(以毫米计见图3)的最佳范围被研究。
该研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首先,中间冷却器的规格是这样的,内翼片11为平直翼片,其具有沿着管10内进入空气气流的方向成直线延伸的壁110。
芯体1为596.9mm宽,886mm高,56mm厚。芯体1的宽度为在图1的页面上沿横向取得的尺寸,芯体1的高度为在图1的页面上沿垂直方向取得的尺寸,芯体1的厚度为在垂直于图1页面的方向上取得的尺寸。
每一个管10的高度Th为5.9mm(图3),厚度为56mm,板厚tt(图3)为0.3mm。管高Th为在图1的页面上沿垂直方向取得的尺寸,管10的厚度为在垂直于图1页面的方向上取得的尺寸。外翼片12的翼片间距为4.0mm,板厚为0.05mm。
在下述条件下计算芯体1的性能。具体地说,流入中间冷却器的冷却空气的温度为30℃,冷却空气的速度为8m/s,在储存罐2的入口20处增压空气(进入空气)的温度为180℃,在储存罐2的入口20处增压空气的压力为200kPa,增压空气的质量流率为2,000kg/hr。
图4示出了芯体1的性能的计算结果。纵坐标表示增压空气在通过中间冷却器之后的密度ρ,而横坐标表示发明人所构想并采用的、修正后的圆当量直径。该修正后的圆当量直径以de/(S/Swa)给出,这里,S为在一个管10内垂直于进入空气气流方向的截面积,Swa为在一个管10内细流路100的总流路面积,而de(以毫米计)为一个细流路100的圆当量直径。
从图4中可以明显看到,在具有成平直翼片的内翼片11且增压空气压力不低于200kPa、或者具有成平直翼片的内翼片11且管10和内翼片11二者均由铜形成的中间冷却器中,通过将修正圆当量直径设定为0.2至7.5,增压空气密度ρ增大至不低于最大值的90%;通过将修正圆当量直径设定为0.3至4.5,增压空气密度ρ增大至不低于最大值的95%;通过将修正圆当量直径设定为0.5至3.5,增压空气密度ρ增大至不低于最大值的97%。
接着,发明人使用偏置翼片(offset fin)作为内翼片11来研究芯体1的最佳规格。众所周知,偏置翼片是这样的,壁110沿着管10内进入空气气流的方向以交错方式布置。其余条件与上述情况相同。
图5示出了计算结果。在内翼片11为偏置翼片且增压空气压力不低于200kPa、或内翼片11为偏置翼片且管10和内翼片11二者均由铜形成的中间冷却器中,通过将修正圆当量直径设定为0.4至9.5,增压空气密度ρ增大至不低于最大值的90%;通过将修正圆当量直径设定为0.6至7.2,增压空气密度ρ增大至不低于最大值的95%;通过将修正圆当量直径设定为0.8至6.2,增压空气密度ρ增大至不低于最大值的97%。
还研究了根据该实施例所述的中间冷却器的管10的板厚tt(以毫米计图3)的最佳范围。
图6是特性图,示出了在200kPa的内压力下管10的板厚tt和施加在管10上的应力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施加在管10上的应力,而横坐标表示管10的板厚tt。管高Th为6.5mm,管间距Tp为17.5mm。
铜和不锈钢的设计应力由疲劳极限算得,对铜为80MPa,而对不锈钢为160MPa。因此,如图6中所示,管10的板厚tt的下限对铜为0.1mm,对不锈钢为0.07mm。
图7为特性图,示出了管10的板厚tt和芯体1的重量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在管10的板厚tt为0.3mm的情况下假定芯体重量为100%时芯体的重量百分数,而横坐标表示管10的板厚tt。管高Th为6.5mm,管间距Tp为17.5mm。
如图7中所示,芯体重量随着管10的板厚tt而增大,从而劣化抗振性和可安装性,并提高材料成本。因此,从实际角度出发,对于铜和不锈钢二者而言,管10的板厚tt的极限为0.5mm。
因此,铜管10的最佳板厚tt为0.1至0.5mm,而不锈钢管10的最佳板厚tt为0.07至0.5mm。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管10使用铜或不锈钢能够提高在高温下的强度,同时还降低了板厚tt。
关于如具有上述构造的实施例所述的中间冷却器,通过在改变管10的板厚tt时计算芯体1的性能来研究芯体1的最佳规格。
该研究在以下条件下进行。首先,中间冷却器的规格是这样的,芯体1为588.5mm宽,886mm高,66mm厚。
