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打火机燃烧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7195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新型打火机燃烧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打火机,尤其是一种燃烧头。



背景技术:

现有防风打火机的出气阀上需要安装防风燃烧头,现有的燃烧头包括聚火套1、套管5、出气针3和进气组件,所述聚火套1中部安装出气针3,所述出气针3上设有出气孔3-1,出气针3的下端和套管5上端连接,所述套管5的中部设有进气孔5-2,套管5内部安装进气组件。现有结构存在的技术问题:出气针中部的出气孔,气压较高导致气流较急,聚火套内腔的燃气分布不均匀,点火成功率较低,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打火机燃烧头的点火成功率较低、稳定性较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效提升点火成功率、稳定性良好的新型打火机燃烧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打火机燃烧头,包括聚火套、出气针和套管,所述聚火套的中部设置出气针,所述出气针中部设有出气孔,所述套管的中部设有进气孔,所述套管的下部安装进气组件,所述套管的上部伸入所述聚火套的下部,所述出气针的下端安装在套管上部内腔,所述出气针的外缘设有辅助点火通道,所述出气针的下端与套管上部内腔的相接处与所述辅助点火通道的下端连通,所述辅助点火通道的上端与聚火套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所述辅助点火通道有至少三个,至少三个辅助点火通道沿着出气针外圈等圆弧间隔布置,所述辅助点火通道的上端与所述出气针的上端面相接。可以等圆弧间隔布置,也可以非等圆弧间隔布置。

或者是:所述出气针的外圈呈锯齿形,所述出气针外圈与套管上部内壁之间形成所述辅助点火通道。该方案避免了在出气针上开孔,制作更加方便。当然,外圈也可以呈其他不规则形状,只要能够与套管内壁的弧面形成辅助点火通道即可。

所述出气针的上部安装聚火环。

所述套管上部外凸圈与所述聚火套下部的内伸环配合,所述套管的上部设有外螺纹段,螺帽套装在所述外螺纹段段上,且所述螺帽上端顶在所述聚火套的下端。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套管和聚火套的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为:现有的出气针仅设置中央的出气孔,在实际点火过程中,由于气流集中在中部,使得聚火套内的燃气浓度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点火成功率较低;通过在出气针上设置辅助点火通道,将燃气通过该通道输送到聚火套内腔外围,这样有利于燃气浓度的均匀分布,提升了点火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有效提升点火成功率、稳定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打火机燃烧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新型打火机燃烧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另一种辅助点火通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2和图3,一种新型打火机燃烧头,包括聚火套1、出气针3和套管5,所述聚火套1的中部设置出气针3,所述出气针3中部设有出气孔3-1,所述套管5的中部设有进气孔5-2,所述套管5的下部安装进气组件,所述套管5的上部伸入所述聚火套1的下部,所述出气针3的下端安装在套管5上部内腔,所述出气针3的外缘设有辅助点火通道3-2,所述出气针3的下端与套管5上部内腔的相接处与所述辅助点火通道3-2的下端连通,所述辅助点火通道3-2的上端与聚火套1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所述辅助点火通道3-2有至少三个,至少三个辅助点火通道沿着出气针3外圈等圆弧间隔布置,所述辅助点火通道3-2的上端与所述出气3针的上端面相接。可以等圆弧间隔布置,也可以非等圆弧间隔布置。

或者是:所述出气针3的外圈呈锯齿形,所述出气针外圈与套管5上部内壁之间形成所述辅助点火通道3-2。该方案避免了在出气针上开孔,制作更加方便。当然,外圈也可以呈其他不规则形状,只要能够与套管内壁的弧面形成辅助点火通道即可。

所述出气针3的上部安装聚火环2。

所述套管上部外凸圈5-1与所述聚火套下部的内伸环配1-1合,所述套管5的上部设有外螺纹段,螺帽4套装在所述外螺纹段段上,且所述螺帽4上端顶在所述聚火套的1下端。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套管和聚火套的连接方式。

所述进气组件包括增压片7、弹性套8、过滤网9和定位套6,所述增压片7位于弹性套8的上端,所述弹性套8套装在所述套管5的下部内腔,所述过滤网9套装在所述弹性套8的内腔,所述弹性套8的下部位于所述定位套6上,所述定位套6与所述套管的下部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常见形式的进气组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