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干化用的焚烧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09509发布日期:2021-12-11 07:4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干化用的焚烧罐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泥干化用的焚烧罐。


背景技术:

2.城市和工业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是处理处置城市和工业污泥的目标。但在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方法中,现有70%以上是弃置,20%是填埋,不到10%的是通过堆肥等技术处理后回用于土地。由于污泥中一般都含有病菌和过量的重金属,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污泥大量的弃置,最终作为资源用于土地,常常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影响了环境的综合整治。污泥干化及焚烧是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一种重要处理处置手段,而污泥干化则往往是污泥最终处置的必需途径,污泥在焚烧处理过程中耗时长,能耗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用的焚烧罐。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干化用的焚烧罐,包括罐体、设于罐体上的盖体、设于盖体上的进料装置、设于罐体内的焚烧装置、位于焚烧装置上方且设于进料装置处的排料装置;所述焚烧装置包括等距环形分布且固定设于罐体上的多个支撑杆、同时固定设于多个支撑杆上的第一隔板、同时固定设于多个支撑杆上且位于第一隔板内侧的第二隔板、同时固定设于多个支撑杆上且位于第二隔板内侧的第三隔板、同时固定设于多个支撑杆上且位于第三隔板内侧的第四隔板、同时固定设于多个支撑杆上且位于第四隔板内侧的第五隔板、同时固定设于多个支撑杆上且位于第五隔板内侧的第六隔板、转动设于罐体上的第一齿盘、等距环形分布且固定设于第一齿盘上的多个喷火嘴、固定设于第一齿盘上的第一锥形环、等距环形分布设于第一锥形环上的多个锥形凹槽、固定设于管体上的隔热板、固定设于隔热板上的换热空心环、等距环形分布且贯穿固定设于罐体上的多个燃料管、转动设于罐体上且与第一齿盘啮合设置的第一驱动齿轮。
5.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围设呈第一焚烧通道,所述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围设呈第二焚烧通道,所述第三隔板与第四隔板围设呈第三焚烧通道,所述第四隔板与第五隔板围设呈第四焚烧通道,所述第五隔板与第六隔板围设呈第五焚烧通道,所述第六隔板与第一锥形环围设呈落料通道。
6.所述第一隔板至第六隔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隔板至第六隔板逐渐变小设置,所述第一隔板包括环板、固定设于环板上的第一弧形环、固定设于第一弧形环上的第二锥形环、固定设于第二锥形环上的第二弧形环、固定设于第二弧形环上的第三锥形环。
7.所述第一隔板至第六隔板上的环板宽度逐渐变窄设置,所述第一隔板至第六隔板上的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逐渐变小设置,所述第一隔板至第六隔板上的第二锥形环和第三锥形环的锥度逐渐变大设置。
8.所述喷火嘴包括嘴体、固定设于嘴体一侧的刮板、固定设于嘴体上的多个延长板、
分别与第一焚烧通道至第五焚烧通道对应且设于嘴体上的多个通孔。
9.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固定设于盖体上的空心管、固定设于空心管上的污泥管、固定设于污泥管底端的第四锥形环、等距间隔固定设于第四锥形环上的多个挡环、等距环形分布设于第四锥形环上的多个通槽、位于第四锥形环下方且固定设于换热空心环上的锥体、等距环形分布设于锥体上的多个v型孔、设于隔热板上的单向阀、设于罐体底部的进气管;所述第四锥形环锥度小于锥体的锥度。
10.所述排料装置包括转动套设于污泥管上的第一基座、位于第一基座上方且转动套设于污泥管上的第二基座、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上的多个连接杆、等距环形分布且固定设于第一基座上的多个回收管、固定设于回收管上的接料斗、套设于污泥管外侧且固定设于回收管上的延长环、转动设于空心管上且与第二基座固定设置的第二齿盘、转动设于盖体上且与第二齿盘啮合设置的第二驱动齿轮。
11.所述排料装置还包括与接料斗对应且贯穿可移动设于第二基座上的移动轴、固定设于移动轴下端的圆柱体、设于圆柱体上的圆形槽、设于空心管内壁上的波浪槽、一端固定设于移动轴上且另一端可移动设于波浪槽内的滑杆。
12.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污泥通过进料装置送入罐体内,输送过程中同时对污泥去水,再通过焚烧装置对去过水的污泥进行焚烧,通过焚烧装置首先能够对污泥进行持续进行焚烧,避免污泥堆积焚烧过程中形成结块无法对其内部进行焚烧,通过焚烧装置还能够对焚烧未彻底的污泥进行回收再次焚烧,使焚烧彻底,效率快,通过排料装置能够对焚烧彻底的污泥进行排走,结构设置紧凑连贯,通用性强;污泥通过进料装置送至焚烧装置处时,沿着第一锥形环下移,通过第一驱动齿轮转动,使第一齿盘转动,使第一齿盘上的多个喷火嘴公转,燃料和氧气通过多个燃料管均匀的进入罐体内,进入罐体和隔热板及换热空心环围设的腔内,位于该腔内的燃料通过公转的喷火嘴喷出,沿着第一锥形环下移的污泥分别落在第一隔板至第六隔板上,通过喷火嘴对污泥进行焚烧,焚烧好的污泥通过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气流上移,燃料和氧气对焚烧好的污泥产生向上的推力,焚烧后的污泥沿着第一隔板至第六隔板上移,最终从排料装置排出,未焚烧彻底的污泥重新回到第一锥形环上,第一齿盘转动过程中能够使第一锥形环转动,通过锥形凹槽设置能够使第一锥形环上的污泥快速的下移,即能够给污泥一个向下的力。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示意图。
15.图3为图2中的a

