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烧火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2707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串烧火床结构,是一种生物质燃料与煤串烧技术。



背景技术:

量大面广的各种作物秸秆、柴草、生物垃圾等生物质燃料因达不到正确利用而焚烧或埋于地下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资源极大浪费,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火力发电厂使用上述质燃料发电成本高于使用煤炭发电成本,不能积极使用。卖柴专业户因秸秆比重轻,体积大,距火力发电厂路途远,运输成本高,去掉捡拾、粉碎、打捆及存储费用,出力不挣钱。

秸秆的年产量全国6亿吨,被有效利用的仅有1亿吨。权宜之计的秸秆还田,因没有水份和温度两个条件变不成有机肥料,特别是北方干旱少雨,造成断垄和虫害。高压挤块制成棒状、块状、粒状需要高温。高压、粘合剂等条件,成本高,售价高于焦炭,而热值仅是焦炭的三分之一,用户难以接受,故出现了锅炉打着烧生物质燃料的牌子,实为在烧散煤,用于饲料、造气等方面目前用量极少。

应该使用量最大的是工业锅炉和采暖热水锅炉直接燃烧秸秆,因其运输方便,农户可分散储存,就近处理,草木灰又是上等的环保肥料。但因现有锅炉燃烧方式受到限制,直燃秸秆达不到完全燃烧,易产生蓝烟、黄烟,环保不能达标而得不到使用。因此农作物秸秆农民不用反而在田间地头焚烧,三夏三秋期间,县、乡镇两级政府几乎是全员出动,干部包村防火,时间每年达两个月之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串烧火床结构,实现生物质燃料(秸秆、木柴等)与煤的串烧,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串烧火床结构,包括柴室、煤室、燃烬室,所述柴室、煤室、燃烬室串联在一起,柴室与煤室用隔墙隔离,并通过柴烟气出口相连通,所述煤室与燃烬室用隔墙隔离,煤室与燃烬室并通过混合烟气出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柴室顶部设有生物质喂料口,柴室的上部安装有传感器,柴室的上部一侧设有柴送风口,柴室下部一侧设有炉门,柴室底部安装有液压翻转炉排,液压翻转炉排下侧设有出灰口。

优选的,所述煤室顶部分别设有煤喂料口及煤送风口,所述煤室上部安装有传感器I ,煤室下部一侧设有炉门I ,煤室底部安装有液压翻转炉排I ,液压翻转炉排I 下侧设有出灰口I 。

优选的,燃烬室内安装有花墙及二次风管,燃烬室的上部设有烟气取样口。

优选的,燃烬室与烟气放热系统连接,烟气放热系统连接引风机。

优选的,该串烧火床结构整体成方形,柴室、煤室、燃烬室上下依次排列或左右依次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柴室、煤室、燃烬室,柴室、煤室、燃烬室串联在一起,柴室与煤室通过柴烟气出口相连通,煤室与燃烬室通过混合烟气出口相连通,可对生物质燃料直燃,省去加工费用,可降低锅炉使用单位成本,就近处理,收拾储存,出售换钱,提高农户捡柴卖柴积极性,不再田间地头点燃,可燃生活垃圾,垃圾就近处理,不在造成危害,可用于现有锅炉的技术改造,利用换热部分,节约大量钢材,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造价成本低,采用生物质和可燃垃圾为燃料,燃烧充分,实现了生活垃圾、秸秆、木柴等生物质与煤串烧方式,燃烧更加彻底,无污染,节能环保,是一种新的燃烧技术方式,宜推广使用,广泛应用于蒸汽锅炉,热水锅炉,工业窑炉等燃烧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图中:1、柴室,2、煤室,3、燃烬室,4、烟气放热系统,5、柴烟气出口,6、混合烟气出口,7、生物质喂料口,8、柴送风口, 9、炉门,10、液压翻转炉排,11、出灰口,12、煤喂料口,13、液压翻转炉排I,14、出灰口I,15、二次风管, 16、花墙,17、煤送风口,18、炉墙,19、烟气取样口,20、炉门I,21、传感器,22、传感器I。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串烧火床结构,包括柴室1(或称为生物质燃烧室)、煤室2、燃烬室3,所述柴室1、煤室2、燃烬室3串联在一起,柴室1与煤室2通过隔墙隔离使柴煤不再相混,柴室1与煤室2通过柴烟气出口5相连通,煤室2与燃尽室3通过隔墙将二者上部及中部完全隔离,二者下部留有混合烟气出口6,煤室2与燃烬室3通过混合烟气出口6相连通,燃烬室3与烟气放热系统4连接,烟气放热系统4连接引风机,柴燃烧后所产生的烟气通过柴烟气出口5进入煤室2底部炭火层,形成柴煤混合烟气通过混合烟气出口6进入燃尽室3底样燃尽流入对流吸热系统形成整体火床系统,所述烟气放热系统及对流吸热系统,将燃料产生热量吸收形成热水和蒸汽。

