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901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为将传统应用于冷排 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进一步制成为具有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流向功能结构,借 周期正逆向泵送流体的方向,以适时改善其流体与吸释热装置的温度分布状态,以及可减 少固定流向产生堆积杂质或污染物的问题。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传统呈固定流向单流路流体泵送装置的主要结构原理方块示意图; 包括可应用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如图1中所示,通常具有固定流向的流体泵 动装置120作固定单流向泵送通过流路101的流体10,流体10经由设于不同温度空间侧 的流体口送入,以及经由设于另一不同温度空间侧的流体口排出;因其通过流路101的流 体10的流向固定,因此在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中,温度差的分布梯度亦呈稳 定不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 为将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串联设置由电源300所驱动,及由流体周期换向操 控装置250所操控作周期正逆向泵送流体的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以使所泵动通过流路 101的流体10呈周期变换流向;其中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 由①能产生正压力推动流体 的流体泵动装置所构成;或②能产生负压力吸引流体的流体泵动装置所构成;或③由能用 以产生正压力推动流体或产生负压力以吸引流体的流体泵动装置所构成,以供泵动气态或 液态的流体10,流体泵含由电源300所供应电力驱动的电力马达所驱动,或由引擎动力、或 风能、或热能、或温差能、或太阳能所产生的机械能或所转换的电能所驱动;电源300 为提 供运作的电源,包括交流或直流的市电系统或独立供应电能的装置;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 置250 为由机电元件或固态电子电路元件、或微处理器及相关软体及操控界面所构成,以 供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本实用新型以获得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功能,包括①于热交换的应用时借周 期正逆向泵送通过流路101的流体10呈不同流向,以改变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 于吸热或释热功能运作时的内部温差分布状态,进而提升效率;②可在周期正逆向泵送的 单流路流体中,将前一流向通过流路101的流体10带进的杂质或污染物排出,可减少固定 流向产生堆积杂质或污染物的问题。
图1为传统呈固定流向单流路流体泵送装置的主要结构原理方块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周期正逆向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由一个流体双向泵动装置所 驱动的结构原理方块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周期正逆向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由一个流体双向泵动装置所 驱动及单侧设置温度检测装置的结构原理方块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周期正逆向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由一个流体双向泵动装置所驱动及双侧设置温度检测装置的结构原理方块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周期正逆向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由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 流体泵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所驱动的结构原理方块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周期正逆向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由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 流体泵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所驱动及单侧设置温度检测装置的结构原理方块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周期正逆向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由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 流体泵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所驱动及双侧设置温度检测装置的结构原理方块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由为采用至少一个可作双流向泵动的流体泵,设置于冷排吸热 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的流体口 a或流体口 b其中之一位置的实施例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由为采用至少一个可作双流向泵动的流体泵,设置于冷排吸热 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中间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由至少两个流体泵分别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 两端的流体口 a及流体口 b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串联构成流体双向 泵动装置,供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的流体口 a或流体口 b其中之一位置的 实施例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串联所构成流体双 向泵动装置,供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的中段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串联构成流体双向 泵动装置,供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两端的流体口 a及流体口 b的实施例示 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并联构成的双向流 体泵组,供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的流体口 a及流体口 b其中之一位置的实 施例示意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并联构成的双向流 体泵组,供设置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的中段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6为本实用新型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串联构成流体双向 泵动装置,供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两端的流体口 a及流体口 b的两端的实 施例示意图;图17为本实用新型由至少一个单向流体泵与呈桥式组成的四个可作开关式操控 的流体阀所构成,供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的流体口 a或流体口 b其中之一 位置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8为本实用新型由至少一个单向流体泵与呈桥式组成的四个可作开关式操控 的流体阀所构成,供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的中段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9为本实用新型由至少一个单向流体泵与呈桥式组成的四个可作开关式操控 