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干烧保护装置及燃气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95755发布日期:2021-07-09 11:56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防干烧保护装置及燃气灶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燃气灶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干烧保护装置和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2.目前,燃气灶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由于燃气灶主要是利用各种燃气燃烧获得热量,现有的各种燃气如天然气、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等对人体都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不妥当使用将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故燃气灶的安全防护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尤其是燃气灶的防干烧功能。防干烧的燃气灶通常在燃烧器的中部设置有防干烧探头,防干烧探头可以实现锅具在干烧或异常升温的状态下自动切断燃气的通路,进而保护锅具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由于防干烧探头工作时需要与锅底进行接触,故需要防干烧探头裸露在燃烧器外一部分,该部分不但显得突兀,而且很有可能发生误碰,造成防干烧探头受到损伤,导致防干烧探头的使用寿命较短。
4.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对防干烧探头进行保护的保护装置,如图1所示,防干烧传感器的保护装置包括火盖10、顶盖支架20和保护顶盖30,火盖10的顶面设置有多个顶盖支架20,保护顶盖30与火盖10间隔分布并由顶盖支架20支撑固定,火盖10和保护顶盖30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防干烧传感器50穿过的通孔,保护顶盖30的顶面设置有围绕防干烧传感器50连续分布的凸台31,顶盖支架20与保护顶盖30之间通过螺栓40可拆卸连接。上述的防干烧传感器的保护装置,虽然可以有效的阻挡外部因素对防干烧传感器的损坏,可以加速防干烧传感器的冷却,保证防干烧传感器的精度和灵敏度,但是,由于顶盖支架20与保护顶盖30分体结构,加工成本高,且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干烧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干烧保护装置的保护装置加工成本高、易损坏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干烧保护装置,包括火盖、保护顶环和顶环支柱,所述火盖的顶面设置有多个所述顶环支柱,所述保护顶环与所述火盖间隔分布并由所述顶环支柱支撑固定,所述火盖和所述保护顶环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防干烧探头穿过的通孔,所述火盖、所述保护顶环和多个所述顶环支柱一体成型,多个所述顶环支柱沿所述保护顶环圆周分布且位于所述保护顶环的外侧或内侧。
7.上述的防干烧保护装置,不但可以有效的阻挡外部因素对防干烧探头的损坏,而且由于火盖、保护顶环和多个顶环支柱一体成型,方便成型,易加工,成本低,且不易损坏。更,在顶环支柱位于保护顶环的内侧时,保护顶环的通孔可以更大,从而保护顶环内侧的防干烧探头周围空间更大,更易空气对流,更利于散热;在顶环支柱位于保护顶环的外侧时,顶环支柱内侧的防干烧探头周围空间更大,更易空气对流,更利于散热。
8.示例性地,所述保护顶环中部的通孔直径大于所述火盖中部的通孔直径。如此,更能增加空气的对流,加速防干烧探头的冷却,保证防干烧探头的精度和灵敏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9.示例性地,所述保护顶环具有下端面,所述火盖具有顶面,所述顶面与所述下端面之间具有距离d1,d1为2mm~5mm。如此,能够形成空气对流,对防干烧探头冷却起到及时有效的作用。
10.示例性地,d1为3mm。如此距离,能起到较佳的冷却作用。
11.示例性地,所述保护顶环具有上端面,所述上端面与所述下端面之间的距离形成所述保护顶环的高度h,h为10mm~17mm。如此,能有效保护防干烧探头不受锅体等撞击,有效格挡外环火焰对防干烧探头的热量传递。
12.示例性地,h为15mm。如此高度,能较佳地保护防干烧探头。
13.示例性地,所述防干烧探头具有感测顶面,感测顶面与所述上端面之间具有距离d2,d2为18mm~25mm。如此,在坐锅过程中,能有效避免锅体对防干烧探头的撞击,使其平稳压缩,增加防干烧探头的使用寿命。
14.示例性地,d2为22mm。如此距离,能较佳地避免锅体对防干烧探头的撞击。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具,包括有如上述的防干烧保护装置。由于上述的防干烧保护装置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包括上述的防干烧保护装置的燃气灶具也必然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
16.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17.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18.图1为现有技术的防干烧保护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19.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防干烧保护装置的结构图;
