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应单火嘴多管组合中间储仓式乏气送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954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厂锅炉燃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间储仓式乏气送粉系统。



背景技术:

电厂通过调节送入炉膛燃烧的煤粉量调节负荷,随着负荷降低,送入炉膛燃烧的煤粉量逐渐降低,但是由于送粉管道的截面积无法改变,为了保证送粉管道中的煤粉气流不发生沉积,需要保证较高的通风量来维持送粉管道内较高的风速,这会导致在低负荷时送粉管道中煤粉气流的煤粉浓度降低,不利于煤粉气流在炉膛内的稳定燃烧。若按最佳煤粉浓度进行配风,同样因为送粉管道截面积无法改变,将会导致在低负荷下由于送粉风量的减少造成送粉风速的降低,从而导致煤粉沉积,影响锅炉安全运行。因此当机组在低负荷时维持合理的送粉气流风速和维持最佳煤粉浓度是相互矛盾的。此外由于低负荷下由乏气送入炉膛的氧气量较多,导致主燃烧区的氧气浓度较高,增加了nox的生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燃煤锅炉的中间储仓式乏气送粉系统,其送粉管道的通流面积可调,既能使煤粉气流的流速在规定的范围内,同时也能保证一次风煤粉气流中煤粉浓度为最佳浓度。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式多管径乏气送粉系统,对应单个燃烧器采用多根可独立开关的管道组合协调送粉。并将原单喷口燃烧器改为喷口数与送粉管道数相同的多喷口燃烧器。

本发明专利通过控制与单个燃烧器相连接的送粉管道数量,使单个燃烧器对应的送粉管道的通流面积随负荷的降低而减小,当以较低的乏气量维持煤粉浓度在最佳值附近时,管道内的风速也能保证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证煤粉气流不发生沉积和锅炉燃烧的稳定,同时设立独立的乏气管道将多余的乏气直接送入炉膛。

本发明专利减少了低负荷下送入炉膛主燃烧区的空气量,降低了主燃烧区的氧气浓度,减少了nox的生成。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各标号含义如下:1-锅炉;2-空气预热器;3-送风机;4-给煤机;5-下降干燥管;6-磨煤机;7-木块分离器;8-粗粉分离器;9-防爆门;10-细粉分离器;11-旋转锁气器;12-木屑分离器;13-换向器;14-吸潮管;15-输粉机;16-煤粉仓;17-给粉机;18-煤粉分配器;19-一次风箱;20-排粉机;21-二次风箱;22-燃烧器;23-乏气分配器;24-1号煤粉分配器出料管;25-2号煤粉分配器出料管;26-3号煤粉分配器出料管;27-1号乏气管道;28-2号乏气管道;29-3号乏气管道;30-1号风粉混合器;31-2号风粉混合器;32-3号风粉混合器;33-1号送粉管道;34-2号送粉管道;35-3号送粉管道;36-1号乏气管道阀门;37-2号乏气管道阀门;38-3号乏气管道阀门;39-0号乏气管道阀门;40-1号煤粉分配器出料管阀门;41-2号煤粉分配器出料管阀门;42-3号煤粉分配器出料管阀门;43-冷热风混合器;44-冷热风混合器;45-乏气喷嘴;46-0号乏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包括煤粉仓(16)、给粉机(17)、煤粉分配器(18)、1号煤粉分配器出料管(24)、2号煤粉分配器出料管(25)、3号煤粉分配器出料管(26)、细粉分离器(10)、排粉机(20)、乏气分配器(23)、0号乏气管道(46)、1号乏气管道(27)、2号乏气管道(28)、3号乏气管(29)、1号风粉混合器(30)、2号风粉混合器(31)、3号风粉混合器(32)、1号送粉管道(33)、2号送粉管道(34)、3号送粉管道(35)、乏气喷嘴(45)及各个管道的控制阀门和与送粉管道对应的多喷口燃烧器(22)。

如图1所示,煤粉经过煤粉分配器(18)后分别进入1号煤粉分配器出料管(24)、2号煤粉分配器出料管(25)、3号煤粉分配器出料管(26)。

如图1所示,乏气自排粉机排出后经乏气分配器(23)分别进入0号乏气管道(46)、1号乏气管道(27)、2号乏气管道(28)、3号乏气管道(29)。

如图1所示,1号煤粉分配器出料管(24)、1号乏气管道(27)和1号送粉管道(33)分别与1号风粉混合器(30)相连接;2号煤粉分配器出料管(25)、2号乏气管道(28)和2号送粉管道(34)分别与2号风粉混合器(31)相连接;3号煤粉分配器出料管(26)、3号乏气管道(29)和3号送粉管道(35)分别与3号风粉混合器(32)相连接。

当锅炉负荷变化时,调整0号乏气管道的阀门(39),控制与煤粉混合的乏气量,保证煤粉浓度为最佳值,多余的乏气经0号乏气管道(46)送入炉膛。当负荷降低时,锅炉燃烧所需的煤粉量逐渐减少,满足最佳煤粉浓度的乏气量也随送粉量的降低而降低,送粉管道内的风速也逐渐降低,当送粉管道内的风速无法保证煤粉气流不发生沉积时,关闭1号煤粉分配器出料管(24)和1号乏气管道(27)以减小送粉管道的总通流面积,让燃烧所需的乏气和煤粉分配至2号送粉管道(34)、3号送粉管道(35)中送入炉膛,由于仍是以最佳煤粉浓度配风,因此煤粉浓度可以保证在最佳值,但由于送粉管道总截面积减少,提高了送粉气流流速。若负荷继续降低,当关闭1号煤粉分配器出料管(24)和1号乏气管道(27)无法满足煤粉气流不发生沉积这一条件时,关闭2号煤粉分配器出料管(25)和2号乏气管道(28)进一步减小送粉管道总通流面积,保证送粉气流的流速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本调节方法减少了低负荷下由送粉管道送入炉膛主燃烧区的氧气量,减少了nox的生成。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间储仓式乏气送粉系统,属于燃煤锅炉技术领域。本发明对单只燃烧器的送粉管道进行了改造,将对应单个燃烧器的单根送粉管道改为多根并列送粉管道。通过改变并列管道的开启数量,间接改变单只燃烧器的送粉管道的总截面积。本发明解决了低负荷下中间储仓式乏气送粉系统无法同时保证合理送粉气流流速和最佳煤粉浓度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低负荷下由送粉气流代入炉膛燃烧的氧量,降低了主燃烧区氧气浓度,减少了NOX的生成。

技术研发人员:闫顺林;李永华;田东旭;艾书剑;谷兵;刘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技术研发日:2016.07.12
技术公布日:2018.0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