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燃烧炉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2988发布日期:2018-09-14 21:5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燃烧炉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在燃烧炉中手烧炉是最为简单的一种,这种手烧炉加煤、拨火和清渣皆靠人工来完成。这种炉子虽然劳动强度大,不过其运行操作容易掌握,但是在小型炉中(D≤2t/h),由于周期性加煤,导致供需的不平衡及燃烧过程的周期性变化,容易导致炉子经济性降低(燃烧效率约为50-60%),人们常看到有一些燃烧炉上冒着滚滚黑烟,这是因为燃料燃烧时氧气没有得到合理的供给造成的,而不完全燃烧的燃料产生的废气,会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授权公告号为CN20578308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燃烧炉,包括炉体、环保管道以及炉体上的储热箱,该实用新型较好地解决了燃料不充分燃烧的问题,并利用环保管道内的加热装置为进入炉膛内的空气进行加热,提高其温度,使炉膛内燃料燃烧更充分,但是其也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该实用新型单独设置加热装置及热交换器,对通过环保管道向内胆补充的空气和空气腔内的混合气体进行加热,使得装置结构复杂并提高了设备的成本;2、向内胆补充的空气往往含有水分,长久下去会对炉膛内的内胆、外胆造成腐蚀,甚至堵塞过气孔,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提到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环保燃烧炉的改进结构,利用自身的废气热量对补充的空气进行加热,无需单独设置加热装置,节省了设备成本,另外对向炉膛内输送的空气进行干燥,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保燃烧炉的改进结构,包括炉体、进气管道和储热箱,所述储热箱安装在炉体上方并与所述炉体内的炉膛连通,所述储热箱内水平安装有金属滤网,该炉膛内设有外胆和内胆,所述外胆和内胆之间留有空气腔,所述内胆上均匀分布有过气孔,位于所述金属滤网上方的储热箱与进气管道之间连通有一循环管道,该循环管道上设有气体流量调节阀,在所述循环管道与进气管道连接处后方的进气管道上设有一油水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炉膛为回转体结构,其上端腔体口径大、下端腔体口径小。外胆、内胆依炉膛的结构设计,燃料燃烧时,燃烧效率更高,顶部的热量聚积效果更好,有利于储热箱的集热。

进一步地,所述内胆和所述外胆同轴设置。所述内胆和外胆均为回转体结构且同轴设置,结构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储热箱的底部还设有一侧开门。通过侧开门,可定期将储热箱内经金属滤网阻挡下来的灰尘清理掉,保证储热箱的高效、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的底部设有排渣口,在该排渣口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堵头。该设计方便定期对炉膛内燃料的灰烬进行清理,保证燃烧效率;清理时,拆卸下堵头即可,清理完毕后再装上堵头。

依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在储热箱与进气管道之间设置循环管道,利用储热箱自身内的废气对补充的空气进行加热,无需单独设置加热装置,节省了装置成本,另外在储热箱内固定有金属滤网,可对内胆溢出到储热箱的废气中掺杂的固体颗粒进行吸附、阻挡,避免出现与向内胆补充的空气混合后堵塞过气孔的情况;

2、在循环管道与进气管道连接处后方的进气管道上设有一油水过滤器,可对向内胆补充的新鲜空气及从循环管道输送来的废气进行干燥处理,吸收掉其中含有的水分,避免对设备造成腐蚀,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炉体;2、进气管道;3、储热箱;4、炉膛;5、金属滤网;6、外胆;7、内胆;8、空气腔;9、过气孔;10、循环管道;11、气体流量调节阀;12、油水过滤器;13、侧开门;14、排渣口;15、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环保燃烧炉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进气管道2和储热箱3,所述储热箱3安装在炉体1上方并与所述炉体1内的炉膛4连通,所述储热箱3内水平安装有金属滤网5,该炉膛4内设有外胆6和内胆7,所述外胆6和内胆7之间留有空气腔8,所述内胆7上均匀分布有过气孔9,位于所述金属滤网5上方的储热箱3与进气管道2之间连通有一循环管道10,该循环管道10上设有气体流量调节阀11,在所述循环管道10与进气管道2连接处后方的进气管道2上设有一油水过滤器12。

所述炉膛4为回转体结构,其上端腔体口径大、下端腔体口径小。

所述内胆7和所述外胆6同轴设置。

所述储热箱3的底部还设有一侧开门13。

所述炉体1的底部设有排渣口14,在该排渣口14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堵头15。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