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燃煤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9616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燃煤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燃煤锅炉。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燃煤(包括煤块、煤球、焦炭等)为燃料的锅炉在工业及民用领域使用 广泛,它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燃煤燃烧不完全,冒黑烟,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而如果将炉 门开着烧,虽然克服了燃烧不完全这个缺陷,但非常费煤,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 者根据温度要求时常打开或关闭炉门,能源和人工成本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使用成本的 节能燃煤锅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种节能燃煤锅炉,包括炉体、水热交换管、燃烧室、设于燃烧室上方的烟仓和排 烟管、设于燃烧室下方的上炉排、下炉排、设于炉体上并且与上、下炉排对应的上炉门和下 炉门,以及除灰室和除灰门,其中,所述上炉门上开设有通风口 。 作为优选,所述通风口为阀门构成的通风口 。 作为优选,所述下炉排靠近下炉门的位置设有一用于盛装物料的装置,所述炉体
上设有能将该装置中的物料倒于所述下炉排上方的控制装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燃煤锅炉通过将上炉门上开设有通风口 ,不仅 能使得燃料充分燃烧,还能避免直接敞开上炉门带来的能源浪费,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再 需要人工时常检查温度来控制开关上炉门,节约能源的同时,还节省了人工,加一次煤可以 管三到四个小时,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可以比正常开启炉门烧节省百分之二十的煤,从而有 效的降低了使用成本,并且,由于采用阀门通风口还能适当的挡住煤灰,因此更环保,而在 下炉排靠近下炉门的位置设有一用于盛装物料的装置,所述炉体上设有能将该装置中的物 料倒于所述下炉排上方的控制装置,使用者可以轻松的将煤渣或煤灰等覆盖在下炉排上方 的煤上,从而方便有效的控制温度,并有效的节约能源,可以比正常只烧新煤省百分之十的 煤,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上、下炉门的设计,可以比现有技术的锅炉节省用煤量百分之 三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燃煤锅炉,包括炉体1、水热交换管 (图中未示出)、燃烧室(图中未示出)、设于燃烧室上方的烟仓2和排烟管3、设于燃烧室 下方的上炉排(图中未示出)、下炉排(图中未示出)、设于炉体1上并且与上、下炉排对应 的上炉门4和下炉门5,以及除灰室(图中未示出)和除灰门6,其中,所述上炉门上开设有 通风口7。所述通风口 7为阀门构成的通风口。所述下炉排靠近下炉门5的位置设有一用 于盛装物料的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炉体上设有能将该装置中的物料倒于所述下炉排 上方的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控制装置可以采用杠杆原理结构,也可以采用电子控 制装置,此控制装置的技术为公知技术,在本实用新型中,其用于将盛装物料装置中盛有的 煤灰或煤渣快速倒于下炉排上方的新煤或已烧燃的煤上,既保持了炉内的合适温度,又节 约了煤的消耗,更方便了使用者的操作。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 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 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节能燃煤锅炉,包括炉体、水热交换管、燃烧室、设于燃烧室上方的烟仓和排烟管、设于燃烧室下方的上炉排、下炉排、设于炉体上并且与上、下炉排对应的上炉门和下炉门,以及除灰室和除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炉门上开设有通风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燃煤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为阀门构成的通风口。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能燃煤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炉排靠近下炉门的位置设有一用于盛装物料的装置,所述炉体上设有能将该装置中的物料倒于所述下炉排上方的控制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燃煤锅炉,包括炉体、水热交换管、燃烧室、设于燃烧室上方的烟仓和排烟管、设于燃烧室下方的上炉排、下炉排、设于炉体上并且与上、下炉排对应的上炉门和下炉门,以及除灰室和除灰门,上炉门上开设有通风口。本实用新型不仅能使得燃料充分燃烧,还能避免直接敞开上炉门和始终烧新煤带来的能源浪费,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再需要人工时常检查温度来控制开关上炉门,节约能源的同时,还节省了人工,加一次煤可以管三到四个小时,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可以比正常开启炉门烧节省百分之三十的煤,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并且更环保,使用者可以轻松的将煤渣或煤灰等覆盖在下炉排上方的煤上,从而方便有效的控制温度,并有效的节约能源。
文档编号F23B60/00GK201496948SQ200920216449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6日
发明者胡正荣 申请人:胡正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