的流体阀所构成,供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两端的流体口 a及流体口 b的实 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周期正逆向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由一个流体双向泵 动装置所驱动的结构原理方块示意图;图2所示中,为此项实用新型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将冷排吸热 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串联设置由电源300所驱动,及由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所 操控作周期正逆向泵送流体的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以使所泵动通过流路101的流体10 呈周期变换流向;其中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 为由①可产生正压力推动流体的流体泵动装置所构成; 或②可产生负压力吸引流体的流体泵动装置所构成;或③由可用以产生正压力推动流体或 产生负压力以吸引流体的流体泵动装置所构成,以供泵动气态或液态的流体10,流体泵含 由电源300所供应电力驱动的电力马达所驱动,或由引擎动力、或其他风能、或热能、或温 差能、或太阳能所产生的机械能或所转换的电能所驱动;电源300 为提供运作的电源,包括交流或直流的市电系统或独立供应电能的装置;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为由机电元件或固态电子电路元件、或微处理器及 相关软体及操控界面所构成,以供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而具有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 功能,包括①使流经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的流体周期交换所泵动流向,以操 控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中通过流路101的流体10与热交换体的温度分布状 态;或②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的泵送流体的流量,以调控热交换体的温度;或③前述 ①及②项功能的混合操控;周期交换流体所泵动流向的时机可为借①人工作流体泵动流向的操控;或②借流 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设定换向周期时间以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的泵动方向,进 而改变通过流路101的流体10的流向。图2若以应用在寒冬对室内释出热能的热排放器为例,当室内较高温流体借流体 双向泵动装置123的泵动,经由流体口 a泵送进入热排释热装置100,再由流体口 b流出时, 在热排释热装置100逐渐形成由流体口 a的较高温的温度逐渐降低至流体口 b的较低温的 温度分布,再借由①人工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的泵动方向、或②借流体周期换向操 控装置250设定换向周期时间以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的泵动方向,进而改变流体的 流向,较高温流体由流体口 b泵送较高温的流体进入热排释热装置100,再由流体口 a排出, 而在热排释热装置100逐渐形成由流体口 b的较低温而逐渐升高至流体口 a的较高温的温 度分布,如此周期正逆向泵动通过流路101的流体10,可使热排释热装置100的温度分布状 态随之改变。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周期正逆向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由一个流体双向泵动 装置所驱动及单侧设置温度检测装置的结构原理方块示意图;图3所示中为图2实施例于可直接或间接检测流体温度变化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 温度检测装置11,供将所检测温度信号回输至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 ;其中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为由机电元件或固态电子电路元件、或微处理器及 相关软体及操控界面所构成,以供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而具有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 功能,包括①使流经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的流体周期交换所泵动流向,以操 控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中通过流路101的流体10与热交换体的温度分布状
6态;或②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的泵送流体的流量,以调控热交换体的温度;或③前述 ①及②项功能的混合操控;其操控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的方式为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包括借由① 人工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的泵动方向,或②借由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依设定 时间周期,或参照温度变动设定时间周期,以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的泵动方向,或③ 借于可直接或间接检测流体温度变化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温度检测装置11,所检测信号, 供输往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以在热排释热装置100到达设定温度时,操控流体双向 泵动装置123的泵动方向,使流体呈相反方向泵动,以周期正逆向泵动通过流路101的流体 10,使热排释热装置100的温度分布状态随之改变。图3若以应用在寒冬对室内释出热能的热排放器为例,当室内较高温流体借流 体双向泵动装置123的泵动,经由流体口 a泵送进入热排释热装置100,再由流体口 b流出 时,在热排释热装置100逐渐形成由流体口 a的较高温的温度逐渐降低至流体口 b的较低 温的温度分布,再借由①人工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的泵动方向、或②借由于可直接 或间接检测流体温度变化的位置设置的至少一个温度检测装置11,供将所检测温度信号回 输至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以由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 123的泵动方向,或③借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设定换向周期时间以操控流体双向泵 动装置123的泵动方向,进而改变流体的流向,较高温流体由流体口 b泵送较高温的流体进 入热排释热装置100,再由流体口 a排出,而在热排释热装置100逐渐形成由流体口 b的较 低温而逐渐升高至流体口 a的较高温的温度分布,如此周期正逆向泵动通过流路101的流 体10,可使热排释热装置100的温度分布状态随之改变。此外,亦可在热排释热装置100近流体口 a及近流体口 b设置温度检测装置11、 11’,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周期正逆向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由一个流体双向泵动装置 所驱动及双侧设置温度检测装置的结构原理方块示意图;图4所示中,为在热排释热装置100近流体口 a及近流体口 b其中的至少两处设 置温度检测装置11、11’,供将所检测温度信号回输至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以由流 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的泵动方向,或借流体周期换向操控 装置250设定换向周期时间以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的泵动方向,进而改变流体的流 向,较高温流体由流体口 b泵送较高温的流体进入热排释热装置100,再由流体口 a排出,而 在热排释热装置100逐渐形成由流体口 b的较低温而逐渐升高至流体口 a的较高温的温度 分布,如此周期正逆向泵动通过流路101的流体10,可使热排释热装置100的温度分布状态 随之改变。