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器、燃烧器机构、燃烧器、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412477发布日期:2020-07-07 14:49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喷射器、燃烧器机构、燃烧器、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射器、燃烧器机构、燃烧器、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燃烧器作为烹饪设备的核心部件,能够直接影响燃气燃烧的充分性。目前,燃烧灶具的燃烧器,大都采用平流式燃烧器,燃气直线喷射,该种结构依然存在燃气与空气混合程度低的问题,燃烧不完全,耗气量较大,热效率低。特别是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偏高,污染环境,不利于环保。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高功率的燃烧器能够使得人们在烹饪过程中减少时间,减少燃气资源浪费,降低生活开支,同时丰富人们的烹饪方式,开拓更多的食谱;而高功率的燃烧器亦需要有相应的结构来使得燃烧器调控功率的大小,避免烹饪过程中出现不可控的情况,引起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喷射器、燃烧器机构、燃烧器、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能够提高燃气与空气混合程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射器,所述喷射器包括喷射器体;所述喷射器体设有螺旋通道;所述螺旋通道设置至少一个出气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喷射器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嵌设于所述喷射器体的卡口上;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螺旋通道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燃气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喷射器包括喷嘴;所述喷射器体设有直喷燃气通道;所述喷嘴设置于所述直喷燃气通道的入气口处;所述直喷燃气通道的入气口呈喇叭形状;所述喷嘴与所述直喷燃气通道的入气口之间形成引气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喷射器包括火盖;所述直喷燃气通道的出气口处设有凸起结构;所述火盖卡接于所述凸起结构上。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燃烧器机构,包括如上所述的喷射器以及内壳体;所述喷射器设置于所述内壳体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壳体包括混合腔体和引射腔体;所述混合腔体与所述引射腔体连接;所述喷射器设置于所述引射腔体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混合腔体包括聚火环a和罩体a;所述聚火环a与所述罩体a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罩体a设有梯台形结构a;所述梯台形结构a包括上端梯台形结构b和下端梯台形结构c;所述聚火环a与所述上端梯台形结构b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引射腔体与所述下端梯台形结构c连接;所述下端梯台形结构c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混合腔体的腔体直径大于所述引射腔体的腔体直径;所述喷射器体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引射腔体的腔体高度。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燃烧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燃烧器机构和外壳体、气体回流罩。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气体回流罩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外侧;所述内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体包括聚能腔体和容置腔体;所述气体回流罩设置于所述聚能腔体的外侧;所述内壳体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体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形成集气室;气体从所述集气室通过所述进气孔进入所述混合腔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体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集气室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气体回流罩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气体回流腔;所述聚能腔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气体回流腔连通的气体回流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气体回流孔设置在所述混合腔体的开口的中心水平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气体回流罩包括聚火环b和罩体b;所述聚火环b与所述罩体b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罩体b设有梯台形结构d;所述梯台形结构d包括上端梯台形结构e和下端梯台形结构f;所述聚火环b与所述上端梯台形结构e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聚能腔体的口径大于所述聚火环a的口径;所述聚火环b的口径大于所述的聚火环a的口径。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烹饪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燃烧器。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燃烧器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点火指令;

根据所述点火指令释放燃气,并沿螺旋路径传输所述燃气;

