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脱硫、脱硝、湿式电除尘、除灰水等水平衡工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03585发布日期:2022-07-19 22:3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设备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脱硫、脱硝、湿式电除尘、除灰水平衡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锅炉脱硫、脱硝、湿式电除尘、除灰水等水系统出现不平衡问题,需要经常对外排出多余的水溶液,造成锅炉环保水系统不平衡的较大的原因在脱硫系统。我们以脱硫、脱硝、湿式电除尘系统进行分析说明,脱硫系统正常的外排水带走的水主要包括:1,喷淋时蒸发的水蒸汽、烟气携带的微小水珠;2,石膏脱水带走的结晶水和游离,3,排向废水处理系统的废水。进入电厂环保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的水量:1,脱硫系统中设备冷却水;2,除雾器冲洗水;3,地沟设计不合理,雨水等混入脱硫水系统;4,湿式电除尘极板冲洗水;5,湿式电除尘收集的脱硫后烟气中的水;6,脱硝剂蒸汽加热后的冷凝排放水等。环保系统的进入水量大于排出水量时无法保持环保系统的水系统平衡,为保持水系统平衡常用方法是减少除雾器的冲洗水量,加大排放到废水处理系统的水量。随着湿式电除尘和低低温省煤器使用环保系统的水平衡更加难以保持,马上要进行的消白改造将进一步加大环保水系统平衡的难度。
3.在锅炉脱硫、脱硝、湿式电除尘运行中,设备冷却水通过管道回流工艺水箱可以很好的解决,脱硝剂的蒸汽加热冷凝排放水可以通过管道进行回收,除雾器必须按照除雾器的压差等要求进行冲洗,不然除雾器将严重结垢,造成除雾效果差达不到排放标准,甚至会造成除雾器模块坍塌,出现石膏雨;湿式电除尘不按照要求进行冲洗将降低除尘效率。尤其在锅炉低负荷运行时,进入脱硫系统、脱硝系统、湿式电除尘的水量大于烟气带走的水蒸汽水量,炉后环保设施的系统很难做到不外排水保证水系统稳定运行。
4.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发布了《水污染行动计划》(《水十条》),国家将强化对各类水污染的治理力度。脱硫废水因成分复杂、含有重金属引起业界关注。在此背景下,某些地区要求电厂关闭废水外排,实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
5.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主要有3种,分别是蒸发池、蒸发结晶及烟道蒸发。蒸发池是通过自然蒸发减少废水体积的一种方法,在美国约有10余个电厂应用此技术进行脱硫废水的处理。蒸发池的处理效率取决于废水水量而非污染物浓度,因此,该方法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总量少的含盐废水。蒸发池处理废水成本低,适用于土地价格低的半干旱或干旱地区使用。但是此技术需要做防渗处理,且当废水处理量大时,所需土地面积增加,处理成本增加。为提高蒸发池的蒸发速率,减少蒸发池的占地面积,可考虑采用机械雾化蒸发。机械雾化蒸发技术利用高速旋转的扇叶或是高压喷嘴将废水雾化成细小液滴,通过液滴与空气的强烈对流进行蒸发。此技术已经应用于矿井高含盐水及电厂高含盐水的处理。该技术存在液滴的风吹损失,造成周边环境的盐污染。
6.目前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系统存在建设成本和运行高等各种不足,无法做到绿色环保、节能等要求。只有减少脱硫、脱硝、湿式电除尘、除灰水外排放量才能减少锅炉排向
废水零排放系统的水量,让锅炉运行更加环保节能。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脱硫、脱硝、湿式电除尘等水平衡工艺系统。
8.目前锅炉脱硫水系统、脱硝、湿除等水系统主要包括:烟气脱硫吸收系统、湿式电除尘系统、脱硝系统、工艺水箱、石膏缓冲箱、旋流站、石膏脱水机、滤液水箱、事故浆液箱、地坑、石灰石浆液箱等。
9.为实现脱硫、脱硝、湿式电除尘、除灰水系统平衡的目的,本发明锅炉脱硫、脱硝、湿式电除尘、除灰等水平衡系统包括以下主要设备设施:脱硫滤液水箱(地坑、事故浆液罐)、湿式电除尘收集水箱(坑)、除灰水收集水箱(坑)、原水过滤器、中和水箱、重生新水澄清箱(池)、重生新水过滤器、重生新水储存箱、液位测量仪器、翻板式液位计、滤液透明窗口、管道、搅拌器、阀门、电机水泵、冲洗水系统等。
10.进一步的所述的脱硫滤液水箱,包括滤液水箱本体(地坑、事故浆液箱),连接滤液水箱(地坑、事故浆液箱)的管道、阀门、阀门连接的电或气动动执行器、液位测量仪器、滤液水箱的外部翻板式液位显示仪、滤液透明窗口。进一步的所述的湿式电除尘收集水箱为现有的湿式电除尘器下部的原有箱体,包括连接管道,阀门,阀门连接的电气动动执行器,搅拌器等。
11.进一步的所述过中和水箱和重生水澄清箱(池),可以为合并为一个也可以是单独设立的两个箱体,箱体内安装在有搅拌器。
12.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和水箱和重生水澄清箱(池)可加的药剂为碳酸钙、氧化钙等物质。
13.进一步的所述过原水过滤器为砂石过滤、或其他滤芯过滤设备。
14.进一步的所述重生新水澄清箱(池)可以是露天的也可以是密闭的容器,容器材料可以是金属焊接制造(箱体金属材料需要具备防腐能力,或进行防腐处理),也可以是非金属防腐材料制造。
