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气化旋流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633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煤气化旋流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煤气化炉,特别涉及一种能减少浓烟排放的燃煤气化旋流 燃烧炉。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为了减少燃煤炉对大气的污染,开发了燃煤气化炉的新技 术,燃煤气化炉借鉴了煤气发生器的原理,采用竖直设置的气化室,煤是由 上而下加入、空气则是由下而上地进行逆流运动,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和 热量交换,从而在气化室中形成了几个区域,称为"层"。即灰渣层、氧化层、
还原层、干馏层、干燥层;其中氧化层和还原层又统称为反应层,干馏层和 干燥层又统称为煤料准备层。各层在空间上是水平的,每层在横向方向上厚 度基本相同。
燃煤气化炉需要周期性的加煤,加煤周期为还原层、干馏层、干燥层耗 尽后在炉内只存有灰渣层、氧化层后才能重新加煤,这样,新入炉的煤需重 新形成还原层、干馏层、干燥层,在此期间产生的煤气中可燃气体含量低, 不易点燃,由此形成含大量碳的浓烟排放。
燃煤气化炉每次加煤后,煤遇炉内高温进行裂解和气化时,会短时间产 生大量含碳浓烟,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煤气化旋流燃烧炉,使煤 气中的烟尘能够得到充分燃烧,并能消除加煤后短时浓烟排放的现象,大大 提高尾气排放的洁净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煤气化旋流燃烧炉,包括炉膛、炉排、炉座,炉膛安装在炉座上, 炉排安装在炉膛的底部,在炉膛的一侧设置有燃烧室,燃烧室的上面设置有 烟道,燃烧室的侧面设置有除尘器,燃烧室、除尘器都安装在炉座上,燃烧 室的下方安装有鼓风机,鼓风机上连接有一次鼓风管, 一次鼓风管的出口指 向炉排的底部,炉膛、烟道的外部包覆有水套,其特征是
燃烧室内设置有弧形导流墙,弧形导流墙将燃烧室分成前燃烧室和后燃烧室,弧形导流墙的下部设置有火焰通道,火焰通道将前、后燃烧室下部连 通,前燃烧室与炉膛之间通过隔墙隔开,隔墙的下部布置有向上倾斜的火管, 火管将炉膛与前燃烧室连通,火管的出口与弧形导流墙正对,隔墙的顶部设 置有煤气孔,煤气孔的上端孔口与炉膛的上部相通,煤气孔的下端孔口与前 燃烧室的顶部相通,煤气孔的上端孔口处设置有可滑动的盖板,盖板与一操 作杆连接,后燃烧室的出口与烟道的入口连通,烟道内设置有水管,水管与 水套连通,烟道的出口经过多排烟管与除尘器的入口连通,除尘器的出口与 烟囱连通。
所述前燃烧室内还设置有二次鼓风管,二次鼓风管的上端管口处设置有 风孔,风孔与火管的出口方向对应一致,二次鼓风管的下端管口与鼓风机接 通。
所述前燃烧室的上部还设置有补氧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 燃煤在炉膛内生成的混合煤气在一次鼓风压力的作用下,经氧化层点燃 后形成高温火焰,高温火焰由各火管喷向前燃烧室,并在二次鼓风的作用下 顺着导流墙的弧线在前燃烧室内的上部形成高速回旋涡流的高温火焰团,从 而延长了火焰流程和燃烧时间,使烟尘在回旋涡流火焰团中反复充分的焚烧, 达到提高煤气的燃尽度和净化尾气的目的。
每次填加燃料后,通过操作杆开启可滑动的盖板,新加进的煤产生的浓 烟会随着混合煤气直接由煤气孔喷向前燃烧室内的旋流高温火焰团,参加燃 烧,在二次鼓风和补氧孔氧气的助燃下,加剧了旋流火焰团的燃烧和流速, 浓烟全部被烧尽,达到消除浓烟排放的目的。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纵剖正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面半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标号:
l炉膛,2炉排,3炉座,4 二次鼓风管,
5鼓风机,6火管,7隔墙,8除尘器,
9火焰通道,io后燃烧室,11导流墙,12前燃烧室,
13补氧孔,14煤气孔,15盖板,16烟囱,
17烟道,18水管,19烟管,20水套,
21操作杆,22手柄,23燃烧室,24 —次鼓风管,
25风孔,26煤。
请参照图l、图2,本发明是一种燃煤气化旋流燃烧炉,包括炉膛l、炉 排2、炉座3,炉膛1安装在炉座3上,炉排2安装在炉膛1的底部,在炉膛 1的一侧设置有燃烧室23,燃烧室23的上面设置有烟道17,燃烧室23的侧 面设置有除尘器8,燃烧室23、除尘器8都安装在炉座3上,燃烧室23的下 方安装有鼓风机5,鼓风机5上连接有一次鼓风管24, 一次鼓风管24的出口 指向炉排2的底部,炉膛l、烟道17的外部包覆有水套20。
