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胎盘碳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42562发布日期:2021-11-17 23:42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胎盘碳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废物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胎盘碳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胎盘是母体与胎儿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胚胎与母体组织的结合体。医院一般把胎盘视为特殊的医疗废物进行处理,目前大多数的医院都还没有专门的胎盘处理装置,需要送到殡仪馆等特定地点进行集中火化,胎盘处理比较麻烦,因此,亟需一种专用的胎盘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胎盘碳化处理装置,集加热碳化炉及胎盘碳化后的废气焚烧炉于一体,用于对胎盘进行科学处理。
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胎盘碳化处理装置,包括加热碳化炉和废气焚烧炉,所述加热碳化炉为双层夹套炉体,所述加热碳化炉的顶部设置有投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投料口上部配合设置有可开关的密封盖板,所述出料口下部设置有可开关的隔离阀板,所述加热碳化炉的夹层的上部设置有换热保温层,下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出料口下方设置有绞龙输送机,所述出料口的下端与所述绞龙输送机的侧壁贯通连接,所述加热碳化炉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废气焚烧炉,所述绞龙输送机的出料端与所述废气焚烧炉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废气焚烧炉内部设置有多根硅碳加热棒,所述废气焚烧炉的底部设置有多孔的底板,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进废气管,所述加热碳化炉的顶部设置有废气出口,所述进废气管与所述废气出口相连接,所述废气焚烧炉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废气焚烧炉一侧设置有可开关的炉门,所述加热碳化炉夹层的底部设置有烟气入口,顶部设置有尾气出口。
6.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碳化炉为热硬性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的立式圆柱形筒体,其上下两端的投料口和出料口均为漏斗状变径口。
7.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板通过快装法兰与所述投料口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盖板与所述投料口之间的所述快装法兰结合面处设置有耐高温密封圈。
8.进一步地,所述绞龙输送机用于胎盘碳化后的残渣输送,其远离所述废气焚烧炉的一侧配合设置有减速电机。
9.进一步地,所述换热保温层为连续螺旋导流板换热器,用于回收所述烟气入口通入的烟气余热,所述尾气出口的排放尾气送至后续尾气处理装置。
10.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采用电阻丝,其缠绕在出料口部位的夹层内,所述加热碳化炉的工作温度为400~500℃,其温度由配套的温控系统控制。
11.进一步地,所述硅碳加热棒采用u型硅碳加热棒,其在氧化性气氛中加热温度最高可达1450℃,所述废气焚烧炉的炉膛内的工作温度为850~950℃,其温度由配套的温控系
统控制。
12.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的进气端连接有空气引风机,所述废气出口排出的是胎盘碳化生成的裂解气和热解焦的可燃性混合烟气,烟气送至所述废气焚烧炉内进行焚烧。
13.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能够使其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手段,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例如:连续螺旋导流板换热器、快装法兰和隔离阀板,及电阻丝加热器和硅碳加热棒的温控系统等,均采用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胎盘碳化处理装置,能够实现对胎盘等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置,防止疾病传播风险和环境污染,较现有的送往指定地点集中火化的处理方法,省去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及监管等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投入,更节能、更环保、更安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环保意义。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中胎盘碳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8.实施例
19.如图1所示,一种胎盘碳化处理装置,包括加热碳化炉1和废气焚烧炉2,所述加热碳化炉为双层夹套炉体,所述加热碳化炉的顶部设置有投料口3,底部设置有出料口4,所述投料口上部配合设置有可开关的密封盖板5,所述出料口下部设置有可开关的隔离阀板6,所述加热碳化炉的夹层的上部设置有换热保温层7,下部设置有加热器8,所述出料口下方设置有水平的绞龙输送机9,所述出料口的下端与所述绞龙输送机的侧壁贯通连接,所述加热碳化炉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废气焚烧炉,所述绞龙输送机的出料端与所述废气焚烧炉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废气焚烧炉内部设置有多根硅碳加热棒10,所述废气焚烧炉的底部设置有多孔的底板11,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进风管12,所述进风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进废气管13,所述加热碳化炉的顶部设置有废气出口14,所述进废气管与所述废气出口相连接,所述废气焚烧炉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15,所述废气焚烧炉一侧设置有可开关的炉门16,所述加热碳化炉夹层的底部设置有烟气入口17,顶部设置有尾气出口20。
