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椭圆形火焰的燃气式打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3382发布日期:2018-10-26 19:37阅读:935来源:国知局
扁椭圆形火焰的燃气式打火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火机,具体涉及一种扁椭圆形火焰的燃气式打火机。



背景技术:

打火机是一种用于点火的工具,在现有技术中,常称为打火机,打火机以采用的点火单元的类型不同而区分为以下几种:燃气式打火机、煤油式打火机、电热式打火机、电弧式打火机。

其中,燃气式打火机是一种气体为燃料的点火工具,要部件是点火机构和气箱,点火机构动作时,迸发出火花射向燃气区,将燃气引燃。

传统的燃气式打火机所生成的火形为普通的火苗状,随着打火机的发展,使用人群对打火机外观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喜欢新潮事物的年轻使用人群,火形也逐渐成为他们选购打火机时所考量的指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生成扁椭圆状火形的扁椭圆形火焰的燃气式打火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设置有气箱、点火组件、火焰塑形机构、宝塔及控制件,所述的壳体设置有与外界联通使外界气体进入宝塔内的进气口,所述的气箱设置有控气阀,所述的控气阀的出气口与宝塔进气端通过管道联通,所述的控制件控制点火组件的点火动作及控气阀的开关,所述的火焰塑形机构包括与宝塔出气端联通的进气部及点火后形成火焰的出火部,所述的壳体壁与出火部对应设置有呈椭圆状的出火口,所述的出火部内部设置有导流件,该出火部为筒形部件,其内壁与导流件之间设置有环绕导流件的环形气体流通间隙,所述的导流件的外周两侧分别设置有连续起伏并与环形气体流通间隙相对的导流轮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变出火口形状,使焰形根据出火口进行改变,获得新型的焰形,其中,扁椭圆状即为扁平状的椭圆,这样的火焰具有较好的强度,能够长时间稳定保持,此外,气流经过火焰塑形机构进行塑形,并在出火部进行点火,形成火焰,出气部的导流件通过起伏的导流轮廓,形成截面不停变化的环形气体流通间隙,使气流在扩张和压缩的作用下具有更足的出气力度,保证火焰的强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进气部设置有供导流件插配安装的插槽,所述的插槽底部设置有与宝塔联通的联通孔,所述的导流件位于两侧起伏的导流轮廓之间分别设置有弧形限位面,所述的插槽于弧形限位面对应设置有与弧形限位面形状相适配且相抵的限位侧壁,所述的进气部分别与各弧形限位面对应设置有位于插槽上方的限位板,其中一个所述的限位板穿设有从弧形限位面插入导流件内的限位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弧形限位面及限位销组合构成导流件相对进气部的限位配合,在尽量减少接触面积的同时保证稳定的安装限位,减少插槽与导流件接触面积,保证气流的正常流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进气部设置有供宝塔套装的安装柱,所述的联通孔沿安装柱轴向贯穿安装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安装柱,在保证气体流通的同时,简化进气部与宝塔的安装方式,便于拆装及更换,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出火部边缘由依次衔接的第一弧形段、第二弧形段、第三弧形段及第四弧形段组成,所述的第一弧形段与第三弧形段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二弧形段与第四弧形段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段弧形段组成的出火部使其与椭圆状的出火口形状配合更好,保证出气顺畅,避免平面状的出火部边缘造成气体被物体阻碍后,转向过程中与其他气体二次撞击,影响出气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点火组件为压电电子,所述的压电电子设置有触发点火动作的点火帽,所述的控制件包括摆动杆、按钮及翘板,所述的摆动杆摆动设置于壳体内并位于按钮与点火帽之间,所述的翘板摆动设置于壳体内并位于控气阀及点火帽之间,所述的按钮设置于壳体侧面并驱动摆动杆摆动,所述的按钮被使用者按下时通过摆动杆传动,挤压点火帽,触发点火动作,由点火帽侧面设置的联动块通过翘板继续传动,使控气阀打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件通过摆动杆及翘板的传动,能够同时控制控气阀及压电电子,使两者能够同步工作,保证迅速出焰,也避免燃气泄漏,对使用者产生危害。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火焰塑形机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进气部与导流件的装配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进气部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进气部与宝塔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扁椭圆形火焰的燃气式打火机,包括壳体1,壳体1设置有气箱2、点火组件、火焰塑形机构、宝塔3及控制件,壳体1设置有与外界联通使外界气体进入宝塔3内的进气口11,气箱2设置有控气阀21,控气阀21的出气口与宝塔3进气端通过管道联通,控制件控制点火组件的点火动作及控气阀21的开关,火焰塑形机构包括与宝塔3出气端联通的进气部41及点火后形成火焰的出火部42,壳体1壁与出火部42对应设置有呈椭圆状的出火口12,出火部42内部设置有导流件43,该出火部42为筒形部件,其内壁与导流件43之间设置有环绕导流件43的环形气体流通间隙44,导流件43的外周两侧分别设置有连续起伏并与环形气体流通间隙44相对的导流轮廓431,改变出火口12形状,使焰形根据出火口12进行改变,获得新型的焰形,其中,扁椭圆状即为扁平状的椭圆,这样的火焰具有较好的强度,能够长时间稳定保持,此外,气流经过火焰塑形机构进行塑形,并在出火部42进行点火,形成火焰,出气部的导流件43通过起伏的导流轮廓431,形成截面不停变化的环形气体流通间隙44,使气流在扩张和压缩的作用下具有更足的出气力度,保证火焰的强劲,此处的宝塔3可为防风宝塔,直冲宝塔等各种宝塔。