所述柴室1顶部设有生物质喂料口7,可采用螺旋送料器给料,柴室1的上部安装有传感器21,传感器21用于探测燃料层的厚度,实现螺旋送料器和传感器21形成自动供给系统,柴室1的上部一侧设有柴送风口8,保证一次风的供给,柴室1下部一侧设有炉门9,柴室1底部安装有液压翻转炉排10,液压翻转炉排10下侧设有出灰口11。

所述煤室2顶部分别设有煤喂料口12及煤送风口17,可采用螺旋送料器给料,煤送风口17保证一次风的供给,所述煤室2上部安装有传感器I22,传感器I22用于探测燃料层的厚度,实现螺旋送料器和传感器I22形成自动供给系统,煤室2下部一侧设有炉门I20,煤室底部安装有液压翻转炉排I13,液压翻转炉排I13下侧设有出灰口I 14。

该串烧火床结构也可采用PLC自动化控制,燃烬室内安装有花墙16及二次风管15,二次风管15起到强风搅拌助燃作用,保证完全燃烧空气的供给,燃烬室3的上部设有烟气取样口19,在总控制柜设氧气分析仪和一氧化碳分析仪及电脑,根据对燃尽室出口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分析结果,电脑来处理一次,二次进风量的多少,形成自动供风系统。

该串烧火床结构整体成方形,柴室1、煤室2、燃烬室3上下依次排列或左右依次排列。根据生物质(秸秆、木柴、生活垃圾)与煤含会成分比例不同,排渣次数不同,所以二者液压翻转炉排不能联动,独立运转,在液压翻转炉排上200-400mm处清渣口,一旦结渣便于立即清除,不影响锅炉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将柴室、煤室、燃烬室串联在一起,即三位一体形成串烧火床,是一种生物质燃料与煤串烧技术,生物质燃料(如木柴、秸秆等)在柴室内加热气化燃烧,产生烟气进入清洁煤炭火层(即煤室),由于温度增高,柴烟气不完全燃烧的气体进行了二次再燃,然后形成的柴煤混合烟气再进入燃烬室,在二次风的助燃下,及花墙的高温辐射,不仅延长了燃烧时间,更有必要的燃烧温度及充足的氧气供给混合,使生物质燃料,特别是塑料垃圾袋达到完全燃烧,无烟无害、科学环保。

本实用新型可对生物质燃料直燃,省去加工费用,可降低锅炉使用单位成本,就近处理,收拾储存,出售换钱,提高农户捡柴卖柴积极性,不再田间地头点燃,可燃生活垃圾,垃圾就近处理,不在造成危害,可用于现有锅炉的技术改造,利用换热部分,节约大量钢材,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造价成本低,采用生物质和可燃垃圾为燃料,燃烧充分,实现了生活垃圾、秸秆、木柴等生物质与煤串烧方式,燃烧更加彻底,无污染,节能环保,是一种新的燃烧技术方式,宜推广使用,广泛应用于蒸汽锅炉,热水锅炉,工业窑炉等燃烧技术领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