管10每一个的高度Th为6.5mm,长66mm,且板厚tt为0.3mm。外翼片12的翼片间距为4.0mm,板厚为0.05mm。
在下述条件下计算芯体1的性能。具体地说,流入中间冷却器的冷却空气的温度为25℃,冷却空气的速度为4m/s,在储存罐2的入口20处增压空气(进入空气)的温度为300℃,在储存罐2的入口20处增压空气的压力为400kPa,增压空气的质量流率为2,700kg/hr。
图8示出了芯体1的性能计算结果。纵坐标表示通过中间冷却器的增压空气的密度ρ,而横坐标表示管间距Tp。
由图8,计算与不低于最大值(tt=0.3)的98%的增压空气密度ρ相关联的管间距Tp。由这样算得的管间距Tp,通过计算来确定管高Th。
图9示出了计算结果,而图10示出了以数值公式近似和表达图9中所示数据的结果。具体地说,在图10中,假设管间距Tp为x(mm),管高Th为y(mm),实线a至f分别为以下公式16至21。
(公式16)y=3(公式17)y=-0.0108x2+0.778x-1.86(公式18)y=0.0107x2-0.138x+3.45(公式19)y=10(公式20)y=-0.667x+27.5(公式21)x=27.8确定管间距Tp和管高Th,使其被包括在由上述六个公式限定的区域(在下文中称作最佳区域A)内。具体地说,x和y之间的关系被设定为满足以下四个公式。
(公式1)3≤y≤-0.0108x2+0.778x-1.86(7.3≤x≤8.6)(公式2)0.0107x2-0.138x+3.45≤y≤-0.0108x2+0.778x-1.86(8.6≤x≤21.6)(公式3)0.0107x2-0.138x+3.45≤y≤10(21.6≤x≤26.3)(公式4)0.0107x2-0.138x+3.45≤y≤-0.667x+27.5(26.3≤x≤27.8)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获得高性能的中间冷却器,其中,增压空气密度ρ不低于最大值(tt为0.3)的98%。这样,以管间距Tp和管高Th为参数,能够确定芯体1的最佳规格。
本发明人的研究表明,增压空气密度ρ随着x和y值接近最佳区域的中心而增大。因此,在最佳区域的边界附近,增压空气密度ρ比中心区域附近的增压空气密度ρ低。
考虑到这一点,发明人研究了新的最佳区域,在所述新的最佳区域,在管间距Tp和管高Th构成参数的情况下,区域边界与中心之间增压空气密度ρ的差异较小。
图11示出了研究结果,其中,实线g至1表示下面所示的公式22至27。
(公式22)y=4(公式23)y=-0.0165x2+0.966x-3.49(公式24)y=-0.00120x2+0.250x+1.00(公式25)y=0.0732x2-3.04x+37.4(公式26)y=10(公式27)
y=-0.667x+27.0确定管间距Tp和管高Th,使其被包括在由上述六个公式限定的区域(在下文中称作最佳区域B)内。具体地说,x和y之间的关系被设定为满足以下五个公式。
(公式5)4≤y≤-0.0165x2+0.966x-3.49(9.5≤x≤12.6)(公式6)-0.00120x2+0.250x+1.00≤y≤-0.0165x2+0.966x-3.49(12.6≤x≤22.3)(公式7)0.0732x2-3.04x+37.4≤y≤-0.0165x2+0.966x-3.49(22.3≤x≤22.8)(公式8)0.0732x2-3.04x+37.4≤y≤10(22.8≤x≤25.5)(公式9)0.0732x2-3.04x+37.4≤y≤-0.667x+27.0(25.5≤x≤27.9)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获得高性能的中间冷却器,其中,增压空气密度ρ不低于最大值(对于tt为0.3的情况)的98%。而且,由于最佳区域B小于最佳区域A,故区域中心和边界之间增压空气密度ρ的差异可以减小更多。
回到图8,计算增压空气密度ρ不低于最大值(对于tt=0.3的情况)的99%时的管间距Tp。由这样算得的管间距Tp,通过计算来确定管高Th。
图12示出了计算结果。图13示出了以数值公式近似和表达图12的数据的结果。具体地说,在图13中,假设管间距Tp为x(mm),管高Th为y(mm),实线m至p分别为以下公式28至31。
(公式28)y=4(公式29)y=-0.0198x2+0.995x-3.34(公式30)