此项实用新型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进一步可选择由两个呈串设 的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的功能。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周期正逆向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由两个不同泵动流向 的单向流体泵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所驱动的结构原理方块示意图;图5所示中,为借人工操控由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构成流体双向泵动 装置123的泵动方向,或借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依设定换向周期时间以操控流体双 向泵动装置123的泵动方向,进而改变流体的流向较高温流体由流体口 b泵送较高温的流 体进入热排释热装置100,再由流体口 a排出,而在热排释热装置100逐渐形成由流体口 b的较低温而逐渐升高至流体口 a的较高温的温度分布,如此周期正逆向泵动通过流路101 的流体10,可使热排释热装置100的温度分布状态随之改变。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周期正逆向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由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 单向流体泵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所驱动及单侧设置温度检测装置的结构原理方块示意 图;图6所示中,为图5实施例于可直接或间接检测流体温度变化的位置设置至少一 个温度检测装置11,供将所检测温度信号回输至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其操控流体 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的方式为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包括借由①人工操控流体双向泵 动装置123的泵动方向,或②借由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依设定时间周期,或参照温度 变动时间周期,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的泵动方向,或③于可直接或间接检测流体温 度变化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温度检测装置11,温度检测装置11的检测信号供输往流体周 期换向操控装置250,以在热排释热装置100到达设定温度时,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 的泵动方向,使流体呈相反方向泵动,如此周期正逆向泵动通过流路101的流体10,可使热 排释热装置100的温度分布状态随之改变。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周期正逆向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由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 单向流体泵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所驱动及双侧设置温度检测装置的结构原理方块示意 图;图7所示中,为在热排释热装置100近流体口 a及近流体口 b其中的至少两处设置 温度检测装置1111’,供将所检测温度信号回输至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以由流体周 期换向操控装置250操控由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 的泵动方向,或借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设定换向周期时间,以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 置123的泵动方向进而改变流体的流向,较高温流体由流体口 b泵送较高温的流体进入热 排释热装置100,再由流体口 a排出,而在热排释热装置100逐渐形成由流体口 b的较低温 而逐渐升高至流体口 a的较高温的温度分布,如此周期正逆向泵动通过流路101的流体10, 可使热排释热装置100的温度分布状态随之改变。此项实用新型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的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依 前述运作功能定义,以下为可供选择的结构例,含由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结构所构成,包 括1)为采用至少一个可作双流向泵动的流体泵,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 置100的流体口 a或流体口 b其中之一位置,以借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操作双流向 流体泵作周期性正流向或反流向泵动运转,以周期交换流体的流向;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 新型由为采用至少一个可作双流向泵动的流体泵,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的 流体口 a或流体口 b其中之一位置的实施例示意图;2)为采用至少一个可作双流向泵动的流体泵,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 置100中间,以借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操作双流向流体泵作周期性正流向或反流向 泵动运转,以周期交换流体的流向;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由为采用至少一个可作双流 向泵动的流体泵,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中间的实施例示意图;3)为由至少两个可作双流向泵动的流体泵分别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 装置100两端流体口 a及流体口 b,并可借由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操控双流向泵动的流体泵,而使此项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具有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作 功能,含①同时呈同方向助动的泵动及同步作周期变换泵动方向的运作,或②由分别设置 于流体口 a及流体口 b的可作双流向泵动的流体泵轮流由其中之一作不同方向的泵动;如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由至少两个流体泵分别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两端 流体口 a及流体口 b的实施例示意图;4)为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串联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供设 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的流体口 a或流体口 b其中之一位置,以借流体周 期换向操控装置250的操控,而周期性的轮流由其中之一方向的单向流体泵作泵动,以周 期交换流体的流向,若构成此项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的单向流体泵为不可逆向流通,则 各单向流体泵可分别并联逆向导通的单向阀126 ;如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由至少两个不 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串联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供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 热装置的流体口 a或流体口 