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灶具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98305发布日期:2021-05-18 22:23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灶具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灶具燃烧器。


背景技术:

2.燃烧器是燃气灶具的重要组件之一,直接影响灶具的烟气、热效率等性能。
3.现有燃烧器结构如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基座,该基座内容纳有相独立分离的第一喷射器和第二喷射器;设置在基座上的连接体,其内盘体的中央位置具有竖向的第一引射管,外盘体设置有至少两个各自独立的第二引射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盛液盘,盛液盘与连接体的底壁之间形成补充空气的补气通道,补气通道内设置有分流件,分流件的分隔作用形成两独立补气通道,有效避免燃烧后的热气流以及燃烧器的高温对补给给第一喷射器和第二喷射器的一次空气的相互卷吸作用,有效提高供气效果,从而使得上进风燃烧器不易出现黄焰、回火等缺陷。
4.采用上述大气式灶具火焰最高温度一般850℃左右,通过高温烟气的对流和热辐射两种方式加热锅体,其中对流加热比占80%左右,辐射加热20%,其热负荷大,对流加热锅体,受到锅体吸热能力的限制,从锅底排除的烟气温度较高,有近四分之一的热量被排除的烟气带走,散发到周围环境中,热效率最高仅能达到78%左右。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其专利号为zl201820615904.9(授权公告号为cn208332259u)公开了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包括分气底座和分离式燃烧器总成;分气底座包括进气管接口、开口朝上的中心喷气嘴和围绕中心喷气嘴圆周分布的至少两个一环或多环喷气嘴,喷气嘴垂直向上与进气管接口连通,其中,该红外燃烧器为包括位于中心的中心燃烧器(大气式燃烧器)及位于外围的多孔红外线燃烧板的半大气半红外式燃烧器。
6.上述半大气半红外式燃烧器的中心喷气嘴和一环或多环喷气嘴垂直向上,喷气嘴的中心线竖直设置,溢液经过火盖和分气歧管容易堵塞喷气嘴的喷口,并且采用多个分布,安装喷嘴的圆盘喷嘴座面积较大,喷嘴座分布离散,喷嘴座和喷气嘴的溢液不容易清洁且清洁过程也容易堵塞喷气嘴的喷口。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喷嘴喷口不易堵塞的半红外半大气式的灶具燃烧器。
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量回收利用,以达到提高热效率目的的灶具燃烧器。
9.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基座,包括呈环状且顶部敞口的外环腔体;
10.内环腔体,位于所述外环腔体的内侧,且顶部敞口;
11.火盖,覆盖在所述内环腔体的顶部敞口处;
12.红外燃烧板,覆盖在所述外环腔体的顶部敞口处,且与所述基座之间形成有外环混气室;
13.内环引射管,与所述内环腔体相连通而形成中心流道;
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15.至少有两个各自独立的外环引射管,呈辐射状且沿周向间隔布置,并至少局部位于所述外环混气室内,且其出口端与所述外环混气室相连通;
16.每个所述外环引射管均对应有一个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喷嘴基本水平布置在所述中心流道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喷嘴的喷口朝向对应的外环引射管的进口端。
17.为了进一步避免溢液接触到喷嘴的喷口,所述火盖的周沿具有向上延伸而形成的阻挡部,所述外环引射管局部伸出所述外环混气室而位于外环混气室的内侧,且所述火盖和外环引射管沿竖直方向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局部重合。
18.优选地,所述外环腔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分隔板,所述外环腔室被所述分隔板分隔形成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布置且相互独立的腔室,每个所述腔室内设置有一个所述的外环引射管,所述外环引射管沿径向内外延伸并与对应的腔室相连通。
19.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有竖向设置的外环进气管,所述外环进气管的上端位于所述中心流道内,所述外环进气管的下端向下穿出所述中心流道而位于所述中心流道之下,所述第一喷嘴安装在所述外环进气管邻近上端的位置上,并仅与所述外环进气管内的流道相流体连通。
20.为了方便安装第一喷嘴,所述外环进气管的上端周壁局部侧向延伸形成有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布置且穿出所述中心流道的喷嘴座,所述喷嘴座仅与所述外环进气管内的流道相连通,每个所述第一喷嘴对应一个喷嘴座,且安装在对应的喷嘴座上。