燃烧室23内设置有弧形导流墙ll,弧形导流墙11将燃烧室23分成前燃 烧室12和后燃烧室10,弧形导流墙11的下部设置有火焰通道9,火焰通道 9将前燃烧室12和后燃烧室10的下部连通。
前燃烧室12与炉膛1之间通过隔墙7隔开,隔墙7的下部布置有火管6, 火管6将炉膛1与前燃烧室12连通,火管6向上倾斜,火管6的出口与弧形 导流墙11正对,隔墙7的顶部设有煤气孔14,煤气孔14的上端孔口与炉膛 1的上部相通,煤气孔14的下端孔口与前燃烧室12的顶部相通。
煤气孔14的上端孔口处设置有可滑动的盖板15,盖板15与一操作杆21 连接,操作杆21的手柄22设置在炉体的外部,在前燃烧室12的上部还设有 补氧孔13。
后燃烧室10的出口与烟道17的入口连通,烟道17内设置有水管18, 烟道17的出口经过多排烟管19与除尘器8的入口连通,除尘器8的出口与 烟囱16连通。水管18与水套20连通。
前燃烧室12内还设置有二次鼓风管4, 二次鼓风管4的上端管口处设置 有风孔25,风孔25与火管6的出口方向对应一致,二次鼓风管4的下端管
5口与鼓风机5接通。
请参照图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工作时,在锅炉的水套20 内注满水,在炉膛l内加入煤26。点火后,启动鼓风机5,在一次鼓风的作 用下,炉膛l内的煤在燃烧过程中形成了燃煤气化的自然分层状态,所生成 的煤气在一次鼓风压力的作用下,流经氧化层时被点燃,点燃后的高温火焰 由各火管6喷向前燃烧室12内,与二次鼓风管4鼓出的高速气流汇聚,在高 速气流加速和气流中氧气的助燃作用下,高温火焰顺着导流墙11的弧线在前 燃烧室12内形成高速回旋涡流的高温火焰团,同时,由补氧孔13输入氧气, 在氧气助燃下,使煤气中的烟尘得到反复充分的燃烧。
前燃烧室12内经过旋流燃烧后的火焰在二次鼓风的压力作用下,顺着导 流墙11下部的火焰通道9进入后燃烧室IO继续燃烧后,进入烟道17内,在 烟道17内与水管18换热后,经除尘器8由烟囱16排出炉外。每次填加燃料 后,炉膛l内新加进的煤改变了原有燃煤的自然分层状态,会产生过量的浓 烟,这时,通过操作杆21开启可滑动的盖板15,使新产生的浓烟伴随着煤 气经煤气孔14直接喷向前燃烧室12内高速旋流的高温火焰团,参加燃烧, 在补氧孔13输入的氧气助燃下,浓烟经高温火焰团反复的燃烧,在前燃烧室 12内就会烧尽消失。过一段时间后,炉膛l内恢复了正常气化燃烧状态时, 关闭可滑动的盖板15,煤气又恢复了如前述的正常燃烧状态。当不需加温时, 可关闭鼓风机5,燃料会迅速放慢燃烧速度,处于闷火状态,不再产生烟尘。 当需再加温时,重新开启鼓风机5,立即可恢复如前述的正常工作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燃煤气化旋流燃烧炉,包括炉膛、炉排、炉座,炉膛安装在炉座上,炉排安装在炉膛的底部,在炉膛的一侧设置有燃烧室,燃烧室的上面设置有烟道,燃烧室的侧面设置有除尘器,燃烧室、除尘器都安装在炉座上,燃烧室的下方安装有鼓风机,鼓风机上连接有一次鼓风管,一次鼓风管的出口指向炉排的底部,炉膛、烟道的外部包覆有水套,其特征是燃烧室内设置有弧形导流墙,弧形导流墙将燃烧室分成前燃烧室和后燃烧室,弧形导流墙的下部设置有火焰通道,火焰通道将前、后燃烧室下部连通,前燃烧室与炉膛之间通过隔墙隔开,隔墙的下部布置有向上倾斜的火管,火管将炉膛与前燃烧室连通,火管的出口与弧形导流墙正对,隔墙的顶部设置有煤气孔,煤气孔的上端孔口与炉膛的上部相通,煤气孔的下端孔口与前燃烧室的顶部相通,煤气孔的上端孔口处设置有可滑动的盖板,盖板与一操作杆连接,后燃烧室的出口与烟道的入口连通,烟道内设置有水管,水管与水套连通,烟道的出口经过多排烟管与除尘器的入口连通,除尘器的出口与烟囱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气化旋流燃烧炉,其特征是所述前燃烧 室内还设置有二次鼓风管,二次鼓风管的上端管口处设置有风孔,风孔与火 管的出口方向对应一致,二次鼓风管的下端管口与鼓风机接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气化旋流燃烧炉,其特征是所述前燃烧 室的上部还设置有补氧孔。
全文摘要
一种燃煤气化旋流燃烧炉,其燃烧室内设置有弧形导流墙,弧形导流墙将燃烧室分成前、后燃烧室,弧形导流墙的下部设置有火焰通道,火焰通道将前、后燃烧室下部连通,前燃烧室与炉膛之间通过隔墙隔开,隔墙的下部布置有火管,火管将炉膛与前燃烧室连通,隔墙的顶部设置有煤气孔,煤气孔的上端孔口和下端孔口分别与炉膛、前燃烧室相通,煤气孔的上端孔口处设置有可滑动的盖板,盖板与一操作杆连接,后燃烧室的出口与烟道的入口连通,烟道内设置有水管,水管与水套连通,烟道的出口经过多排烟管与除尘器的入口连通,除尘器的出口与烟囱连通。本发明的旋流燃烧炉,使煤气中的烟尘能够得到充分燃烧,并能消除加煤后短时浓烟排放的现象,大大提高尾气排放的洁净度。
文档编号F23B10/02GK101650024SQ20091017698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5日
发明者付秀兰, 王守信 申请人:王守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