b其中之一位置的实施例示意图;5)为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串联所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供 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的中段,以借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的操控, 而周期性的轮流由其中之一方向的单向流体泵作泵动,以周期交换流体的流向,若构成此 项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的单向流体泵为不可逆向流通,则各单向流体泵可分别并联逆向 导通的单向阀126;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串 联所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供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的中段的实施例示意 图;6)为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串联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供设 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两端的流体口 a及流体口 b,并可借由流体周期换向 操控装置250操控双流向泵动的流体泵,而使此项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 具有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作功能,含①同时呈同泵动方向作助动的泵动及同步作周 期变换泵动方向的运作,或②由分别设置于流体口 a及流体口 b的可作双流向泵动的流体 泵,以借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的操控,周期性的轮流由其中之一方向的单向流体泵 作泵动,以周期交换流体的流向,若构成此项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的单向流体泵为不可 逆向流通,则各单向流体泵可分别并联逆向导通的单向阀126;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 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串联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供设置于冷排吸热 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两端的流体口 a及流体口 b的实施例示意图;7)为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并联构成的双向流体泵组,供设置 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的流体口 a及流体口 b其中之一位置,以借流体周期换 向操控装置250的操控,而周期性轮流操控其中之一单向流体泵作泵动,以周期交换流体 的流向,若所使用的单向流体泵的结构若无抗逆流功能,则各别流体泵可分别先顺向串联 单向阀126再作并联以防止逆流;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 向流体泵呈并联构成的双向流体泵组,供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的流体口 a 及流体口 b其中之一位置的实施例示意图;8)为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并联构成的双向流体泵组,供设 置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的中段,以借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的操控,而 周期性轮流操控由其中之一单向流体泵作泵动,以周期交换流体的流向,若流体双向泵动
9装置123所使用单向流体泵的结构无抗逆流功能,则各别流体泵可分别先顺向串联单向阀 126再作并联以防止逆流;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 泵呈并联构成的双向流体泵组,供设置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的中段的实施例示意 图;9)为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并联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供设 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两端的流体口 a及流体口 b,并可借由流体周期换向 操控装置250操控双流向泵动的流体泵,而使此项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 具有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作功能,含①同时呈同泵动方向作助动的泵动及同步作周 期变换泵动方向的运作,或②由分别设置于流体口 a及流体口 b的可作双流向泵动的流体 泵,以借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的操控,周期性的轮流由其中之一方向的单向流体泵 作泵动,以周期交换流体的流向,若所使用单向流体泵为不可逆向流通,则各单向流体泵可 分别并联逆向导通的单向阀126 ;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 向流体泵呈串联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供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两端的流 体口 a及流体口 b的实施例示意图;10)为由至少一个单向流体泵与呈桥式组成的四个可作开关式操控的流体阀所构 成,供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的流体口 a或流体口 b其中之一位置,以在 单向流体泵运转中借操控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其中两流体阀129为开启另外两个流 体阀129’为闭合,或两流体阀129为闭合另两个流体阀129’为开启的轮流操控,以借流体 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的操控,周期交换流体的流向;如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由至少一 个单向流体泵与呈桥式组成的四个可作开关式操控的流体阀所构成,供设置于冷排吸热装 置或热排释热装置的流体口 a或流体口 b其中之一位置的实施例示意图;11)为由至少一个单向流体泵与呈桥式组成的四个可作开关式操控的流体阀 129,129'所构成,供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的中段,以在单向流体泵运 转中借操控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其中两流体阀129为开启另外两个流体阀129’为 闭合,或两流体阀129为闭合另两个流体阀129’为开启的轮流操控,以借流体周期换向操 控装置250的操控,周期交换流体的流向;如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由至少一个单向流体 泵与呈桥式组成的四个可作开关式操控的流体阀129、129’所构成,供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 或热排释热装置的中段的实施例示意图;12)为由至少一个单向流体泵与呈桥式组成的四个可作开关式操控的流体阀 129129’所构成,供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两端的流体口 a及流体口 b, 以在单向流体泵运转中借操控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其中两流体阀129为开启另外两 个流体阀129’为闭合,或两流体阀129为闭合另两个流体阀129’为开启的轮流操控,以借 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的操控,周期交换流体的流向;如图1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由至 少一个单向流体泵与呈桥式组成的四个可作开关式操控的流体阀129129’所构成,供设置 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两端的流体口 a及流体口 b的实施例示意图。