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管式燃烧器进气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6463发布日期:2019-12-13 18:3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管式燃烧器进气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器部件领域,尤其与一种三管式燃烧器进气组件有关。



背景技术:

燃烧器进气组件包括分火器和进气座,现有的分火器内设有内环气道和外环气道,且在内环气道和外环气道的进气口处连接有引射管,引射管设置于分火器的底部,引射管的管腔要求为两端呈锥形且其小端部相对接的腔体,因此引射管的制造通常无法通过模具直接铸造成形,现有的分火器和引射管通常是一体铸造成形,该引射管的顶部开口,然后再另外加工形成与引射管配合的盖板,盖板与引射管组装配合形成引射管的腔体,这种顶部开口的结构存在的缺陷是加工难度大且气道的燃气存储空间较小,从而导致燃气和空气混合效果不好,影响燃烧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三管式燃烧器进气组件。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管式燃烧器进气组件,包括分火器和进气座,分火器的顶部形成内环气道以及分布于内环气道外侧的两个外环气道,其中一个外环气道的进气口承接于另外一个外环气道的尾部,内环气道和外环气道的进气口设置于分火器的底面,每一进气口处连接有引射管,引射管设置于分火器的底部;所述的进气座设置于分火器的底部,进气座上分别设置有与每一引射管配合的进气管座;

其特征是,所有所述的引射管的底部开口,引射管的底部设置有与引射管底部配合的底板,底板与引射管配合形成引射管管腔;

所述的外环气道的气道尾部设置有下凹的凹槽;

所述的内环气道的气道呈由进气口处盘旋而上的螺旋气道。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所有所述的引射管的管腔壁设置有多个孔,通过该孔可以增加燃气与空气混合的均匀度。

所有所述的引射管的侧部设置有多个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螺钉孔,所述的底板上一体形成有与安装座配合的支座,支座上设置有与螺钉罗配合的通孔,所述的底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安装座上。

所有引射管的外端部的底部的两侧具有倾斜设置的斜面,所述的进气管座上设置有与引射管外端部配合的锥形槽,引射管外端部的两侧斜面配合设置于锥形槽上。

所述的内环气道的外侧壁和外环气道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两条连接臂,两条连接臂上开设有不同形状的通孔,设置于所述的进气座上的点火针的上段部与对应连接臂上的通孔形状相同,且点火针的中段部设置有台阶面,所述的连接臂的底部抵靠于台阶面,从而提高分火器放置的稳定性。

所述的内环气道环绕于一中空圆柱上,通过中空圆柱有利于进入氧气,氧气直通火盖,提高燃烧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引射管的底部开口并安装底板,从而通过分火器的底面将引射管与外环气道形成相互隔离,方面分火器的铸造加工,降低加工难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分火器的底面开设凹槽,从而外环气道提高燃气存储空间,从而提高燃气和空气混合效果。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分火器的内环气道设置成螺旋气道,提高燃气存储空间,从而提高燃气和空气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火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分火器1和进气座2,分火器的顶部形成内环气道12以及分布于内环气道外侧的两个外环气道11,其中一个外环气道的进气口承接于另外一个外环气道的尾部,内环气道和外环气道的进气口设置于分火器的底面,每一进气口处连接有引射管14,引射管设置于分火器的底部;进气座设置于分火器的底部,进气座上分别设置有与每一引射管配合的进气管座22;所有引射管的底部开口,引射管的底部设置有与引射管底部配合的底板15,底板与引射管配合形成引射管管腔;外环气道的气道尾部设置有下凹的凹槽13;内环气道的气道呈由进气口处盘旋而上的螺旋气道。

进一步地,所有引射管的管腔壁设置有多个孔17,通过该孔可以增加燃气与空气混合的均匀度。

进一步地,所有引射管的侧部设置有多个安装座19,安装座上设置有螺钉孔,所述的底板上一体形成有与安装座配合的支座16,支座上设置有与螺钉罗配合的通孔,所述的底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安装座上。

进一步地,所有引射管的外端部的底部的两侧具有倾斜设置的斜面,所述的进气管座上设置有与引射管外端部配合的锥形槽,引射管外端部的两侧斜面配合设置于锥形槽上。

进一步地,内环气道的外侧壁和外环气道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两条连接臂18,两条连接臂上开设有不同形状的通孔,设置于所述的进气座上的点火针21的上段部与对应连接臂上的通孔形状相同,且点火针的中段部设置有台阶面,所述的连接臂的底部抵靠于台阶面,从而提高分火器放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内环气道环绕于一中空圆柱上,通过中空圆柱有利于进入氧气,氧气直通火盖,提高燃烧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