钎焊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135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钎焊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一种介质与两种介质同时换热
的整体钎焊板式换热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可实现两种介质同时分别与另一种介质换热的整体钎焊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通常的钎焊板式换热器只能实现两种介质之间的换热。但在较多的工业实际应用中,需要同时实现一种介质与多种介质的换热,例如,多种介质均需要由水蒸汽一种介质进行加热,或由冷却水一种介质进行冷却。尤其是在制冷领域,为了实现制冷温度的精确控制,也需要设置多台独立的制冷机组,由各台制冷机组的制冷剂系统与同一种传热介质进行换热。 目前,为实现一种介质与多种介质的同时换热,多采用三回路板式换热器。如CN1297524所公开的一种三回路板式换热器,包括至少十个设有用于三种不同热交换流体(x, y, z)的压制波纹槽的叠层板片,形成用于两种流体(y, z)与第三种流体(x)进行换热的槽道的叠层板片中的每一板片都包括围绕在两个管形孔道的两个板片区域和围绕在四个管形孔道的四个板片区域。但是这种三回路换热器并不能灵活实现多种换热负荷的调控,且结构复杂,生产和维护成本都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一种介质同时与两种介质换热的钎焊板式换热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钎焊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板芯体;所述换热板芯体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板组和第二板组;所述第一板组设置第一介质流入孔、流出孔以及第三介质流入孔、流出孔;所述第二板组设置第二介质流入孔、流出孔以及第三介质流入孔及流出孔;第一板组的底部换热板上第一介质流入孔和流出孔,及之相邻的第二板组的端部换热板上的第二介质流入孔和流出孔设置为盲孔,使得第一板组的第一介质流动通道与第二板组的第二介质流动通道相隔绝;同时,第二板组的底部换热板上的第三介质流入孔及流出孔设置为盲孔。 本发明采用现有的两回路换热板组成换热板芯体,该类换热板设置有两种介质的流入孔和流出孔,所形成的板叠具有两种介质的流通通道,本发明仅其中相邻的两换热板的对应的其中之一的介质流入孔和流出孔设置为盲孔,即简便地将该换热板芯体分隔成相对独立的两个板组,其分别隔绝的介质通道可供两种不同介质分别与第三种介质进行热交换。采用本发明,无需另行开设换热板冲压模具,仅利用现有模具即可进行制造,且整个加工程序及加工要求与现有钎焊板式换热器基本相同,废品率低。
同时,由于本发明包括两个不同工作介质与第三种介质进行热交换的换热板组, 其第一板组与第二板组之间存在压差,尤其是第一板组的底板和与之相邻的第二板组的端 板的盲孔设置处,由于利用现有冲压模具制作的,该盲孔处具有与其它换热板同样的凹凸 形状,当第一板组的底板和第二板组的端板叠置在一起时,其盲孔处之间形成低压空隙,这 容易使第一板组的底板和第二板组的端板被其相应的工作介质的工作压力所击穿,导致串 液等严重的换热失效后果。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发明在所述第一板组的底部换热板与相邻的第二板组的 端部换热板之间的盲孔处设置钢性垫片,通过钢性垫片的设置,传递和分散两板组的工作 压力。 为了更好地消除盲孔处的低压空隙,所述钢性垫片应具有与盲孔相适配的形状, 以进一步提高第一板组的底板和第二板组的端板盲孔处的承压能力。 但上述结构的钎焊板式换热器在实际运行时,因为第一介质换热工况与第二介质 的换热工况相关联,其中任何一种介质工况变化会影响另一介质的换热,这影响到换热器 换热工况调控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两种介质同时分别与 另一种介质换热的,具有简单组装结构的钎焊板式换热器。 该钎焊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板芯体;所述换热板芯体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板组 和第二板组;所述第一板组设置第一介质流入孔、流出孔以及第三介质流入孔、流出孔;所 述第二板组设置第二介质流入孔、流出孔以及第三介质或第四介质流入孔及流出孔;第一 板组的底部换热板上第一介质流入孔和流出孔以及第三介质流入孔、流出孔,及与之相邻 的第二板组的端部换热板上的第二介质流入孔和流出孔以及第三介质或第四介质流入孔 及流出孔均设置为盲孔,使得第一板组的第一介质流动通道及与第二板组的第二介质流动 通道相隔绝,同时,第一板组的第三介质流动通道及与第二板组的第三介质或第四介质流 动通道相隔绝。 具有上述结构的钎焊板式换热器,因其第一板组的工作介质通道均与第二板组相 隔绝,因此,第一板组与第二板组的换热工况不会相互影响,可方便灵活地实现第一板组和 第二板组换热的独立调控。如果需要第一板组的第一介质,第二板组的第二介质,分别同时 与第三介质换热,只需要同时设两对第三介质流入和流出通道,分别与第一板组、第二板组 连通,即可方便实现。 与本发明所述的第一种钎焊板式换热器相同,为传递和分散两板组的工作压力, 可在所述第一板组的底部换热板与相邻的第二板组的端部换热板之间的盲孔处设置钢性 垫片。所述钢性垫片应具有与盲孔相适配的形状,以更好地消除盲孔处的低压空隙。
本发明简单易行,非常方便于换热器的加工组装,相对于现有多介质换热器,其实 际应用性更强。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钎焊板式换热器换热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种钎焊板式换热器所采用换热板结构示意 图3是图2中A-A向增设钢性垫片处局部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种钎焊板式换热器工作介质流入流出孔道处截面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种钎焊板式换热器工作介质流入流出孔道处截面视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实心钢性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空心钢性垫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第一种钎焊板式换热器包括三个换热回路,即由D3流 入、D4流出的第一工作介质回路,由H3流入、H4流出的第二工作介质回路,以及由Dl流入、 D2流出的第三工作介质回路。