此项实用新型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中,其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 热装置100的结构型态,含由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所构成,包括①可为线形或其他几何形 状的管状;②可为其他供通过气态或液态流体的多层而具流体流路的结构体;③可为由 多个单流路释热装置所组成,其流路呈一路或一路以上作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0062]前述此项实用新型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中的流体周期换向操控 装置250,具有可操控各种供驱动流体泵的电力马达或操控引擎动力、或其他风能、或热能、 或温差能、或太阳能所产生的机械能或所转换的电能,或操控流体泵或流体阀的运作时机, 以改变通过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的两流路中流体的流向,以及进一步操控其 各种流体泵的转速、流量、流体压力等部分功能或全部功能的调控。此项实用新型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于运作中交换流向时,为缓 和流体突然阻断时,泵动中的气态或液态流体产生的冲击效应,包括泵动液态流体被阻断 时的流体锤(liquid hammer)效应,可进一步在操控交换流向运作模式中,加入包括以下一 种或一种以上的运作方式1操控交换流体流向时,借着操控流体泵或流体阀使流体作缓慢减量,再转为另一 流向缓慢增量至最大设定值的运作;2操控交换流体流向时,借着操控流体泵或流体阀使流体作缓慢减量,而转为呈设 定停止泵动时段,再转为作另一流向缓慢增量至最大设定值的运作。综上所陈,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 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 所涵盖。
权利要求一种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为将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串联设置由电源(300)所驱动,及由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所操控作周期正逆向泵送流体的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以使所泵动通过流路(101)的流体(10)呈周期变换流向;其中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由①能产生正压力推动流体的流体泵动装置所构成;或②能产生负压力吸引流体的流体泵动装置所构成;或③由能用以产生正压力推动流体或产生负压力以吸引流体的流体泵动装置所构成,以供泵动气态或液态的流体(10),流体泵含由电源(300)所供应电力驱动的电力马达所驱动,或由引擎动力、或风能、或热能、或温差能、或太阳能所产生的机械能或所转换的电能所驱动;电源(300)为提供运作的电源,包括交流或直流的市电系统或独立供应电能的装置;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为由机电元件或固态电子电路元件、或微处理器及相关软体及操控界面所构成,以供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于 能直接或间接检测流体温度变化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温度检测装置(11),供将所检测温度 信号回输至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为在热排 释热装置(100)近流体口(a)及近流体口(b)其中的至少两处设置温度检测装置(11)、 (11’),供将所检测温度信号回输至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于 能直接或间接检测流体温度变化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温度检测装置(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流体双 向泵动装置(123),含由以下一种以上的结构所构成,包括1)为采用至少一个能作双流向泵动的流体泵,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 (100)的流体口(a)或流体口(b)其中之一位置;2)为采用至少一个能作双流向泵动的流体泵,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 (100)中间;3)为由至少两个能作双流向泵动的流体泵分别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 (100)两端流体口(a)及流体口(b);4)为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串联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供设置于 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的流体口(a)或流体口(b)其中之一位置;5)为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串联所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供设置 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的中段;6)为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串联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供设置于 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两端的流体口(a)及流体口(b);7)为由至少两个的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并联构成的双向流体泵组,供设置冷 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的流体口(a)及流体口(b)其中之一位置;8)为由至少两个的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并联构成的双向流体泵组,供设置冷 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的中段;9)为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并联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供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两端的流体口(a)及流体口(b);10)为由至少一个单向流体泵与呈桥式组成的四个能作开关式操控的流体阀所构成, 供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的流体口(a)或流体口(b)其中之一位置;11)为由至少一个单向流体泵与呈桥式组成的四个能作开关式操控的流体阀(129) (129’ )所构成,供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的中段;12)为由至少一个单向流体泵与呈桥式组成的四个能作开关式操控的流体阀(129) (129’)所构成,供设置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两端的流体口(a)及流体口 (b)。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冷排吸 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100)的结构型态,含由以下一种以上所构成,包括①为线形的管 状;②为供通过气态或液态流体的多层而具流体流路的结构体;③为由多个单流路释热装 置所组成,其流路呈一路以上作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吸释热装置,为将传统应用于冷排吸热装置或热排释热装置,进一步制成为具有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流向功能结构,借周期正逆向泵送通过流路的流体方向,以适时改善其流体与吸释热装置的温度分布状态,以及可减少固定流向产生堆积杂质的问题。
文档编号F28D20/00GK201662349SQ200920164290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3日
发明者杨泰和 申请人:杨泰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