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4593发布日期:2020-11-20 09:35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燃料中含有大量氢元素,燃烧产生大量水蒸汽。每1nm3天然气燃烧后可以产生1.55kg水蒸汽,具有可观的汽化潜热,大约为3700kj,占天然气的低位发热量的10%左右。在排烟温度较高时,水蒸汽不能冷凝放出热量,随烟气排放,热量被浪费。同时,高温烟气也带走大量显热,一起形成较大的排烟损失。余热是在工业生产中未被充分利用就排放掉的热量,它属于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和可燃物料转换后的产物。

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玻璃、冶金、冶炼、石化、建材、陶瓷、轻纺等行业中具有280℃以上烟气(或其他高温污染气体)的余热回收。即只要是排烟温度高于280℃的工业锅炉就可以进行余热回收。但是现有的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存在有余热利用不彻底、没有实时监测装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存在有余热利用不彻底、没有实时监测装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余热主箱体、进水管、出水管以及进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主箱体前端面设有所述进气孔,所述余热主箱体的上部设有所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侧面设有调节阀,所述余热主箱体的下部设有所述出水管,所述余热主箱体后端面设有出气孔,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的周围都设有气管安装螺孔,所述余热主箱体的右侧设有显示屏、热管控制开关和热管调节旋钮,所述余热主箱体内部安装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四周围绕铺设有热管,所述蓄水箱内壁安装有温度感应检测器、压强感应检测器,所述热管与所述显示屏、所述热管控制开关和所述热管调节旋钮都电连接,所述热管还电连接有外部电源,所述温度感应检测器和所述压强感应检测器电连接于所述显示屏,所述余热主箱体的左侧设有安装固定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余热主箱体与所述蓄水箱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

更进一步地,所述余热主箱体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更进一步地,所述热管呈s形铺设在所述蓄水箱的外表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材料为聚氨酯。

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蓄水箱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针对蓄水箱四周围绕铺设了热管,可以有效的增加锅炉余热反应面积,有效的提高了锅炉余热利用效率。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保温材料,可以有效的防止热量散发。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有温度感应检测器、压强感应检测器,可以实时监测反馈,并可以通过调节热管调节旋钮达到需要的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顶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余热主箱体1、进水管2、出水管3以及进气孔4,其特征在于:余热主箱体1前端面设有进气孔4,余热主箱体1的上部设有进水管2,进水管2的侧面设有调节阀10,余热主箱体1的下部设有出水管3,余热主箱体1后端面设有出气孔11,进气孔4和出气孔11的周围都设有气管安装螺孔5,余热主箱体1的右侧设有显示屏7、热管控制开关8和热管调节旋钮9,余热主箱体1内部安装有蓄水箱15,蓄水箱15四周围绕铺设有热管6,蓄水箱15内壁安装有温度感应检测器13、压强感应检测器14,热管6与显示屏7、热管控制开关8和热管调节旋钮9都电连接,热管6还电连接有外部电源,温度感应检测器13和压强感应检测器14电连接于显示屏7,余热主箱体1的左侧设有安装固定件16。

余热主箱体1与蓄水箱15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12,保温材料12用来防止热量散发。余热主箱体1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具有很高的耐用性。热管6呈s形铺设在蓄水箱15的外表面,增加余热反应面积。保温材料12为聚氨酯,聚氨酯是很好的保温材料。进水管2和出水管3与蓄水箱15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焊接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只需将锅炉出气口连接到本实用新型的进气孔4,打开热管控制开关8,打开进水管2,即可利用锅炉余热配合热管6加热蓄水箱15中的水,通过本实用新型产生的热水资源可以利用到工业生产邻域中也可以利用到生活用水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针对蓄水箱15四周围绕铺设了热管6,可以有效的增加锅炉余热反应面积,有效的提高了锅炉余热利用效率。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保温材料12,可以有效的防止热量散发。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有温度感应检测器13、压强感应检测器14,可以实时监测反馈,并可以通过调节热管调节旋钮9达到需要的功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余热主箱体(1)、进水管(2)、出水管(3)以及进气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主箱体(1)前端面设有所述进气孔(4),所述余热主箱体(1)的上部设有所述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的侧面设有调节阀(10),所述余热主箱体(1)的下部设有所述出水管(3),所述余热主箱体(1)后端面设有出气孔(11),所述进气孔(4)和所述出气孔(11)的周围都设有气管安装螺孔(5),所述余热主箱体(1)的右侧设有显示屏(7)、热管控制开关(8)和热管调节旋钮(9),所述余热主箱体(1)内部安装有蓄水箱(15),所述蓄水箱(15)四周围绕铺设有热管(6),所述蓄水箱(15)内壁安装有温度感应检测器(13)、压强感应检测器(14),所述热管(6)与所述显示屏(7)、所述热管控制开关(8)和所述热管调节旋钮(9)都电连接,所述热管(6)还电连接有外部电源,所述温度感应检测器(13)和所述压强感应检测器(14)电连接于所述显示屏(7),所述余热主箱体(1)的左侧设有安装固定件(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主箱体(1)与所述蓄水箱(15)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主箱体(1)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6)呈s形铺设在所述蓄水箱(15)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12)为聚氨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和所述出水管(3)与所述蓄水箱(15)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余热利用领域,提供了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余热主箱体、进水管、出水管以及进气孔,其特征在于:余热主箱体前端面设有进气孔,余热主箱体的上部设有进水管,余热主箱体的右侧设有显示屏、热管控制开关和热管调节旋钮,余热主箱体内部安装有蓄水箱,蓄水箱四周围绕铺设有热管,蓄水箱内壁安装有温度感应检测器、压强感应检测器。本实用新型针对蓄水箱四周围绕铺设了热管,可以有效的增加锅炉余热反应面积,有效的提高了锅炉余热利用效率。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保温材料,可以有效的防止热量散发。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有温度感应检测器、压强感应检测器,可以实时监测反馈,并可以通过调节热管调节旋钮达到需要的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林美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林美华
技术研发日:2020.07.23
技术公布日:2020.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