混合所述沿螺旋路径传输而来的燃气与空气形成混合气,并点火。

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回收未完全燃烧的所述混合气并再次燃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射器、燃烧器机构、燃烧器、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利用喷射器的螺旋通道喷出螺旋上升的燃气,螺旋上升的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并在点燃后形成切向旋流火焰,燃烧更充分、火焰更稳定,提高燃烧效率,节约能源;同时,通过气体回流罩回收部分燃烧不完全的混合气体,再次燃烧,进一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喷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喷射器体的轴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燃烧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壳体及气体回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喷射器体,2为螺旋通道,3为进气管,4为喷嘴,5为火盖,6为凸起结构,7为直喷燃气通道,8为入气口,9为喷嘴座,10为内壳体,101为混合腔体,1011为聚火环a,1012为上端梯台形结构b,1013为罩体a,1014为下端梯台形结构c,102为引射腔体,103为进气孔,11为集气室,12为外壳体,121为聚能腔体,122为容置腔体,13为气体回流孔,14为气体回流罩,141为聚火环b,142为上端梯台形结构e,143为罩体b,144为下端梯台形结构f,15为气体回流腔,16为进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射器,利用螺旋通道喷出螺旋上升的燃气,使火焰呈螺旋状,并且为轴向火焰提供热源,以减少轴向火焰的热量损失,从而稳定燃烧。参见图1、图2所示,该喷射器包括喷射器体1,喷射器体1设有螺旋通道2,螺旋通道2设置至少一个出气口。燃气经过螺旋通道2螺旋上升并且通过出气口喷出,形成螺旋上升的燃气气流。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喷射器体1的外表面沿轴向设有螺旋槽,如图2所示。可将喷射器体1设置于外壳体内,外壳体内壁与喷射器体1的外表面密封连接,从而使螺旋槽形成封闭的螺旋通道2,螺旋通道2上端设有出气口,下端设有进气口。这种在喷射器体1的外表面设置螺旋槽并且通过外壳体密封形成螺旋通道2的方式,拆卸及维护方便,同时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喷射器还包括进气管3,进气管3嵌设于喷射器体1的卡口上,并且通过密封圈密封;进气管3的一端与螺旋通道2连通,进气管3的另一端与燃气管连接。

其中,螺旋通道2设置于喷射器体1的上端外表面上,卡口设置于喷射器体1的底部。喷射器体1内设有连通螺旋通道2和卡口的通气孔,通气孔将由进气管3进入的燃气导入到螺旋通道2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喷射器还包括喷嘴4;喷射器体1设有直喷燃气通道7,喷嘴4设置于直喷燃气通道7的入气口8处;直喷燃气通道7的入气口8呈喇叭形状,即入气口8的内径沿进气方向逐渐缩小,以提高该直喷燃气通道7对空气的引射效果。

具体地,喷嘴4的出口对准于喷燃气通道7的入气口8的中间位置,喷嘴4与直喷燃气通道7的入气口8之间形成引气空间,该引气空间可提高直喷燃气通道7内的整体气流流速。喷嘴4向直喷燃气通道7内喷射燃气,利用直喷燃气通道7内的燃气流动从引气空间引射周围环境中的空气,使得燃气和空气充分混合,混合气体再由直喷燃气通道7均匀流出。

具体地,喷射器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喷嘴座9,喷嘴座9上设有燃气通道和喷嘴安装槽,喷嘴4嵌设于喷嘴安装槽内,并且喷嘴4和喷嘴安装槽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喷射器还包括火盖5;直喷燃气通道7的出气口处设有凸起结构6,火盖5卡接于凸起结构6上,且可拆卸。

具体地,火盖5的上端为锥形面,火孔呈发射状设置于锥形面上,以提高中心火焰的稳定性和燃烧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喷射器工作时,通过喷嘴4向直喷燃气通道7中喷射燃气,直喷燃气通道7内的燃气流动引射周围环境中的空气,空气由入气口8处进入与燃气混合,混合气体由直喷燃气通道7进入火盖5内,再由火盖5的火孔喷出,形成中心火焰。由进气管3进入的燃气通过通气孔导入到螺旋通道2内,燃气经过螺旋通道2螺旋上升并且通过出气口喷出,旋转的燃气气流与空气气流相遇,在燃烧室的空间内形成一圈均匀的旋转燃气幕,使燃气和空气充分混合,保证了燃气的充分、均匀燃烧,燃烧功率大,燃烧效果佳。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燃烧器机构,参见图3、图4所示,该燃烧器机构包括如上述任意之一实施例中的喷射器以及内壳体10,喷射器设置于内壳体10内,喷射器通过螺旋通道2向内壳体10内喷射燃气,形成螺旋状火焰,火焰在内壳体10内聚拢,使燃烧更加充分,提高热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内壳体10包括混合腔体101和引射腔体102,混合腔体101设置在引射腔体102的上端。喷射器设置于引射腔体102内,引射腔体102与喷射器体1外表面密封连接,使螺旋通道2形成封闭的通道。