15.进一步的所述重生新水水过滤器为砂石过滤、或其他滤芯过滤设备。
16.进一步所述的重生新水储存箱,由于重生新水的钙离子等含量高,重生新水储箱具备防腐功能。
17.进一步的所述的液位测量仪器,分别对中和水箱、重生新水澄清箱(池)、重生新水储存箱的液位进行测量。
18.进一步的所述中和水箱、重生新水澄清箱(池)、重生新水储存箱安装有外部翻板式液位显示仪。
19.进一步的所述箱体透明窗口,通过箱体透明窗口,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液体的杂质含量和液体的透明度。
20.进一步的所述还包括测量系统,测量系统连接dcs集中控制系统。
21.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使用材质不锈钢、衬胶、衬塑、衬瓷、有机材料等。
22.进一步的所述的阀门、水泵电机控制可以就地、远程进行控制,连接dcs 集中控制系统。
23.综上所述,本发明将目前的系统外排水减少,提高除雾器及湿式电除尘冲洗频率和冲洗水量,提高脱硫除雾器和湿式电除尘和除灰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一种脱硫、脱硝、湿式电除尘、除灰水零排放工艺系统的系统框图。1、来自脱硫系统的水,2、来自脱硝系统的水,3、来自湿式电除尘系统的水,5、原水过滤器,6,中和水箱,7、中和水过滤器,8、水泵,9、重生水澄清箱(池),10、重生新水过滤器,11,水泵,12阀门管道组,13、去脱硫塔除雾器冲洗水等,14、去湿式电除尘系统等,15、重生新水储存箱,16、阀门管道组,17、水泵,18、阀门管道组。
具体实施方式
25.我们锅炉脱硫、脱硝、湿式电除尘水平衡工艺系统适用于脱硫、湿式电除尘的除灰等锅炉水系统。我们对本发明工艺系统方案流程进行说明:
26.来自锅炉脱硫系统1、脱硝系统2、湿式电除尘系统3、除灰水系统4的水直接(或通过收集箱、罐、坑收集买的水再经水泵加压)通过管道、阀门组控制,通过过滤池(器)5、中和水箱6和水澄清箱(池)9,进入重生新水储存箱15。重生新水储存水箱的水泵将重生新水进入脱硫系统、脱硝系统、湿式电除尘系统、除灰系统回用。
27.参照图1对本发明一种脱硫、脱硝、湿式电除尘、除灰水水平衡工艺系统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28.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来自锅炉的脱硫系统1、脱硝系统2、湿式电除尘系统 3、除灰水系统4的原始水溶液,含有大量杂质。原始水溶液先在过滤器(池) 5将不溶性固体大颗粒等过滤去除。
29.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的中和水箱(池)6内安装有搅拌器,在加入适量的药剂(也可以不加)对中和水箱(池)的原始水溶液进行中和,降低原始水溶液的有害物质。
30.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的中和水箱(池)6安装有排污口,在中和罐(池) 6工作一定时间,通过排污口将浑浊液排出,排出的悬浊液进入脱水机、石灰石浆液罐、吸收塔等处。
31.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的中和水箱(池)6安装有重生新水排出口,通过重生新水排出口排出的水溶液进入重生新水过滤器(池)7,过滤去重生新水中的固体颗粒物。过滤好的水溶液通过水泵加压进入重生新水澄清池9 进行沉淀澄清。
32.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的重生新水澄清箱(池)9安装有搅拌器、排污口、重生新水排出口等,重生新水通过重生新水排出口流经重生新水过滤器 10,再进入澄清重生新水水泵11,进入阀门管道组12。在重生新水澄清箱 (池)积累一定固体杂物,启动搅拌器将澄清水罐内的底部固体杂物和重生新水澄清箱的少量的重生新水搅拌混合为悬浊液,通过排污口将浆液排向脱水机、石灰石浆液箱、吸收塔等处。
33.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的澄清重生新水水泵11、阀门管道组12,重生新水经过澄清重生新水水泵加压后,经过阀门管道组12的分配,重生新水根据调控流向脱硫塔除雾器冲洗水管道等13、湿式电除尘冲洗管道系统 14、重生新水储罐15。
34.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的重生新水储箱15,依次连接阀门管道组16,重生新水储罐水泵17,阀门管道组18。重生新水经过阀门管道组和重生新水储箱水泵的加压和调控流向
脱硫塔除雾器冲洗水管道等13、湿式电除尘冲洗管道系统14等处。
35.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的冲洗水系统根据使用情况对整个工艺系统箱体、管道等进行冲洗,减少箱体和管道等内部的结垢速度,延长稳定工作时间。
36.本实施例优选的还包括测量系统内所有装置的测量系统,所述测量系统连接有dcs集中控制系统,dcs集中控制系统通过测量系统测得数据和外部指令,对执行系统进行控制,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37.本实施例优选的还包括阀门、泵执行机构,所述阀门、泵执行机构和电机或气动原件相连,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