y=0.0265x2-0.660x+8.15(公式31)y=-0.556x+21.5确定管间距Tp和管高Th,使其被包括在由上述四个公式限定的区域(在下文中称作最佳区域C)内。具体地说,x和y之间的关系被设定为满足以下三个公式。
(公式10)4≤y≤-0.0198x2+0.995x-3.34(9≤x≤13.7)(公式11)0.0265x2-0.660x+8.15≤y≤-0.0198x2+0.995x-3.34(13.7≤x≤22.5)(公式12)0.0265x2-0.660x+8.15≤y≤-0.556x+21.5(22.5≤x≤24.3)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获得性能非常高的中间冷却器,其中,增压空气密度ρ不低于最大值(对于tt为0.3的情况)的99%。
同时,本发明人以与确定最佳区域B相同的方法研究了新的最佳区域,在所述新的最佳区域,在管间距Tp和管高Th构成参数的情况下,在区域边界与中心之间增压空气密度ρ的差异减小。
图14示出了研究结果,其中,实线q至t表示公式32至35。
(公式32)y=5(公式33)y=-0.0380x2+1.58x-8.13(公式34)y=0.0507x2-1.57x+17.1(公式35)y=8确定管间距Tp和管高Th,使其被包括在由上述四个公式限定的区域(在下文中称作最佳区域D)内。具体地说,x和y之间的关系被设定为满足以下三个公式。
(公式13)5≤y≤-0.0380x2+1.58x-8.13(11.5≤x≤15.9)(公式14)0.0507x2-1.57x+17.1≤y≤-0.0380x2+1.58x-8.13(15.9≤x≤17.7)(公式15)0.0507x2-1.57x+17.1≤y≤8(17.7≤x≤23.2)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获得性能非常高的中间冷却器,其中,增压空气密度ρ不低于最大值(对于tt为0.3的情况)的99%。而且,由于最佳区域D小于最佳区域C,故区域中心和边界之间增压空气密度ρ的差异可以减小更多。
尽管已经参照出于说明的目的而选出的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概念和范围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多种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中间冷却器,所述中间冷却器布置在增压器沿进入空气气流的下游,以压缩内燃机的进入空气并通过在进入空气和冷却流体之间交换热来冷却进入空气,所述中间冷却器包括多个管,所述多个管具有进入空气的内部路径;以及多个内翼片,所述多个内翼片布置在所述管内,从而将每一个所述管内的流路分为多个细流路,以便促进进入空气与冷却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其中,每一个所述内翼片为带有壁的平直翼片,所述壁将所述流路分为所述细流路、并在进入空气气流的方向上成直线延伸,其中,增压空气流率不低于1200kg/hr,其中,所述管由板厚为0.1至0.5mm的铜和铜合金中选定的一个形成,并且,其中,假设沿叠置方向所述管中相邻管之间的间隔为管间距Tp,沿叠置方向所述管的高度为管高Th,管间距Tp为x(以毫米计)且管高Th为y(以毫米计),则x和y之间的关系满足以下四个公式(公式1)3≤y≤-0.0108x2+0.778x-1.86(7.3≤x≤8.6)(公式2)0.0107x2-0.138x+3.45≤y≤-0.0108x2+0.778x-1.86(8.6≤x≤21.6)(公式3)0.0107x2-0.138x+3.45≤y≤10(21.6≤x≤26.3)(公式4)0.0107x2-0.138x+3.45≤y≤-0.667x+27.5(26.3≤x≤27.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冷却器,其中,假设管间距Tp为x(以毫米计)且管高Th为y(以毫米计),则x和y之间的关系满足以下五个公式(公式5)4≤y≤-0.0165x2+0.966x-3.49(9.5≤x≤12.6)(公式6)-0.00120x2+0.250x+1.00≤y≤-0.0165x2+0.966x-3.49(12.6≤x≤22.3)(公式7)0.0732x2-3.04x+37.4≤y≤-0.0165x2+0.966x-3.49(22.3≤x≤22.8)(公式8)0.0732x2-3.04x+37.4≤y≤10(22.8≤x≤25.5)(公式9)0.0732x2-3.04x+37.4≤y≤-0.667x+27.0(25.5≤x≤27.