具体地,混合腔体101作为燃气室,其腔体直径大于引射腔体102的腔体直径,以提高燃气和空气的混合程度,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混合腔体101包括聚火环a1011和罩体a1013,聚火环a1011连接在罩体a1013的上端,用于火焰或气流的聚拢,减少热损失。

优选地,如图4所示,罩体a1013设有梯台形结构a;梯台形结构a包括上端梯台形结构b1012和下端梯台形结构c1014;聚火环a1011与上端梯台形结构b1012连接,上端梯台形结构b1012作为罩体a1013与聚火环a1011之间的过渡段,其上端口径向内收缩。引射腔体102与下端梯台形结构c1014连接,下端梯台形结构c1014作为罩体a1013与引射腔体102之间的过渡段,其下端口径向内收缩,下端梯台形结构c1014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孔103,进气孔103用于向混合腔体101内补充空气。

优选地,下端梯台形结构c1014上沿周向均布多个进气孔103,通过多个进气孔103向混合腔体101内均匀导入空气,使燃气燃烧更加充分。

优选地,喷射器的喷射器体1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引射腔体102的腔体高度,避免从进气孔103喷射进来的风压力过大,导致燃气喷出不流畅甚至出现倒灌的现象,从而导致出现点火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燃烧器机构,通过喷嘴4向喷射器体1的直喷燃气通道7中喷射燃气,燃气和空气由入气口8处进入直喷燃气通道7进入火盖5内,再由火盖5的火孔喷出,形成中心火焰。由进气管3进入的燃气通过螺旋通道2螺旋上升并且通过出气口喷到混合腔体101内,旋转的燃气气流与由进气孔103进入的空气气流相遇,在混合腔体101内形成一圈均匀的旋转燃气幕,使燃气和空气充分混合,燃烧功率大,燃烧效果佳。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燃烧器,通过壳体下部的双层结构为燃烧提供充足的空气,使燃气充分燃烧;通过壳体上部的双层结构,使得部分不完全燃烧的气体回收到内腔中重新燃烧,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排放污染。参见图5、图6所示,该燃烧器包括外壳体12、气体回流罩14和上述实施例任意之一中的燃烧器机构,气体回流罩14设置于外壳体12的外侧;内壳体设置于外壳体12内。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外壳体12包括聚能腔体121和容置腔体122;气体回流罩14设置于聚能腔体121的外侧,用于不完全燃烧的气体的回流;内壳体10设置于容置腔体122内。

具体地,内壳体10的混合腔体101与外壳体12的容置腔体122密封连接,外壳体12的容置腔体122与内壳体10的引射腔体102之间形成环形结构的集气室11,气体从集气室11通过进气孔103进入混合腔体101内。

具体地,外壳体12的容置腔体122设有进气通道16,进气通道16的一端与集气室11连通,另一端与风机连接,使风机的风通过进气通道16进入集气室11内,集气室11为混合腔体101内燃气的燃烧提供充足的空气。

具体地,气体回流罩14与外壳体12的聚能腔体121之间形成气体回流腔15,聚能腔体121的侧壁上设有与气体回流腔15连通的气体回流孔13。在混合腔体101内,旋转上升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点燃后往上喷出,在聚能腔体121内燃烧,燃烧的火焰再通过聚或环b喷出,在火焰喷出的同时,火焰的周边伴随着部分不完全燃烧的混合气体,因聚能腔体121外侧设有气体回流罩14,部分未完全燃烧的气体从聚能腔体121的上端受火焰的压力而回流至聚能腔体121与气体回流罩14之间的气体回流腔15内,未完全燃烧的气体在气体回流腔15内受压力影响由气体回流孔13回流到聚能腔体121内,再次燃烧。