20.所述加热碳化炉为热硬性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的立式圆柱形筒体,其上下两端的投料口和出料口均为漏斗状变径口。
21.所述密封盖板通过快装法兰与所述投料口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盖板与所述投料口之间的所述快装法兰结合面处设置有耐高温密封圈。
22.所述绞龙输送机用于胎盘碳化后的残渣输送,其远离所述废气焚烧炉的一侧配合设置有减速电机18。
23.所述换热保温层为连续螺旋导流板换热器,用于回收所述烟气入口通入的烟气余热,所述尾气出口的排放尾气送至后续尾气处理装置。
24.所述加热器采用电阻丝,其缠绕在出料口部位的夹层内,所述加热碳化炉的工作
温度为400~500℃,其温度由配套的温控系统控制。
25.所述硅碳加热棒采用u型硅碳加热棒,其在氧化性气氛中加热温度最高可达1450℃,所述废气焚烧炉的炉膛内的工作温度为850~950℃,其温度由配套的温控系统控制。
26.所述进风管的进气端连接有空气引风机19,所述废气出口排出的是胎盘碳化生成的裂解气和热解焦的可燃性混合烟气,烟气送至所述废气焚烧炉内,炉膛温度达到其着火点时即进行焚烧。
27.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原理如下:
28.将待处理医疗废物(如胎盘)置于加热碳化炉中进行缺氧热解焦化,在400~500℃的高温条件下,进行深度的裂解和缩合反应,产生的裂解气和热解焦等由废气出口排出,连同引风机鼓入的空气送入温度850~950℃的废气焚烧炉内进一步进行焚烧处理,避免二次污染,同时,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送回加热碳化炉的夹层经连续螺旋导流板换热器回收热量,再经尾气出口送至尾气处理装置进行冷却、除尘、净化,最后无害化排空,废气焚烧炉残余的灰烬也已成为无害废物可由炉门清理。
2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不偏离所说明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胎盘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碳化炉和废气焚烧炉,所述加热碳化炉为双层夹套炉体,所述加热碳化炉的顶部设置有投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投料口上部配合设置有可开关的密封盖板,所述出料口下部设置有可开关的隔离阀板,所述加热碳化炉的夹层的上部设置有换热保温层,下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出料口下方设置有绞龙输送机,所述出料口的下端与所述绞龙输送机的侧壁贯通连接,所述加热碳化炉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废气焚烧炉,所述绞龙输送机的出料端与所述废气焚烧炉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废气焚烧炉内部设置有多根硅碳加热棒,所述废气焚烧炉的底部设置有多孔的底板,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进废气管,所述加热碳化炉的顶部设置有废气出口,所述进废气管与所述废气出口相连接,所述废气焚烧炉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废气焚烧炉一侧设置有可开关的炉门,所述加热碳化炉夹层的底部设置有烟气入口,顶部设置有尾气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胎盘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碳化炉为热硬性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的立式圆柱形筒体,其上下两端的投料口和出料口均为漏斗状变径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胎盘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板通过快装法兰与所述投料口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胎盘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输送机用于胎盘碳化后的残渣输送,其远离所述废气焚烧炉的一侧配合设置有减速电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胎盘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保温层为连续螺旋导流板换热器,用于回收所述烟气入口通入的烟气余热,所述尾气出口的排放尾气送至后续尾气处理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胎盘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采用电阻丝,其缠绕在出料口部位的夹层内,所述加热碳化炉的工作温度为400~50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胎盘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加热棒采用u型硅碳加热棒,其加热温度最高可达1450℃,所述废气焚烧炉的工作温度为850~95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胎盘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的进气端连接有空气引风机,所述废气出口排出的是胎盘碳化生成的裂解气和热解焦的混合烟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废物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胎盘碳化处理装置,包括加热碳化炉和废气焚烧炉,双层夹套的加热碳化炉的投料口设有密封盖板,出料口设有隔离阀板,加热碳化炉夹层上部设有换热保温层,下部设有加热器,出料口下方设有绞龙输送机,绞龙输送机出料端与废气焚烧炉进料口连接,废气焚烧炉内设有多根硅碳加热棒,废气焚烧炉的底部设有多孔底板,底板下设有进风管,进风管侧壁上设有进废气管,加热碳化炉顶部设有废气出口,进废气管与废气出口连接,废气焚烧炉顶部设有烟气出口,侧壁设有炉门,加热碳化炉夹层底部设有烟气入口,顶部设有尾气出口。该装置实现了对胎盘等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置,更节能、更环保、更安全。更安全。更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魁 申清顺 刘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利盈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18
技术公布日:2021/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