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冷却器,其中,假设管间距Tp为x(以毫米计)且管高Th为y(以毫米计),则x和y之间的关系满足以下三个公式(公式10)4≤y≤-0.0198x2+0.995x-3.34(9≤x≤13.7)(公式11)0.0265x2-0.660x+8.15≤y≤-0.0198x2+0.995x-3.34(13.7≤x≤22.5)(公式12)0.0265x2-0.660x+8.15≤y≤-0.556x+21.5(22.5≤x≤24.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冷却器,其中,假设管间距Tp为x(以毫米计)且管高Th为y(以毫米计),则x和y之间的关系满足以下三个公式(公式13)5≤y≤-0.0380x2+1.58x-8.13(11.5≤x≤15.9)(公式14)0.0507x2-1.57x+17.1≤y≤-0.0380x2+1.58x-8.13(15.9≤x≤17.7)(公式15)0.0507x2-1.57x+17.1≤y≤8(17.7≤x≤23.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冷却器,其中,所述管由不锈钢和钢中选定的一个形成,并具有0.07至0.5mm的板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冷却器,其中,de/(S/Swa)为0.2至7.5,这里,S为一个管内的截面积,Swa为在一个管内的细流路的总面积,而de(以毫米计)为一个细流路的圆当量直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间冷却器,其中,de/(S/Swa)为0.3至4.5。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间冷却器,其中,de/(S/Swa)为0.5至3.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冷却器,其中,所述内翼片为偏置翼片,其壁沿着进入空气气流的方向以交错方式布置,以将所述流路分成多个细流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间冷却器,其中,de/(S/Swa)为0.4至9.5,这里,S为一个管内的截面积,Swa为在一个管内的细流路的总面积,而de为一个细流路的圆当量直径(以毫米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间冷却器,其中,de/(S/Swa)为0.6至7.2。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间冷却器,其中,de/(S/Swa)为0.8至6.2。
全文摘要
一种内燃机的中间冷却器,包括具有进入空气的内部路径的管(10);以及内翼片(11),所述内翼片布置在所述管(10)内,从而将每一个所述管(10)内的流路分为多个细流路(100),以便促进进入空气与冷却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其中,所述内翼片(11)为带有壁(110)的平直翼片,所述壁(110)在进入空气气流的方向上成直线延伸以将流路划分为细流路(100),并且,增压空气流率不低于1200kg/hr。所述管(10)由板厚为0.1至0.5mm的铜或铜合金形成。假设沿叠置方向相邻的管(10)之间的间隔为管间距Tp,沿叠置方向管(10)的高度为管高Th,定义管间距Tp和管高Th之间的关系。
文档编号F28F7/00GK1975123SQ20061016303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9日
发明者渡边晴彦, 原田真树, 须佐澄男 申请人:株式会社电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