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7310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库上的冷风机,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冷风机包括U型吸热管、翅片、电热管以及风机,其中吸热管穿过翅片,且与吸热 管紧密接触。冷风机作为制冷系统的一部分,与压缩机,节流阀和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制冷循环 系统,主要工作过程液体制冷剂在冷风机内吸收外界热量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气体,该 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水或 空气)放热,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并再次进入冷风机吸热 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这样,制冷剂在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 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目前冷风机的吸热过程主要是液体制冷剂流过U型吸热管,通过U 型吸热管与U型吸热管紧密接触的翅片向外界吸热,而存在的问题是U型吸热管的管径d 一般为16mm,为于翅片配合,翅片上设置的若干孔的孔径一般也为16mm,且孔与孔横向连 心距离为45mm,纵向连心距离52mm,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翅片的利用面积减少,使有效的 换热面积不够,制冷剂向外界吸热的效果欠佳,以致影响换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增加有效的 换热面积,从而能改善制冷剂向外界吸热的效果,提高其换热系数的冷风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冷风机,包括箱体,以 及安装在箱体内的进液管、出气管、电热管、U型吸热管、翅片,其中翅片上设置有若干孔, U型吸热管在翅片的孔上穿过,并分别与进液管、出气管连通,所述U型吸热管的管径D为 8mm,并与翅片紧密配合,且翅片上的孔与孔之间的横向连心距离A为^mm,纵向连心距离B 为 30mm。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在翅片上的若干孔以等边三角形排列设置,这样换 热效果更佳。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U型吸热管管径的缩小,翅片上的 孔与孔之间的距离减小,使翅片在相同面积的情况下,翅片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从而增加了 其有效的换热面积,提高了其制冷剂的换热效果,经试验,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其50 %的换热 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0011]图3为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3所示,一种冷风机,包括箱体1,以及安装在箱体1内的进液管2、出气 管3、电热管4、U型吸热管5、翅片6,所述翅片6上设置有若干孔8,这些孔8都以等边三角 形排列设置,所述U型吸热管5的两端分别穿过孔8与进液管2、出气管3连通,在U型吸热 管5上接有电热管4,在U型吸热管5上还并列设置有若干翅片6,所述U型吸热管的管径D 为8mm,并与翅片紧密配合,且翅片上的孔8与孔8之间的横向连心距离A为^mm,纵向连 心距离B为30mm。所述电热管4可防止吸热管5因太冷而结霜,影响吸热效果,所述箱体1 上还安装有风机7,该风机7可带动外界空气流动,提高换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液体制冷剂从进液管2进入U型吸热管5,通过U型吸热 管5以及翅片6向外界吸热汽化,吸热后再从出气管3流出,这样就能降低冷库内的温度。
权利要求1.一种冷风机,包括箱体(1),以及安装在箱体(1)内的进液管O)、出气管(3)、电热 管G)、U型吸热管(5)、翅片(6),其中翅片(6)上设置有若干孔,U型吸热管(5)在翅片 (6)的孔上穿过,并分别与进液管O)、出气管(3)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吸热管(5) 的管径D为8mm,并与翅片(6)紧密配合,且翅片(6)上的孔与孔之间的横向连心距离A为 26mm,纵向连心距离B为3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在翅片(6)上的若干孔以等边三角形排 列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风机,包括箱体,以及安装在箱体内的进液管、出气管、电热管、U型吸热管、翅片,其中翅片上设置有若干孔,U型吸热管在翅片的孔上穿过,并分别与进液管、出气管连通,所述U型吸热管的管径D为8mm,并与翅片紧密配合,且翅片上的孔与孔之间的横向连心距离A为26mm,纵向连心距离B为30mm。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翅片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从而增加了其有效的换热面积,提高了其制冷剂的换热效果。
文档编号F28F1/30GK201876017SQ201020615888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3日
发明者梁苗椿 申请人:浙江高翔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