20.图3为图2中的防干烧保护装置的结构图(去掉防干烧探头);
21.图4为图2中的防干烧保护装置的俯视图。
2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3.现有技术
24.10—火盖
25.20—顶盖支架
26.30—保护顶盖
27.31—凸台
28.40—螺栓
29.50—防干烧传感器
30.本实用新型
31.1—火盖
32.101—顶壁
33.102—侧壁
34.104—火孔
35.11—顶面
36.2—保护顶环
37.21—下端面
38.22—上端面
39.3—顶环支柱
40.4—防干烧探头
41.41—感测顶面
具体实施方式
42.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43.对于家用防干烧的燃气灶,燃烧器通常具有火盖,火盖的中部设置有防干烧探头,防干烧探头可以实现锅具在干烧或异常升温的状态下自动切断燃气的通路,进而保护锅具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相应地,燃烧器进一步包括分火器和文丘里,分火器、火盖和文丘里形成混气室。
44.下文将结合图2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防干烧保护装置进行描述。
45.防干烧保护装置包括火盖1、保护顶环2和顶环支柱3。火盖1包括顶壁101和侧壁102,顶壁101与侧壁102围合形成气体通道,侧壁102上设置有多个火孔104,火孔104将气体通道与外部连通,该气体通道作为混气室的一部分。顶壁101的上表面构成火盖的顶面11,火盖的顶面11设置有多个顶环支柱3,图中所示实施例中,顶环支柱3的个数为3个,在实际使用中,顶环支柱3的个数也可以为4个、5个或6个等等。保护顶环2与火盖1间隔分布并由顶环支柱3支撑固定。火盖1和保护顶环2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防干烧探头4穿过的通孔(通孔图中未示出)。火盖1、保护顶环2和多个顶环支柱3一体成型,如,火盖1、保护顶环2和多个顶环支柱3一体锻造成型,多个顶环支柱3沿保护顶环2的圆周分布且位于保护顶环2的外侧,并保护顶环2上的用于防干烧探头4穿过的通孔在成型后通过车床加工出。应当能理解地,由于保护顶环2由顶环支柱3支撑固定,且顶环支柱3位于保护顶环2的外侧,保护顶环2的外圆直径小于火盖的顶面11的直径。
46.上述的防干烧保护装置,通过保护顶环2的设置不但可以有效的阻挡外部因素对防干烧探头4的损坏,而且由于火盖1、保护顶环2和多个顶环支柱3一体成型,方便成型,易加工,成本低,且不易损坏。更,由于顶环支柱3位于保护顶环2的外侧,防干烧探头4周围空间更大,更易空气对流,更利于散热。
47.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多个顶环支柱3沿保护顶环2的圆周分布且位于保护顶环2的内侧。如此,相对图1所示的结构而言,保护顶环2的通孔可以更大,从而保护顶环2内侧的防干烧探头4周围空间更大,更易空气对流,更利于散热。
48.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保护顶环2中部的通孔直径大于火盖1中部的通孔直径。如此,更能增加空气的对流,加速防干烧探头4的冷却,保证防干烧探头4的精度和灵敏度,避
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9.再一次结合参阅图2,保护顶环2具有下端面21,火盖1具有顶面11,顶面11与下端面21之间具有距离d1,d1为2mm~5mm,如,2mm,3mm,4mm,5mm等等。如此,能够形成空气对流,对防干烧探头4冷却起到及时有效的作用。在较佳实施例中,d1为3mm,如此距离,能起到较佳的冷却作用。
50.进一步地,保护顶环2具有上端面22,上端面22与下端面21之间的距离形成保护顶环2的高度h,h为10mm~17mm,如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如此,能有效保护防干烧探头4不受锅体等撞击,有效格挡外环火焰对防干烧探头4的热量传递。在较佳实施例中,h为15mm,如此高度,能较佳地保护防干烧探头4。
51.更进一步地,防干烧探头4具有感测顶面41,感测顶面41与上端面22之间具有距离d2,即,感测顶面41高出上端面22设置,d2为18mm~25mm,例如为18mm,19mm,20mm,21mm,22mm,23mm,24mm,25mm等等。如此,在坐锅过程中,能有效避免锅体对防干烧探头4的撞击,使其平稳压缩,增加防干烧探头4的使用寿命。在较佳实施例中,d2为22mm,如此距离,能较佳地避免锅体对防干烧探头4的撞击。
5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具,包括有如上述的防干烧保护装置。由于上述的防干烧保护装置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包括上述的防干烧保护装置的燃气灶具也必然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燃气灶具的其他零件,如炉头、灶具本体等,可以采用现有的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构,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53.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上”、“下”、和“顶”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54.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55.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56.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57.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