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冻式干燥机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4793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冷冻式干燥机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冻式干燥机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进口管、出口管、左集管、右集管和扁管,所述微通道换热器还包含有翅片,所述翅片固定在两个扁管之间,所述扁管分别固定在两端的左集管和右集管上,所述每根扁管并排设有多个通道;所述翅片的侧面设有多个散热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冷冻式干燥机的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高、价格低、生产工艺简单。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冷冻式干燥机的微通道换热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冷冻式干燥机的微通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冷冻式干燥机,属于冷冻除湿的一种干燥设备,广泛应用于涂装喷漆、阀门驱动、喷砂、气动搅拌、颗粒产品输送等各行各业。冷冻式干燥机拥有一套完整的制冷系统,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换热器、膨胀阀以及各种辅助部件组成,它们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并与压缩空气和冷却介质进行热量交换。
[0003]制冷系统中热量交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决定了整个机器的运行的状态、使用情况、外形尺寸、生产成本、以及能效比等等。热量的交换主要依靠换热器。换热器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到20世纪,随着家用空调、汽车空调的发展,主要向着节能和紧凑方向发展。冷冻式干燥机的发展相对较晚,整体落后于空调行业,且使用工况相对比较恶劣,对换热器的要求更高。
[0004]目前国内外冷冻式干燥机行业使用换热器主要有管片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其中管板式换热器的主要结构是铜管和铝箔,缺点是换热效率差,单位体积的换热量非常小,造成整机结构庞大,由于铜属于有色金属,价格也非常昂贵;壳管式换热器的主要结构是碳钢外壳铜质换热芯,碳钢外壳属于容器范畴,焊接点非常多,而且需要非常复杂的检测流程,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较长。铝制板翅式换热器相对而言比较符合节能和紧凑的市场发展方向,但是也存在这明显的缺点,考虑到最小爆破压力,铝制板翅式换热器加大翅片的厚度同时需要增加数量非常多的封条和端板,导致投入成本相较管片式和壳管式并没有明显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鉴于目前用于冷冻式干燥机的微通道换热器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价格低、生产工艺简单的用于冷冻式干燥机的微通道换热器。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冷冻式干燥机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进口管、出口管、左集管、右集管和扁管,所述微通道换热器还包含有翅片,所述翅片固定在两个扁管之间,所述扁管分别固定在两端的左集管和右集管上,所述每根扁管并排设有多个通道;所述翅片的侧面设有多个散热片。
[0008]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通道的直径不大于0.2mm。
[0009]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散热片呈有规律的百叶状排列。
[0010]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散热片呈有规律的锯齿排列。
[0011]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散热片呈有规律的矩形排列。[0012]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散热片的材质为铝。
[0013]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扁管并行布置,所述扁管的材质为铝。
[0014]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散热片的厚度为0.5-5mni。
[0015]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扁管并行布置,翅片固定在两个扁管之间,每根扁管并排设有多个通道,通道的直径不大于0.2mm;翅片的侧面设有多个散热片,散热片和扁管的材质为铝,因此用于冷冻式干燥机的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高、价格低、生产工艺简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冻式干燥机的微通道换热器的组装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冻式干燥机的微通道换热器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冷冻式干燥机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进口管2、出口管
5、左集管4、右集管10和扁管9,所述微通道换热器还包含有翅片8,翅片8固定在两个扁管9之间,扁管9分别固定在两端的左集管4和右集管10上,每根扁管9并排设有多个通道11 ;翅片8的侧面设有多个散热片。
[0021]本公司的技术人员将微通道换热器进行技术改进,在行业内首创性地将微通道换热器应用到冷冻式干燥机上,本实用新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通道11的直径不大于0.2mm,优选通道11的直径为0.2mm,减少制冷剂灌充量,通道11的直径只有管翅式换热器的通道11的直径的1/3,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散热片呈有规律的百叶状排列,散热片也可以呈有规律的锯齿或矩形排列,本实施例优选散热片呈有规律的百叶状排列。微通道换热器与常规换热器相比,微通道换热器不仅体积小换热系数大,换热效率高,可满足更高的能效标准,而且具有优良的耐压性能,可以C02为工质制冷,符合环保要求,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微通道换热器具有以下优点:
[0022]①节能。节能是当今空调器的一项重要指标,常规换热器很难制造出高等级如I级能效标准的产品,微通道换热器将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选择。
[0023]②换热性能突出。在家用空调方面,当通道11尺寸小于3mm时,气液两相流动与相变传热规律将不同于常规较大尺寸,通道11越小,这种尺寸效应越明显。当管内径小于Φ0.5mm时,对流换热系数可增大100%,将这种强化传热技术用于空调换热器,适当改变换热器结构、工艺及空气侧的强化传热措施,预计可有效增强空调换热器的传热、提高其节能水平。
[0024]③推广潜力。微通道换热器技术在空调制造领域还有向空气能热水器推广的潜力,可以极大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0025]实际使用中,扁管9并行布置,扁管9和散热片的材质为铝,大大减少铜等有色金属的使用量,在保护有色金属的同时也降低了投入成本;微通道换热器的翅片8侧开百叶窗以强化空气侧传热,制冷剂流程采用平行流方式布置,这种紧凑的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单位体积的换热量,散热片的厚度一般为0.5-5mm。
[00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微通道换热器的制冷剂采用CO2,制冷剂从进气管2压入扁管9的通道11内,每根扁管9并排设有多个直径为0.2mm的微通道,制冷剂携带的热量传递给翅片8,由于翅片8的侧面设有百叶状的散热片8,强化空气侧传热,因此,这种紧凑的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单位体积的换热量,能够快速地将制冷剂中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所有的扁管9并行地固定在左集管4和右集管10之间,制冷剂只能从进气管2进入扁管9内,然后逐根地通过所有的扁管9的通道11,这时制冷剂中大部分的热量通过散热片8散发到空气中,最后制冷剂从出气管5流出。因此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高、价格低、生产工艺简单。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冷冻式干燥机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进口管、出口管、左集管、右集管和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还包含有翅片,所述翅片固定在两个扁管之间,所述扁管分别固定在两端的左集管和右集管上,所述每根扁管并排设有多个通道;所述翅片的侧面设有多个散热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冻式干燥机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的直径不大于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冻式干燥机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呈有规律的百叶状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冻式干燥机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呈有规律的锯齿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冻式干燥机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呈有规律的矩形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冻式干燥机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的材质为铝。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用于冷冻式干燥机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并行布置,所述扁管的材质为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冷冻式干燥机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的厚度为0.5_5mm。
【文档编号】F28F1/02GK203605535SQ201320656333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3日
【发明者】方永忠 申请人:上海恒曦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