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均压风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0662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均压风室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均压风室,用于流态化燃烧设备配风,属于能源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流态化燃烧设备,如流化床等,在对燃料进行热处理过程中往往都需要设置包括风室在内的配风系统。这些风室通常都为等压风室。而在废弃物等特殊燃料处理中,往往需要通过非等压配风来实现良好处理效果,而且往往由于运行条件变化需要相应的调节炉膛底部压力。为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手段往往是在炉膛底部设置几个风压不同的风室,如中国专利“一种变截面型循环流化床燃烧设备”(cn1305074a)所提出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均压风室,能够根据特定需要,灵活调节风室内各处压力。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非均压风室,包括腔室和设置在腔室一侧的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室还包括设置在腔室内部的钝体;所述钝体包括中空的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进风口一端的气流口和设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的挡板;所述气流口被设置为开口朝向所述进风口,所述挡板被设置为能够相对所述壳体活动,从而打开或关闭所述中空的壳体内部气流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钝体为楔形钝体,所述钝体的前端小头正对着所述进风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为楔形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小头正对着所述进风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流口大小根据钝体通流量计算确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以所述进风口为前,所述腔室另一侧为后,所述挡板以所述楔形壳体中心线所在水平面为轴面前后活动。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楔形钝体的设置,使风室内不同区域形成曲线形压力分布;挡板开度大小及方向,调整着压力曲线的形状和大小分布,从而满足特定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非均压风室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非均压风室的楔形钝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腔室;2-布风板;3-进风口;4-钝体;5-风帽;6-炉膛;7-排渣口;8-气流口;9-挡板;1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工作过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技术:
文件中的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建立的。附图不同,则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故不能以此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一种非均压风室,包括腔室1和设置在腔室1一侧的进风口3。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风室设置在流态化燃烧设备的炉膛6的底部。腔室1与炉膛6相接的部分壁面作为布风板2,布风板2上按一定旋向要求设置有风帽5。风帽5通常为定向风帽。布风板2的最低侧设置有排渣口7。在处理如垃圾或其它废弃物的特殊燃料时,炉膛内需要形成特定的旋流或湍流,此时风帽5布风风压不同。因此,所述风室还包括设置在腔室1内部的钝体4;所述钝体4为楔形结构,所述钝体4的楔形前端小头正对着所述进风口3,且钝体4的前后向中心线与进风方向平行。

如图2所示,钝体4由中空的壳体10环绕而成,壳体10为楔形,表面为光滑流线型。以所述进风口3为前、所述腔室1另一侧为后作为前后向,所述壳体10的楔形前端小头正对着所述进风口3,所述壳体10的前端开设有气流口8,气流口8根据钝体4通流量大小计算确定。楔形壳体10的尾部设置有挡板9。以所述楔形壳体10中心线所在水平面为轴面,挡板9可以绕轴面前后活动。当挡板9合上时,即挡板9直立布置时,从进风口3给入的流化介质以楔形钝体4为障碍物绕行,楔形钝体4内部没有流体通行。此时钝体4将腔室1内的压力最高点为腔室1前端上方,即靠近进风口3一侧上方。而无钝体时,腔室1内压力最高点在腔室1远离进风口3一侧。挡板9的开度调节着风压高点位置。挡板9的活动程度根据调压曲线设定,以满足压力需要。

当腔室1与燃烧设备相连,腔室1上方作为布风板2设置有风帽5时,风帽5的结构大小同时起着调节压力的作用。配合钝体4的挡板9调节,更容易也更灵活的实现压力调节需求,而且不需要更换风帽5配置。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非均压风室,包括腔室和设置在腔室一侧的进风口,以及设置在腔室内部的钝体;所述钝体包括中空的壳体以及设于壳体靠近所述进风口一端的气流口和设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的挡板;所述气流口被设置为开口朝向所述进风口,所述挡板被设置为能够相对所述壳体活动,从而打开或关闭所述中空的壳体内部气流通道。钝体和壳体为楔形,楔形的前端小头正对着进风口。气流口大小根据钝体通流量确定。本发明具有灵活调节风室各处压力,实现非均压分布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宣;王友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一亚高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10
技术公布日:2017.1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