a线的剖视图。
16.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17.图5为图3中的b

b线的剖视图。
18.图6为图5中的b处放大图。
19.图7为图5中的c处放大图。
20.图8为图5中的c

c线的剖视图。
21.图9为图5中的d

d线的剖视图。
22.图10为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23.图11为喷火嘴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2为第一锥形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如图1

12所示,一种污泥干化用的焚烧罐,包括罐体1、设于罐体上的盖体2、设于盖体上的进料装置3、设于罐体内的焚烧装置4、位于焚烧装置上方且设于进料装置处的排料装置5;所述焚烧装置4包括等距环形分布且固定设于罐体上的多个支撑杆41、同时固定设于多个支撑杆上的第一隔板42、同时固定设于多个支撑杆上且位于第一隔板内侧的第二隔板43、同时固定设于多个支撑杆上且位于第二隔板内侧的第三隔板44、同时固定设于多个支撑杆上且位于第三隔板内侧的第四隔板45、同时固定设于多个支撑杆上且位于第四隔板内侧的第五隔板46、同时固定设于多个支撑杆上且位于第五隔板内侧的第六隔板47、转动设于罐体上的第一齿盘48、等距环形分布且固定设于第一齿盘上的多个喷火嘴49、固定设于第一齿盘上的第一锥形环410、等距环形分布设于第一锥形环上的多个锥形凹槽411、固定设于管体上的隔热板412、固定设于隔热板上的换热空心环413、等距环形分布且贯穿固定设于罐体上的多个燃料管414、转动设于罐体上且与第一齿盘啮合设置的第一驱动齿轮415;污泥通过进料装置送入罐体内,输送过程中同时对污泥去水,再通过焚烧装置对去过水的污泥进行焚烧,通过焚烧装置首先能够对污泥进行持续进行焚烧,避免污泥堆积焚烧过程中形成结块无法对其内部进行焚烧,通过焚烧装置还能够对焚烧未彻底的污泥进行回收再次焚烧,使焚烧彻底,效率快,通过排料装置能够对焚烧彻底的污泥进行排走,结构设置紧凑连贯,通用性强;污泥通过进料装置送至焚烧装置处时,沿着第一锥形环下移,通过第一驱动齿轮转动,使第一齿盘转动,使第一齿盘上的多个喷火嘴公转,燃料和氧气通过多个燃料管均匀的进入罐体内,进入罐体和隔热板及换热空心环围设的腔内,位于该腔内的燃料通过公转的喷火嘴喷出,沿着第一锥形环下移的污泥分别落在第一隔板至第六隔板上,通过喷火嘴对污泥进行焚烧,焚烧好的污泥通过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气流上移,燃料和氧气对焚烧好的污泥产生向上的推力,焚烧后的污泥沿着第一隔板至第六隔板上移,最终从排料装置排出,未焚烧彻底的污泥重新回到第一锥形环上,第一齿盘转动过程中能够使第一锥形环转动,通过锥形凹槽设置能够使第一锥形环上的污泥快速的下移,即能够给污泥一个向下的力。
27.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围设呈第一焚烧通道416,所述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围设呈第二焚烧通道417,所述第三隔板与第四隔板围设呈第三焚烧通道418,所述第四隔板与第五隔板围设呈第四焚烧通道419,所述第五隔板与第六隔板围设呈第五焚烧通道420,所述第六隔板与第一锥形环围设呈落料通道421;污泥通过落料通道分别落在第一焚烧通道至第五焚烧通道底端,污泥位于第一焚烧通道至第五焚烧通道内焚烧,污泥焚烧时质量减轻,从而能够使焚烧的污泥进行上移,喷火嘴公转,能够依次对第一焚烧通道至第五焚烧
通道内的污泥进行焚烧,使焚烧后较重的污泥重新落于第一焚烧通道至第五焚烧通道的底部,喷火嘴再次转动经过该处时能够对其再次进行焚烧。
28.所述第一隔板至第六隔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隔板至第六隔板逐渐变小设置,所述第一隔板包括环板422、固定设于环板上的第一弧形环423、固定设于第一弧形环上的第二锥形环424、固定设于第二锥形环上的第二弧形环425、固定设于第二弧形环上的第三锥形环426;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对焚烧的污泥进行导向,同时延长污泥焚烧的时间。