进气部41设置有供导流件43插配安装的插槽411,插槽411底部设置有与宝塔3联通的联通孔415,导流件43位于两侧起伏的导流轮廓431之间分别设置有弧形限位面432,插槽411于弧形限位面432对应设置有与弧形限位面432形状相适配且相抵的限位侧壁412,进气部41分别与各弧形限位面432对应设置有位于插槽411上方的限位板413,其中一个限位板413穿设有从弧形限位面432插入导流件43内的限位销414,由弧形限位面432及限位销414组合构成导流件43相对进气部41的限位配合,在尽量减少接触面积的同时保证稳定的安装限位,减少插槽411与导流件43接触面积,保证气流的正常流通。

进气部41设置有供宝塔3套装的安装柱416,联通孔415沿安装柱416轴向贯穿安装柱416,增设安装柱416,在保证气体流通的同时,简化进气部41与宝塔3的安装方式,便于拆装及更换,延长使用寿命。

出火部42轮廓由依次衔接的第一弧形段421、第二弧形段422、第三弧形段423及第四弧形段424组成,第一弧形段421与第三弧形段423对称设置,第二弧形段422与第四弧形段424对称设置,四段弧形段组成的出火部42使其与椭圆状的出火口12形状配合更好,保证出气顺畅,避免平面状的出火部42轮廓造成气体被物体阻碍后,转向过程中与其他气体二次撞击,影响出气顺畅,第一弧形段421设置有供压电电子5的点火头伸入,且呈凸起状的配合凸起4211。

点火组件为压电电子5,压电电子5设置有伸入出火部42的点火头,压电电子5设置有触发点火动作的点火帽51,控制件包括摆动杆61、按钮6及翘板62,摆动杆61摆动设置于壳体1内并位于按钮6与点火帽51之间,翘板62摆动设置于壳体1内并位于控气阀21及点火帽51之间,按钮6设置于壳体1侧面并驱动摆动杆61摆动,按钮6被使用者按下时通过摆动杆61传动,挤压点火帽51,触发点火动作,由点火帽51侧面设置的联动块通过翘板62继续传动,使控气阀21打开,控制件通过摆动杆61及翘板62的传动,能够同时控制控气阀21及压电电子5,使两者能够同步工作,保证迅速出焰,也避免燃气泄漏,对使用者产生危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