其中,第一工作介质回路与第二工作介质回路并列设置,并分 别与第三工作介质回路形成双回路热交换。 本发明所述第一种钎焊板式换热器,采用现有的两回路换热板组成换热板芯体, 该类换热板设置有两种介质的流入孔和流出孔,所形成的板叠具有两种介质的流通通道。 如图2所示,形成换热板芯的换热板,设置有第一介质或第二介质流入孔11、流出孔12,以 及第三介质流入孔6、流出孔7。 如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第一种钎焊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板芯体1 ;换热板芯体 1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板组2和第二板组3,第一板组2及第二板组3均采用现有的两回路 换热板叠置组成,仅将第一板组2的底部换热板上第一介质流入孔和流出孔(图4仅显示 流出孔处),及之相邻的第二板组3的端部换热板上的第二介质流入孔和流出孔设置为盲 孔(图4仅显示流出孔处),并在两板盲孔间隙处添设钢性垫片4,使得第一板组的第一介 质流动通道与第二板组的第二介质流动通道相隔绝;同时,第二板组的底部换热板8上的 第三介质流入孔及流出孔也设置为盲孔(图4仅显示流入孔处),以便于第三介质回路设置 简便化。 如图2、图3所示,在第一板组的底部换热板(图2及图3中未画出)上第一介质 流入孔和流出孔,及与之相邻的第二板组的端部换热板9上的第二介质流入孔和流出孔设 置为盲孔,并在两板盲孔间隙处,根据盲孔形状,分别添设空心钢性垫片5和实心钢性垫片 4,使得第一板组的第一介质流动通道与第二板组的第二介质流动通道相隔绝。
本发明所述第二种钎焊板式换热器,如图5所示,包括换热板芯体;换热板芯体包 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板组2和第二板组3,第一板组2及第二板组3均采用现有的两回路换热 板叠置组成,即其所采用的换热板与第一种钎焊板式换热器相同;第一板组2的底部换热 板上第一介质流入孔和流出孔(图5仅显示流出孔处)以及第三介质流入孔和流出孔(图5 仅显示流入孔处),及之相邻的第二板组3的端部换热板上的第二介质流入孔和流出孔(图 5仅显示流出孔处)以及第三介质或第四介质的流入孔和流出孔(图5仅显示流入孔处), 均设置为盲孔,并在两板盲孔间隙处分别添设钢性垫片4,使得第一板组的第一介质流动通 道与第二板组的第二介质流动通道相隔绝,同时,第一板组的第三介质流动通道及与第二 板组的第三介质或第四介质流动通道相隔绝。 如图6、图7所示,实心钢性垫片4和空心钢性垫片5均具有与两板盲孔处相贴合 的外表面,例如实心钢性垫片4具有圆弧导角41的上下表面,空心钢性垫片5具有圆弧导 角的外环表面51,及有圆弧导角的内环表面52,使钢性垫片的外表面形状与换热板盲孔表面充分贴合,使第一、二板组间的盲孔间隙尽可能消除,以增强整个换热器的承压能力。
权利要求
一种钎焊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板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芯体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板组和第二板组;所述第一板组设置第一介质流入孔、流出孔以及第三介质流入孔、流出孔;所述第二板组设置第二介质流入孔、流出孔以及第三介质流入孔及流出孔;第一板组的底部换热板上第一介质流入孔和流出孔,及之相邻的第二板组的端部换热板上的第二介质流入孔和流出孔设置为盲孔,使得第一板组的第一介质流动通道与第二板组的第二介质流动通道相隔绝;同时,第二板组的底部换热板上的第三介质流入孔及流出孔设置为盲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钎焊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组的底部换热板与相邻的第二板组的端部换热板之间的盲孔处设置钢性垫片。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钎焊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性垫片具有与盲孔相适配的形状。
4. 一种钎焊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板芯体;所述换热板芯体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板组和第二板组;所述第一板组设置第一介质流入孔、流出孔以及第三介质流入孔、流出孔;所述 第二板组设置第二介质流入孔、流出孔以及第三介质或第四介质流入孔及流出孔;第一板组的底部换热板上第一介质流入孔和流出孔以及第三介质流入孔、流出孔,及与之相邻的第二板组的端部换热板上的第二介质流入孔和流出孔以及第三介质或第四介质流入孔及流出孔均设置为盲孔,使得第一板组的第一介质流动通道及与第二板组的第二介质流动通道相隔绝,同时,第一板组的第三介质流动通道及与第二板组的第三介质或第四介质流动通道相隔绝。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钎焊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组的底部换热板与相邻的第二板组的端部换热板之间的盲孔处设置钢性垫片。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钎焊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性垫片具有与盲孔相适配的形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一种介质同时与两种介质换热的钎焊板式换热器以及一种可实现两种介质同时分别与另一种介质换热的整体钎焊板式换热器,其包括由并列设置的第一板组和第二板组的换热板芯体;第一板组的底部换热板上第一介质流入孔和流出孔,及之相邻的第二板组的端部换热板上的第二介质流入孔和流出孔设置为盲孔,并在两板盲孔间隙处添设钢性垫片,使得第一板组的第一介质流动通道与第二板组的第二介质流动通道相隔绝。本发明可简便实现第一工作介质回路与第二工作介质回路并列设置,并分别与第三工作介质回路形成双回路热交换,加工组装方便。
文档编号F28D9/00GK101762192SQ201010106178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日
发明者郑玉平 申请人:江苏唯益换热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