29.所述第一隔板至第六隔板上的环板宽度逐渐变窄设置,所述第一隔板至第六隔板上的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逐渐变小设置,所述第一隔板至第六隔板上的第二锥形环和第三锥形环的锥度逐渐变大设置;使污泥能够分别落在第一隔板至第六隔板上的环板上;所述第一隔板至第六隔板上的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逐渐变小设置,所述第一隔板至第六隔板上的第二锥形环和第三锥形环的锥度逐渐变大设置,使第一隔板至第六隔板能够由罐体内向外依次设置,且依次变大设置,能够对污泥进行分级焚烧。
30.所述喷火嘴49包括嘴体491、固定设于嘴体一侧的刮板492、固定设于嘴体上的多个延长板493、分别与第一焚烧通道至第五焚烧通道对应且设于嘴体上的多个通孔494;燃料和氧气通过多个通孔喷出,通过刮板设置能够对第一隔板至第六隔板上的环板上的污泥进行刮除,避免污泥位于该处堆积,通过刮板设置能够对通孔喷出的燃料和氧气进行聚流作用,避免从通孔处喷出的燃料和氧气四散,提高其喷出的冲击力。
31.所述进料装置3包括固定设于盖体上的空心管31、固定设于空心管上的污泥管32、固定设于污泥管底端的第四锥形环33、等距间隔固定设于第四锥形环上的多个挡环34、等距环形分布设于第四锥形环上的多个通槽35、位于第四锥形环下方且固定设于换热空心环上的锥体36、等距环形分布设于锥体上的多个v型孔37、设于隔热板上的单向阀38、设于罐体底部的进气管39;所述第四锥形环锥度小于锥体的锥度;污泥通过污泥管进入第四锥形环内,并落在锥体上,最终沿着锥体外壁下移,所述第四锥形环锥度小于锥体的锥度,从而使下移的污泥越往下时空间越小,回收后的热气通过进气管进入罐体内,罐体内的热气通过单向阀进入换热空心环内,通过换热空心环设置能够对位于期内的热气再次进行加热,进入罐体和隔热板及换热空心环围设的腔内燃料和氧气对换热空心环进行加热,位于换热空心环内的热气通过多个v型孔进入第四锥形环和锥体之间,对二者之间的污泥进行过曝气作用,使污泥中的水快速形成水蒸气,水蒸气从多个通槽排出,沿着空心管上移,通过v型孔设置避免位于锥体上的污泥进入换热空心环内,同时能够辅助锥体上的污泥下移,再通过单向阀设置避免热气导流,再次避免污泥进入换热空心环内。
32.所述排料装置5包括转动套设于污泥管上的第一基座51、位于第一基座上方且转动套设于污泥管上的第二基座52、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上的多个连接杆53、等距环形分布且固定设于第一基座上的多个回收管54、固定设于回收管上的接料斗55、套设于污泥管外侧且固定设于回收管上的延长环56、转动设于空心管上且与第二基座固定设置的第二齿盘57、转动设于盖体上且与第二齿盘啮合设置的第二驱动齿轮58;焚烧后的污泥位于空心管内上移,通过第二驱动齿轮转动使第二齿盘转动,使第二基座转动,通过多个连接杆设置,第二基座转动时使第一基座转动,使多个回收管进行公转,使固定在回收管上的接料斗一起公转,通过接料斗设置能够使其上方焚烧后的污泥移动速度降低,使没有焚烧彻底的污泥由于自身重量未达到焚烧的要求而落在接料斗内,沿着回收管下移,并位
于延长环内下移,最终落在锥体上,即能够再次回收未焚烧完全的污泥,再次提高对污泥的处理。
33.所述排料装置5还包括与接料斗对应且贯穿可移动设于第二基座上的移动轴59、固定设于移动轴下端的圆柱体510、设于圆柱体上的圆形槽511、设于空心管内壁上的波浪槽512、一端固定设于移动轴上且另一端可移动设于波浪槽内的滑杆513;第二基座公转过程中使移动轴公转,使移动轴上的圆柱体和滑杆一起公转,滑杆公转过程中,其一端沿着波浪槽移动,使移动轴公转过程中同时进行上下往复的移动,使圆柱体公转过程中同时进行上下往复移动,即使圆柱体向接料斗做靠近和远离运动,接料斗靠近圆柱体时能够把接料斗和圆柱体之间的空间压缩,使二者之间的污泥四散,并加快该处污泥的移动速度,接料斗远离圆柱体时能够对把二者周边的污泥产生吸力,通过圆形槽设置能够产生涡旋,通过上述圆柱体的上下往复移动能够改变该处的污泥移动速度,实现污泥的速度差,使重的污泥和轻的污泥快速的分离,并对中的污泥进行回收,同时圆柱体上下移动能够使位于空心管内的污泥整体产生速度差,通过上述设置再次使焚烧后的污泥轻的与重的快速分离,即位于空心管内轻的污泥持续上移,重的污泥会产生间歇性的停留,并被接料斗回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