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工业废弃氧化铝小球再生系统的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3137发布日期:2018-07-24 22:56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保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工业废弃氧化铝小球再生系统的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双氧水又称过氧化氢,在化学工业、制药工业、印染工业、金属加工、纺织品漂泊、军工燃料和民用消毒剂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广泛和不可替代的用途。目前我国的双氧水生产企业除了极少数仍在使用电解法和异丙醇法外,绝大多数都采用比较成熟的2-乙基蒽醌法(也称为蒽醌法)生产。

蒽醌法工艺是将2-乙基蒽醌与有机溶剂配制成工作液,在预定条件下和催化剂参与下加氢氢化,再与空气进行逆流氧化,经萃取、再生、精制和浓缩得到过氧化氢水溶液产品。在后处理过程中,需要利用活性氧化铝小球对工作液进行吸附除碱和再生降解物,从而得到可循环使用的工作液,而活性氧化铝小球的吸附过程则是不能可逆再生的。氧化铝小球吸附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更换,以保证工作液再生的需要。

使用过的氧化铝小球吸附剂含有2-乙基蒽醌、磷酸三辛酯和偏三甲苯等工作液成分,同时还可能含有工作液组分的部分降解产物,根据比重显示其危废含量近五分之一,且成分复杂,再生过程需将其分离处理。目前这些废弃的氧化铝小球都是作为有害固废焚烧高温焚烧,但焚烧时产生的尾气会造成较严重的大气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工业废弃氧化铝小球再生系统的尾气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工业废弃氧化铝小球再生系统的尾气处理装置,其包括有燃烧壳体,燃烧壳体内部设置有燃烧室,燃烧室之中分别设置有导通至燃烧壳体外部的进气管道与出气管道,进气管道与出气管道之间设置有导热部件与催化剂部件,催化剂部件内设置有催化剂层;所述燃烧壳体下部设置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之中设置有燃料供应部件,燃料供应部件通过燃料供应喷嘴导通至燃烧室之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燃烧壳体的内壁之上设置有隔温材料层,其采用耐高温陶瓷制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使得燃烧室内的温度稳定性得以改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气管道连接至燃烧室的底端部,出气管道连接至燃烧室的上端部,所述导热部件设置于进气管道的上端,所述催化剂部件设置于导热部件的上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使得待处理的废气进入至燃烧室内部后可依次经过导热部件与催化剂部件,以确保废气可得以充分的燃烧以及催化反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热部件由采用螺旋形延伸的导热线圈构成,其可使得废气与燃气以及氧气之间的热传递效率得以改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催化剂部件之中,催化剂层采用蜂窝状结构,其可使得催化剂对于废气的催化效率得以改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撑底座采用中空结构,所述燃料供应部件设置于支撑底座内部,燃料供应部件包括有混合腔室,所述燃料供应喷嘴连接至混合腔室之中;所述混合腔室连接有燃气管道以及氧气管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燃料供应部件中燃气管道以及氧气管道的独立设置,以使其经过预混后进入至燃烧室中进行燃烧,进而使得燃烧室内的燃烧效果得以进一步的提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燃料供应部件之中,燃气管道连接至混合腔室的下端部,氧气管道连接至混合腔室的侧端部,氧气管道连接有供氧风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使得燃气与氧气之间的混合均度得以改善,以进一步改善其后续的燃烧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燃烧室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燃料供应部件彼此电性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对于燃烧室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其始终处于最佳的燃烧状态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用于工业废弃氧化铝小球再生系统的尾气处理装置,其可将氧化铝小球进行燃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导入至燃烧室内;燃料供应部件提供的燃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经由燃料供应管道进入至燃烧室内部,以在燃烧室内与待处理废气进行混合燃烧;燃烧内部在燃烧过程中,可通过导热部件对燃烧室内部温度进行保持,进行燃烧的待处理废气在高温燃烧的同时通过催化剂部件中的催化剂层以使得废气中的蒽醌及其降解产物、偏三甲苯、磷酸三辛酯等污染物得以催化分解,最终形成水、二氧化碳以及粉尘,进而完成对于废气的处理工序。上述用于工业废弃氧化铝小球再生系统的尾气处理装置使得氧化铝小球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得以有效净化处理,并使其在净化过程中可有效避免温度或其余因素的波动,进而使其形成良好的处理稳定性与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燃烧壳体、2—燃烧室、3—进气管道、4—出气管道、5—导热部件、6—催化剂部件、7—支撑底座、8—燃料供应喷嘴、9—隔温材料层、10—混合腔室、11—燃气管道、12—氧气管道、13—供氧风机、14—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工业废弃氧化铝小球再生系统的尾气处理装置,其包括有燃烧壳体1,燃烧壳体1内部设置有燃烧室2,燃烧室2之中分别设置有导通至燃烧壳体外部的进气管道3与出气管道4,进气管道3与出气管道4之间设置有导热部件5与催化剂部件6,催化剂部件6内设置有催化剂层;所述燃烧壳体1下部设置有支撑底座7,支撑底座7之中设置有燃料供应部件,燃料供应部件通过燃料供应喷嘴8导通至燃烧室2之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燃烧壳体1的内壁之上设置有隔温材料层9,其采用耐高温陶瓷制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使得燃烧室内的温度稳定性得以改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撑底座7采用中空结构,所述燃料供应部件设置于支撑底座内部,燃料供应部件包括有混合腔室10,所述燃料供应喷嘴8连接至混合腔室10之中;所述混合腔室10连接有燃气管道11以及氧气管道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燃料供应部件中燃气管道以及氧气管道的独立设置,以使其经过预混后进入至燃烧室中进行燃烧,进而使得燃烧室内的燃烧效果得以进一步的提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用于工业废弃氧化铝小球再生系统的尾气处理装置,其可将氧化铝小球进行燃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导入至燃烧室内;燃料供应部件提供的燃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经由燃料供应管道进入至燃烧室内部,以在燃烧室内与待处理废气进行混合燃烧;燃烧内部在燃烧过程中,可通过导热部件对燃烧室内部温度进行保持,进行燃烧的待处理废气在高温燃烧的同时通过催化剂部件中的催化剂层以使得废气中的蒽醌及其降解产物、偏三甲苯、磷酸三辛酯等污染物得以催化分解,最终形成水、二氧化碳以及粉尘,进而完成对于废气的处理工序。上述用于工业废弃氧化铝小球再生系统的尾气处理装置使得氧化铝小球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得以有效净化处理,并使其在净化过程中可有效避免温度或其余因素的波动,进而使其形成良好的处理稳定性与处理效率。