优选地,气体回流孔13设置在混合腔体101的开口的中心水平面上;因在混合腔体101的开口处燃烧气体的上升压力以及燃烧膨胀的影响最小,使未完全燃烧的气体从气体回流孔13顺畅的流入聚能腔体121内,并且被混合腔体101内喷出的火焰点燃,以提高再次燃烧的效率。因此,气体回流孔13的设置不易太低和太高,否则受到燃烧气体的上升压力以及燃烧膨胀的影响,导致气体不会从气体回流孔13中进入聚能腔体121内,影响未完全燃烧气体的回流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气体回流罩14包括聚火环b141和罩体b143;聚火环b141连接在罩体b143的上端,用于火焰的再次聚拢。

具体地,罩体b143设有梯台形结构d,梯台形结构d包括上端梯台形结构e142和下端梯台形结构f144,上端梯台形结构e142连接在罩体b143的上端,聚火环b141与上端梯台形结构e142连接。上端梯台形结构e142作为聚火环b141和罩体b143之间的过渡段,其上端口径向内收缩,从而使气体回流腔15内未完全燃烧的气体形成一定的压力,利于气体的回流。下端梯台形结构f144连接在罩体b143的下端,并且与外壳体12的聚能腔体121连接。下端梯台形结构f144作为罩体b143与外壳体12之间的过渡段,其下端口经向内收缩。因气体回流孔13位于下端梯台形结构f144的内侧,通过下端梯台形结构f144的收缩结构使未完全燃烧的气体向气体回流孔13方向挤压,利于回流的顺畅,提高回流效率。

优选地,聚能腔体121的口径大于聚火环a1011的口径,聚火环b141的口径大于的聚火环a1011的口径;上大下小的层次设计使燃烧的气体的压力发散,便于利于未完全燃烧的气体回流。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燃烧器,通过喷射器向混合腔体101内喷射切向旋流火焰,旋流火焰在混合腔体101内部行程较长,有较长的停留时间,并且燃烧温度高,有利于点火和充分燃烧。同时,通过风机向集气室11内吹风,集气室11内的气流通过进气孔103进入混合腔体101内,且与混合腔体101内螺旋上升的燃气进行充分混合,气体旋流运动更强,燃烧更充分,燃烧效率高。另外,通过气体回流罩14将不完全燃烧的气体回收到气体回流腔15内,再由气体回流孔13回流到聚能腔体121内,使其再次燃烧,大幅提高了燃气的燃烧效率,高效节能。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烹饪设备,包括如上的燃烧器。本实施例中的烹饪设备,通过燃烧器的燃烧为烹饪提供能量,燃烧器能够使得人们在烹饪过程中减少时间,减少燃气资源浪费,降低生活开支。因此,一方面提高了效率,一方面节约了能源。

在本发明一种燃烧器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与上文相关的描述之间可以相互参考以避免赘述:

首先,接收点火指令;

对于点火指令来说,是指由用户发出的或者由电子菜谱自动发出的,点燃喷射器的指令。具体来说,可以是用户按压或旋转了按钮,或者电子菜谱自动控制相应的阀门开启。

其次,根据点火指令释放燃气,并沿螺旋路径传输燃气;

本步骤中,当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方式将阀门开启后,可燃气体便会顺着燃气通路流动到达混合腔体101内。在这里是燃气设备开启并提供了通路,或者,当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方式将燃气阀门开启后,燃气顺着喷射器体1上的螺旋通道2螺旋上升且到达混合腔体101内;

再次,混合沿螺旋路径传输而来的燃气与空气,形成混合气,并点火。

本步骤中,集气室11由进气通道16引入空气,气体从集气室11通过进气孔103进入混合腔体101内,并且与螺旋上升的燃气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气,并且通过中心火焰点燃。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燃烧器控制方法还包括回收未完全燃烧的混合气并再次燃烧。通过气体回流罩14将不完全燃烧的气体回收到气体回流腔15内,再由气体回流孔13回流到聚能腔体121内,使其再次燃烧,大幅提高了燃气的燃烧效率,高效节能,提高燃烧器的性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