21.如此,外环进气管经过内环引射管,充分回收利用内环引射管的热量而进行燃气预热,使能量回收重利用,则外环进气管向外环引射管引入的燃气的温度较高,燃烧速度更快,火焰温度越高,提高热效率。
22.优选地,所述内环腔体的周壁与所述内环引射管为一体件。
23.为了方便容置溢液,所述内环腔体和外环腔体之间形成有呈环状的补气通道,所述基座之下设置有盛液盘,所述基座至少局部与所述盛液盘之间留有与所述补气通道相连通的间隙,所述中心流道的管壁安装在所述盛液盘上,且局部位于所述盛液盘之下。
24.为了避免“抢气”,所述基座的底壁在对应每个外环引射管的位置上均设置有与对应外环引射管相连通的第一导风流道,所述第一导风流道位于所述间隙内,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风流道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补气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导风流道,所述第一导风流道和第二导风流道相互独立。如此,第一导风流道能够供给外环引射管所需要的一次空气,第二导风流道能够向补气通道补充所需要得到二次空气,避免了外环引射管和补气通道相互“抢气”,使得燃烧更加地充分。
25.第一导风流道的结构设计有多种,但是优选地,所述第一导风流道的中心线与对应外环引射管的中心线基本重合或基本平行,所述第一导风流道具有自外向内逐渐收缩的收缩段。如此,能快速向外环引射管补充一次空气。
26.第一导风流道的形成形式有多种,但是优选地,所述基座的底壁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向下延伸的导风组,相邻两组所述的导风组之间形成有所述的第二导风流道,每组导风
组均包括有两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导风板,每组导风组的两个导风板之间形成有所述的第一导风流道。
27.所述第一导风流道位于所述外环引射管的底部,沿着气流流动路径,该第一导风流道包括位于所述收缩段下游的平直段,且所述外环引射管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平直段相连通的通风口。
28.为了降低热损耗,所述基座的外围设置有呈环状的聚能罩,所述聚能罩的内侧周沿低于外侧周沿,且搁置在所述盛液盘上,并与所述盛液盘之间形成有与所述间隙相连通的进风口。如此,在降低热损耗的同时,方便向间隙内引入空气。
29.为了进一步降低热损耗,所述聚能罩包括有至少两个自上而下间隔布置且呈环状的罩板,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罩板的上表面设有反射红外线的反射面。如此,能够减少对下方的红外辐射而降低热损耗,同时减少能量外泄。
30.为了降低热损耗,所述聚能罩包括三个罩板,位于上方的两个罩板围合形成有空腔,所述反射面为设置在位于最下方罩板的上表面上的第一反射面,位于中间的罩板的下表面为反射红外线的第二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的存在,减少对下方的红外辐射,第一反射面能够将上方传递过来的辐射反射回去,达到降低热损耗的目的。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灶具燃烧器的外环引射管至少局部位于外环腔体内,并与外环腔体相连通,每个外环引射管均对应有一个第一喷嘴,第一喷嘴基本水平布置在中心流道的外壁上,即第一喷嘴的喷口的中心线水平延伸,且第一喷嘴集中在内环腔体上,如此,在溢液时,减小了第一喷嘴喷口直接接触到溢液的可能性,即减小喷嘴喷口堵塞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图1中去掉红外燃烧板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图3的剖视图;
36.图5为图1中内环引射管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为图1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38.图7为图6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9.图8为本实施例的灶具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40.图9为图8的剖视图;
41.图10为本实施例的灶具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43.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灶具包括灶具面板10和灶具燃烧器。其中,如图1至图9所示,灶具燃烧器包括基座1、火盖2、红外燃烧板3、内环引射管4、内环腔体41、外环引射管5、第一喷嘴611、盛液盘7、聚能罩8、锅支架9及第二喷嘴43。
44.如图10所示,灶具面板10上开设有安装孔101,盛液盘7局部嵌设在灶具面板10的
安装孔101内,且外周搁置在灶具面板10上,基座1搁置在盛液盘7之上,且与盛液盘7之间留有间隙a,基座1的外围设置有呈环状的聚能罩8。聚能罩8的内侧周沿低于外侧周沿,且搁置在盛液盘7上,并与盛液盘7之间形成有与间隙a相连通的进风口b。
