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燃烧器的内火盖和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54046发布日期:2021-04-21 00:07阅读:73来源:国知局
用于燃烧器的内火盖和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燃烧器的内火盖和燃烧器。


背景技术:

2.为实现同一火盖同一气源,大气式燃烧与红外燃烧并存的燃烧方式,需要在原火盖结构中增添红外燃烧载体。当采用例如铁铬铝金属纤维等柔性材质作为红外燃烧材料时,由于铁铬铝金属纤维为柔性材料,在装配时会有移位和被扯出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内火盖,该内火盖装配效率更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4.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内火盖的燃烧器。
5.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燃烧器的内火盖,包括:内火盖本体,所述内火盖本体限定出第一容纳空腔;红外燃烧载体和压板,所述红外燃烧载体和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腔内,所述压板构造为将所述红外燃烧载体压紧在所述内火盖本体上。
6.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燃烧器的内火盖,压板将红外燃烧载体压紧在内火盖本体上,从而无论是在装配过程中还是在使用过程中,都不会出现红外燃烧载体发生位移和被扯出的风险,从而大大提升了燃烧器的装配效率以及用户的使用感受。
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火盖的顶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室连通的敞开口,所述压板与所述敞开口正对的部分构造为镂空区。
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火盖本体包括:下盖和与所述下盖配合的上盖,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限定出所述第一容纳空腔,所述下盖限定出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容纳空腔。
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盖包括:下盖顶壁和设置在所述下盖顶壁的外周沿且向下延伸的下盖周壁,所述下盖顶壁与所述上盖限定出所述第一容纳空腔,所述下盖顶壁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空腔和所述第二容纳空腔连通的第一火孔。
1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盖周壁上设置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第二火孔。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盖顶壁上设置有台阶部,所述红外燃烧载体设置在所述台阶部上以使得所述红外燃烧载体与所述下盖顶壁间隔开。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盖套设在所述下盖的外侧,所述上盖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下盖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
1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红外燃烧载体的上方,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将所述压板和所述红外燃烧载体压紧在下盖的顶壁上的压紧翻边。
1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板的与所述压紧翻边正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积液槽。
15.根据本申请的燃烧器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内火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燃烧器设置有上述内火盖,因此该燃烧器的装配效率更高、且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16.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7.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8.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内火盖的示意图;
19.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内火盖的剖视图。
20.附图标记:内火盖100,内火盖本体1,下盖11,下盖顶壁111,下盖周壁112,上盖12,压紧翻边121,第一容纳空腔101,敞开口102,第二容纳空腔106,第一火孔 104,第二火孔105,红外燃烧载体2,压板3。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22.下面参考图1

图2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燃烧器的内火盖100和燃烧器。
23.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燃烧器的内火盖100包括内火盖本体1、红外燃烧载体2和压板3。
24.其中,内火盖本体1限定出第一容纳空腔101,红外燃烧载体2和压板3设置在第一容纳空腔101内,压板3构造为将红外燃烧载体2压紧在内火盖本体1上。
25.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第一容纳空腔101仅仅是用来容纳红外燃烧载体2和压板3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燃烧后对红外燃烧载体2进行加热,从而红外燃烧载体 2可以以热辐射的形式向外传递热量。
26.本申请中压板3将红外燃烧载体2压紧在内火盖本体上,从而无论是在装配过程中还是在使用过程中,都不会出现红外燃烧载体2发生位移和被扯出的风险,从而大大提升了燃烧器的装配效率以及用户的使用感受。
27.可选择,红外燃烧载体2可以为金属纤维、铁铬铝网吧或碳硅纤维。当然,本申请不对红外燃烧载体2的材质进行限定,只要为柔性材质且能够在受热后产生红外辐射的材质即可。
2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内火盖的顶壁设置有与第一容纳腔室连通的敞开口102,压板3与敞开口102正对的部分构造为镂空区,由此一方面红外燃烧载体2发出的红外线不会被遮挡、直接从敞开口102射出;另一方面,镂空区也并非敞开的部分,从而保证了压板3的结构强度,使得压板3的使用寿命得到了提高。
29.进一步地,内火盖本体1包括下盖11以及与下盖11配合的上盖12,下盖11和上盖12限定出第一容纳空腔101,下盖11限定出与第一容纳空腔101室连通的第二容纳空腔103。第二容纳空腔103为燃烧器的混合腔室,第二容纳空腔103的目的在于使得燃气与大气混合,
由于第一容纳空腔101与第二容纳空腔103连通,因此第二容纳空腔 103内的混合气体可以进入到第一容纳空腔101室。
30.更进一步地,下盖11包括:下盖顶壁111以及设置在下盖顶壁111的外周沿且向下延伸的下盖周壁112,下盖顶壁111与下盖周壁112共同限定出第二容纳空腔106,下盖顶壁111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容纳空腔101和第二容纳空腔106连通的第一火孔104。经过第一火孔104的混合气体突然进入到第一容纳空腔101,使得混合气体的速度大幅下降、且混合气体的压强升高,从而有效的增加了燃烧的驻留时间,使得混合气体的燃烧更加充分、更稳定,不回火。
3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下盖周壁112上设置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第二火孔 105。也就是说,本申请的内火盖100不仅仅具有红外燃烧方式,还具有大气燃烧方式。由此,实现了内火盖100同一混合腔(即,第二容纳空腔103室)内燃气具有两种不同的燃烧方式,中心为热辐射换热,侧边为热对流换热。
3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下盖顶壁111上设置有台阶部,红外燃烧载体2设置在台阶部上以使得红外燃烧载体2与下盖顶壁111间隔开。由此,从第一火孔104排出的火焰可以更好地加热红外燃烧载体2,使得红外燃烧载体2迅速达到最佳的烹饪温度。
3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上盖12套设在下盖11的外侧,上盖12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第一螺纹,下盖1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也就是说,上盖12与下盖11之间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从而提高了上盖12与下盖11之间的装配速度,且上盖12与下盖11之间的连接强度也得到了加强。
34.可选地,压板3可以与内火盖本体1过盈配合以将红外燃烧载体2压紧。本申请还可以采用组合式压紧结构将压板3压紧;首先将压板3与红外燃烧载体2通过爪扣结构压紧以形成装配件a,然后将装配件a在与内火盖本体1的安装孔进行装配,然后将内火盖本体1上的环形板沿径向向内挤压以压住装配件a。
3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压板3设置在红外燃烧载体2的上方,上盖12上设置有将压板3和红外燃烧载体2压紧在下盖11上的压紧翻边121。压紧翻边121在装配前可以为竖直延伸的环形板,在压板3和红外燃烧载体2与上盖12上的安装孔配合后,通过将内火盖本体1上的环形的压紧翻边121沿径向向内挤压以压住压板3和红外燃烧载体2。
36.进一步地,压板3的与压紧方便正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积液槽。由此,可以有效防止内火盖100堵塞以及在液体溢出时直接进入到燃烧器的混合腔室。
37.下面简单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燃烧器。
3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燃烧器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内火盖100,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燃烧器设置有上述内火盖100,因此该燃烧器的装配效率更高、且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3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
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