采用上述用于工业废弃氧化铝小球再生系统的尾气处理装置进行实际废气处理,其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处理效果如下所示:

对比实验1:

燃烧室内温度:900℃,燃气进气量:65%;

处理前VOCs检测值:735ppm,处理后VOCs检测值53ppm;

对比实验2

燃烧室内温度:1100℃,燃气进气量:70%;

处理前VOCs检测值:757ppm,处理后VOCs检测值16ppm;

对比实验3

燃烧室内温度:1100℃,燃气进气量:75%;

处理前VOCs检测值:722ppm,处理后VOCs检测值6ppm;

对比实验4

燃烧室内温度:1250℃,燃气进气量:85%;

处理前VOCs检测值:784ppm,处理后VOCs检测值6ppm;

由上述多个对比实验的对比数据可获知,采用本申请中的用于工业废弃氧化铝小球再生系统的尾气处理装置可对于其尾气内有害物质进行有效的处理,而在燃烧温度达到1200℃以上,且燃气进气量达到80%以上时,其处理效果达到最佳。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气管道3连接至燃烧室2的底端部,出气管道4连接至燃烧室2的上端部,所述导热部件5设置于进气管道3的上端,所述催化剂部件6设置于导热部件5的上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使得待处理的废气进入至燃烧室内部后可依次经过导热部件与催化剂部件,以确保废气可得以充分的燃烧以及催化反应。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热部件5由采用螺旋形延伸的导热线圈构成,其可使得废气与燃气以及氧气之间的热传递效率得以改善。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催化剂部件6之中,催化剂层采用蜂窝状结构,其可使得催化剂对于废气的催化效率得以改善;所述催化剂层内采用贵金属催化剂。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燃料供应部件之中,燃气管道11连接至混合腔室10的下端部,氧气管道12连接至混合腔室10的侧端部,氧气管道12连接有供氧风机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使得燃气与氧气之间的混合均度得以改善,以进一步改善其后续的燃烧性能。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燃烧室2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4与燃料供应部件彼此电性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对于燃烧室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其始终处于最佳的燃烧状态下。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5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