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锅炉压力控制系统中的排渣装置及排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55594发布日期:2019-08-06 23:04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锅炉压力控制系统中的排渣装置及排渣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锅炉压力控制系统中的排渣装置及排渣方法,属于蒸汽锅炉领域。



背景技术:

在锅炉的使用过程中,需要燃料维持锅炉的加热功能,现阶段一些普通的小型锅炉往往还是利用固体燃料进行加热,由于固态燃料的纯度往往不高,在燃烧过后,会留下残渣,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对燃烧的残渣进行清理,让残渣及时的排出,防止影响锅炉的进气系统。锅炉排放的废渣随意排放,难以统一处理,对环境污染较大;同时在对锅炉投料后投料门难以关严,会造成能量损失。

有鉴于此,在申请号为201410297459.2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锅炉废渣排放装置,包括渣船,所述渣船呈倒圆台状,所述渣船的上端设有下渣口,所述渣船的一侧上部设有斜向下设置的出渣口,所述渣船内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连接渣船底部的动力装置,所述渣船的另一侧安装一喷水冲嘴,所述喷水冲嘴通过连接管与水源连接。上述对比文件中的锅炉存在环境污染大,能量利用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蒸汽锅炉压力控制系统中的排渣装置及排渣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蒸汽锅炉压力控制系统中的排渣装置,包括炉体、燃烧装置、压力管道、压力控制器和电控箱,所述燃烧装置安装在炉体上,所述炉体与压力控制器通过压力管道连接,所述压力控制器与电控箱连接,所述电控箱与燃烧装置连接,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排渣机构和投料机构,所述排渣机构和投料机构均安装在炉体上,所述炉体包括炉身和炉座,所述排渣机构包括排渣腔、运渣框、滑槽、滑轨、滚轮和运渣把手;所述炉身固定在炉座上,所述排渣腔设置在炉座的底部,所述滑槽设置在排渣腔的侧壁,所述滑轨固定在运渣框的侧壁,所述滑轨位于滑槽内,所述运渣框位于排渣腔内,所述滚轮安装在运渣框的底部,所述运渣把手固定在运渣框的外侧。可将废渣统一运输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投料机构包括投料口、投料门、投料把手、锁紧座、锁紧轴、扳手、卡块、卡槽和扭簧,所述投料口设置在炉身上,所述投料门安装在投料口上,所述投料把手固定在投料门上,所述锁紧座固定在投料口的侧面,所述扳手通过锁紧轴与锁紧座转动连接,所述扭簧套装在锁紧轴上,且扭簧的一端与锁紧座抵接,扭簧的另一端与扳手抵接,所述卡块固定在扳手的侧面,所述卡槽设置在投料门的侧面,所述卡块位于卡槽内。。投料时可将投料门关严,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炉身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位于排渣腔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炉座的底部焊接有四只支腿,所述支腿的下底面与滚轮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扳手呈弧状设置,所述锁紧轴焊接在扳手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和滑轨均呈t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的数量为三个或四个。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锅炉压力控制系统中的排渣装置的排渣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蒸汽锅炉压力控制系统中的排渣装置的排渣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排渣方法如下:按动扳手,使得卡块与卡槽分离,拉动投料把手将投料门打开,通过投料口向炉身投放燃料,投放燃料后通过扭簧将扳手复位,使得卡块卡在卡槽内,使得燃料在炉身内充分燃烧,燃烧后的废渣通过排渣口进入到排渣腔内,进而落进到运渣框中,待运渣框中的废渣装满后,通过拉动运渣把手将运渣框拉出,将运渣框拉出后立即更换空的运渣框,将滑轨安装在滑槽内,通过运渣把手推动运渣框,将运渣框推到排渣腔的内部。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该蒸汽锅炉压力控制系统中的排渣装置及排渣方法,可在锅炉排渣后将废渣统一运输处理,将废渣集中在一个地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运渣过程较为方便,同时在投料的过程中可使得投料门关严,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蒸汽锅炉压力控制系统中的排渣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炉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炉体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炉体1、燃烧装置2、压力管道3、压力控制器4、电控箱5、排渣机构6、投料机构7、炉身11、炉座12、支腿13、排渣腔61、运渣框62、滑槽63、滑轨64、滚轮65、运渣把手66、投料口71、投料门72、投料把手73、锁紧座74、锁紧轴75、扳手76、卡块77、卡槽78、扭簧7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4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用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例中的蒸汽锅炉压力控制系统中的排渣装置,包括炉体1、燃烧装置2、压力管道3、压力控制器4、电控箱5、排渣机构6和投料机构7,燃烧装置2安装在炉体1上,炉体1与压力控制器4通过压力管道3连接,压力控制器4与电控箱5连接,电控箱5与燃烧装置2连接,排渣机构6和投料机构7均安装在炉体1上。

本实施例中的炉体1包括炉身11和炉座12,排渣机构6包括排渣腔61、运渣框62、滑槽63、滑轨64、滚轮65和运渣把手66;投料机构7包括投料口71、投料门72、投料把手73、锁紧座74、锁紧轴75、扳手76、卡块77、卡槽78和扭簧79。

本实施例中的炉身11固定在炉座12上,炉座12的底部焊接有四只支腿13,排渣腔61设置在炉座12的底部,炉身11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排渣口位于排渣腔61的上方,滑槽63设置在排渣腔61的侧壁,滑轨64固定在运渣框62的侧壁,滑轨64位于滑槽63内,滑槽63和滑轨64均呈t型设置,运渣框62位于排渣腔61内,滚轮65安装在运渣框62的底部,支腿13的下底面与滚轮65相切,滚轮65的数量为三个或四个,运渣把手66固定在运渣框62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的投料口71设置在炉身11上,投料门72安装在投料口71上,投料把手73固定在投料门72上,锁紧座74固定在投料口71的侧面,扳手76通过锁紧轴75与锁紧座74转动连接,扳手76呈弧状设置,锁紧轴75焊接在扳手76的中部,扭簧79套装在锁紧轴75上,且扭簧79的一端与锁紧座74抵接,扭簧79的另一端与扳手76抵接,卡块77固定在扳手76的侧面,卡槽78设置在投料门72的侧面,卡块77位于卡槽78内。

本实施例中的蒸汽锅炉压力控制系统中的排渣装置及排渣方法,如下:按动扳手76,使得卡块77与卡槽78分离,拉动投料把手73将投料门72打开,通过投料口71向炉身11投放燃料,投放燃料后通过扭簧79将扳手76复位,使得卡块77卡在卡槽78内,使得燃料在炉身11内充分燃烧,燃烧后的废渣通过排渣口进入到排渣腔61内,进而落进到运渣框62中,待运渣框62中的废渣装满后,通过拉动运渣把手66将运渣框62拉出,将运渣框62拉出后立即更换空的运渣框62,将滑轨64安装在滑槽63内,通过运渣把手66推动运渣框62,将运渣框62推到排渣腔61的内部。

该蒸汽锅炉压力控制系统中的排渣装置及排渣方法,可在锅炉排渣后将废渣统一运输处理,将废渣集中在一个地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运渣过程较为方便,同时在投料的过程中可使得投料门关严,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