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间、机房散热用自然冷却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6309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设备间、机房散热用自然冷却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离式热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一般的设备间、机房内由于大量发热设备的集中,散热量大,需要进行有效的换热 才能保证设备间和机房的温度能够满足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采用普通空调,常年运行耗 电量大,不利于节能减排。在过渡季节充分利用室外冷源,可以有效降低空调运行耗电,但 现有引入全新风进行降温的方式在国内很多地域不适合,会将大量的室外粉尘和湿空气带 入室内,影响室内设备安全运行。一种采用风-风换热器的形式可以避免将室外粉尘和湿 空气引入室内,但需要在设备间、机房的围护结构中开设较大的通风孔洞,不仅破坏墙体稳 定性,还会带来安全隐患。目前分离式热管系统通过特殊的管网连接方式,可通过循环工质的蒸发冷凝实现 设备间、机房内外空气的逆流换热,将室内的热量排到室外,保证设备间、机房内温度达到 设备要求的环境温度,并以其能耗低、清洁且易维护等优点成为机房空调系统的首选方案。 但一般的分离式热管系统换热板有效换热面积小,换热系数不够高,造成换热器体积较大、 加工不易、且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给散热设备集中的设备间、机房散热 的自然冷却分离式热管换热器。一种设备间、机房散热用自然冷却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包括由上升管和下降管连 接的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和安装于室内机壳内部的室内换热器、控 制系统,所述室外机包括室外机壳和安装于室外机壳内部的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 室外换热器与上升管和下降管形成连通的管道,所述管道中填充有换热工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内包括多折形板式结构的竖直换热板,所述室外机高置于室 外,与室内机形成高度差。所述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分别由竖直换热板、换热板封板焊接而成,所述换 热板封板为竖直换热板上下端覆盖的板状物。所述上升管上固定有两个上升管密闭阀,分别靠近上升管与室内机壳和室外机壳 的连接处;所述下降管上固定有两个下降管密闭阀,分别靠近上升管与室内机壳和室外机 壳的连接处。所述换热工质为氨。所述控制系统采用RS485、RS232、红外或电源等方式与空调联动。所述竖直换热板采用钢板制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突出效果为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的竖直换热板采用多 折形板式结构,由于多折形板式结构在同样换热器体积内能够具备更大的换热面积,而且能够承受更高的压力,因此能够增强换热效果,减小换热器的换热温差,具有更高的换热能 效比。多折形板式结构较传统的铜管翅片的加工容易,并且由于可以采用钢板,可以大大降 低设备的成本,能为社会节约大量铜材,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室内换热器或室外换热器示意图图3为室内空气在室内机中的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列示如下1-室外机,2-室内机,3-上升管,4-下降管,5-室外机壳,6_室内机壳,7_竖直换 热板,8-换热板封板,9-上升管密闭阀,10-下降管密闭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设备间、机房散热用自然冷却分离式热管换热 器,包括由上升管3和下降管4连接的室内机2和室外机1,所述室内机2包括室内机壳6 和安装于室内机壳6内部的室内换热器、控制系统,所述室外机1包括室外机壳5和安装于 室外机壳内部的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与上升管3和下降管4形成连通 的管道,所述管道中填充有氨作为换热工质。所述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分别由多折形 板式结构的竖直换热板7、换热板封板8焊接而成,换热板封板8为竖直换热板7上下端覆 盖的板状物,起到对竖直换热板7的保护作用。室内机壳6和室外机壳5保护室内机2和 室外机1的上下端及侧面,正面及背面的竖直换热板暴露在外与空气直接接触。所述室外 机1高置于室外,与室内机2形成高度差便于散热运行。由于多折形板式结构在同样换热器体积内能够具备更大的换热面积,而且能够承 受更高的压力,因此能够增强换热效果,减小换热器的换热温差,使其具有更高的换热能效 比。多折形板式结构较传统的铜管翅片的加工容易,并且由于可以采用钢板,可以大大降低 设备的成本,能为社会节约大量铜材,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采用氨作为在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中填充的换热工质,由于氨的工作温度范 围为-77°C 120°C,而且氨作为换热工质具有很大的潜热值,设备及散热元件的散热环境 温度一般为-30°C 80°C,因此很适合用于给设备间、机房散热。氨工质在室内换热器内初始状态为液态。如图3所示为室内空气在室内机2中的 流动方向,室内设备或其它散热元件所散发的热量通过竖直换热板7与板内氨工质换热, 氨工质由液态蒸发变成气态,气态氨工质在蒸发产生的高压推动作用,沿上升管3进入室 外机1,在室外低温空气冷却作用下,于室外换热器竖直换热板7内凝结,凝结液在重力作 用下,沿下降管回流到室内机2,完成循环降温。上升管3上固定有上升管密闭阀9两个,其位置分别靠近上升管3与室内机壳6 和室外机壳5的连接处,下降管4上固定有下降管密闭阀10两个,其位置分别靠近上升管 3与室内机壳6和室外机壳5的连接处,上升管密闭阀9和下降管密闭阀10用于自然冷却 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在运输过程中密闭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内填充的氨工质,预先填充氨工质并用阀密闭的好处在于使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始终处于正压状态,避免空气进 入换热器造成腐蚀,另外不用在设备间、机房现场填充氨工质,减少现场施工量,并避免现 场填充量无法保证精确时带来的质量隐患。 控制系统可通过RS485/RS232、红外、电源等方式与设备间、机房原有空调进行联 动,在控制系统自动判断室外冷源充足时关闭原有空调,启动自然冷却分离式热管换热器 运行降温,其它时间段由原有空调运行降温保障设备间、机房内设备运行在合适的温度环
^Mi ο
权利要求1.一种设备间、机房散热用自然冷却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包括由上升管和下降管连接 的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和安装于室内机壳内部的室内换热器、控制 系统,所述室外机包括室外机壳和安装于室外机壳内部的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室 外换热器与上升管和下降管形成连通的管道,所述管道中填充有换热工质,其特征在于所 述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内包括多折形板式结构的竖直换热板,所述室外机高置于室 外,与室内机形成高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备间、机房散热用自然冷却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分别由竖直换热板、换热板封板焊接而成,所述换热 板封板为竖直换热板上下端覆盖的板状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备间、机房散热用自然冷却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上升管上固定有两个上升管密闭阀,分别靠近上升管与室内机壳和室外机壳的 连接处;所述下降管上固定有两个下降管密闭阀,分别靠近上升管与室内机壳和室外机壳 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备间、机房散热用自然冷却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换热工质为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备间、机房散热用自然冷却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采用RS485、RS232、红外或电源等方式与空调联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备间、机房散热用自然冷却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竖直换热板采用钢板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设备间、机房散热用自然冷却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包括由上升管和下降管连接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和安装于其内部的室内换热器、控制系统,室外机包括室外机壳和安装于其内部的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与上升管和下降管形成连通的管道并填充有换热工质,所述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内包括多折形板式结构的竖直换热板,室外机高置于室外,与室内机形成高度差。由于多折形板式结构在同样换热器体积内能够具备更大的换热面积,而且能够承受更高的压力,因此能够增强换热效果,减小换热温差,使分离式热管具有更高的换热能效比。多折形板式结构较传统的铜管翅片的加工容易,且采用钢板大大降低设备的成本,减少污染。
文档编号F28D15/02GK201897418SQ201020661090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5日
发明者史胜起, 彭涛, 李克勤 申请人:北京景盛泰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