45.如图1至图10所示,基座1包括呈环状且顶部敞口的外环腔体11,内环腔体41竖向设置,且内环腔体41位于内环引射管4的上方,并且该内环腔体41和内环引射管4为一体件,内环腔体41和内环引射管4内部连通形成有中心流道4a,内环腔体41位于外环腔体11的中心通孔内。如图2、图3及图10所示,第二喷嘴43设置在内环引射管4的进气口端,且第二喷嘴43的喷口朝向内环引射管4的进气口端。如图9所示,中心流道4a的管壁安装在盛液盘7上,且局部位于盛液盘7之下,本实施例中,内环引射管4位于盛液盘7之下。内环腔体41位于外环腔体11的内侧,内环腔体41的顶部敞口,火盖2覆盖在内环腔体41的顶部敞口处且与基座1之间形成有内环混气室,且该火盖2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且与内环混气室相连通的出火孔22。如图9和图10所示,上述的内环腔体41和外环腔体11之间形成有呈环状且用来向出火孔22补气的补气通道12,补气通道12与间隙a及进风口b相流体连通。
46.如图1、图8至图10所示,红外燃烧板3覆盖在外环腔体11的顶部敞口处,且与基座1之间形成有外环混气室3a。如图3和图6所示,外环腔体11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布置且竖向延伸的分隔板111,本实施例中,分隔板111有三个,外环混气室3a被分隔板111分隔形成3个沿周向间隔布置且相互独立的腔室112,每个腔室112内设置有一个外环引射管5,则外环引射管5有三个,且各自相互独立,三个外环引射管5呈辐射状并沿周向间隔布置,3个外环引射管5局部位于腔室112内侧的补气通道12内。本实施例中,基座1的横截面呈圆形。各个外环引射管5的中心线基本呈水平延伸,且沿径向内外延伸。各个外环引射管5均局部位于对应的腔室112内,且各个外环引射管5的出气端51与对应的腔室112相连通。
47.如图4、图9及图10所示,外环进气管6竖向设置,外环进气管6的上端位于中心流道4a内,外环进气管6的下端向下穿出中心流道4a而位于中心流道4a之下,外环进气管6的上端周壁局部侧向延伸形成有三个沿周向间隔布置且穿出中心流道4a的喷嘴座61,喷嘴座61的中心线基本呈水平延伸,喷嘴座61仅与外环进气管6内的流道相连通,每个喷嘴座61上均安装有一个第一喷嘴611,上述的第一喷嘴611有三个,并集中布置在中心流道4a周壁上。并且第一喷嘴611呈水平布置在对应的喷嘴座61内,即第一喷嘴611的喷口的中心线也呈水平延伸。每个外环引射管5均对应有一个第一喷嘴611,沿着气流流动路径,第一喷嘴611位于对应外引射管5的上游,且第一喷嘴611的喷口朝向对应的外环引射管5的进口端52,且与外环进气管6内的流道相流体连通。
48.为了减小溢液经补气通道流入到第一喷嘴上,如图7和图10所示,火盖2的周沿具有向上延伸而形成的阻挡部21,如此,火盖2的顶面与阻挡部21之间围合形成有容置溢液的凹腔。外环引射管5局部位于补气通道12内,且火盖2和外环引射管5沿竖直方向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局部重合。
49.为了对出火孔补充二次空气及对外环引射管补充一次空气,如图7和图10所示,基座1的底壁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向下延伸的导风组131,本实施例中,导风组131有三组,相邻两组的导风组131之间形成有与补气通道12相连通的第二导风流道14,每组导风组131均包括有两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导风板1311,每组导风组131的两个导风板1311之间形成有与外环引射管5相连通的第一导风流道13,第一导风流道13的中心线与对应外环引射管的中
心线基本重合或基本平行,第一导风流道13和第二导风流道14均位于间隙a内,且第一导风流道13和第二导风流道14相互独立。
50.如图2和图7所示,第一导风流道13对应外环引射管5设置,每个外环引射管5对应一个第一导风流道13,且第一导风流道13位于对应外环引射管5的下部,沿着气流流动路径,各个第一导风流道13依次包括收缩段13a和平直段13b,收缩段13a自外向内逐渐收缩。上述各个外环引射管5的底部开设有与对应平直段13b相连通的通风口53,如此,实现外环引射管5与对应第一导风流道13相连通。
51.如图8至图10所示,聚能罩8包括有至少两个自上而下间隔布置且呈环状的罩板81,其中至少一个罩板81的上表面设有反射红外线的反射面。在本实施例中,聚能罩8包括三个罩板81,位于上方的两个罩板81围合形成有空腔82,反射面为设置在位于最下方罩板81的上表面上的第一反射面811,位于中间的罩板81的下表面为反射红外线的第二反射面812,第二反射面812与第一反射面811相对布置。
52.如图8至图10所示,上述聚能罩8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凹陷区8a,锅支架9设置在该凹陷区8a内,具体参见图8所示;如图5至图9所示,锅支架9包括呈环状的聚能圈91,聚能圈91有两个,且内外间隔且同轴设置,各个聚能圈91的内侧周沿低于外侧周沿,在聚能圈91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支脚92,本实施例中的支脚92有四个。两个聚能圈91通过支脚92相连接。此时,聚能圈91能够有效聚拢烟气,两个聚能圈91的存在,能够层层削弱红外线外溢,从而大幅度降低红外能量损失,同时让辐射热集中加热锅底,增加热效率。
53.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