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67509发布日期:2021-10-16 09:48阅读:80来源:国知局
垃圾焚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系统。


背景技术:

2.垃圾焚烧站主要以垃圾焚烧并且能够利用热量进行发电或者其他方式利用能源,一方面能够对垃圾进行处理,另一方面还能够提供能源利用。现有的垃圾焚烧站内通常会存放垃圾,导致垃圾焚烧站内的一直存在有毒有害的难闻气体,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以及呼吸道造成损害,或者是通过通风系统将垃圾产生的气体排出到外界环境中,从而污染的外界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系统,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垃圾焚烧站内的气体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垃圾焚烧站内的空气环境的垃圾焚烧系统。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系统,该系统包括:
6.炉体,所述炉体具有第一燃烧室和烘干室,所述烘干室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室的上部;
7.垃圾渗滤液池;
8.回收部件,所述回收部件包括气体收集部件和液体收集部件,所述气体收集部件包括集气部件、气体管道和抽气泵,所述气体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燃烧室相互连通,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气部件,所述集气部件设置在所述垃圾渗滤液池的上部,所述抽气泵设置在所述气体管道上,液体收集部件包括液体管道、抽液泵和喷淋部件,所述抽液泵设置在所述垃圾渗滤液池的底部,所述液体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抽液泵,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喷淋部件,所述喷淋部件设置在所述烘干室内。
9.进一步的,安全管道,所述安全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烘干室相互连通,另一端伸出所述炉体。
10.进一步的,所述炉体还具有第二燃烧室,所述第二燃烧室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室的一侧。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燃烧室与所述烘干室相互连通。
12.进一步的,所述炉体还具有热解室,所述热解室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室与所述烘干室之间。
13.进一步的,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包括第一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所述第一过滤部件设置在所述集气部件上,所述第二过滤部件设置在所述抽液泵上。
14.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还包括第三过滤部件,所述第三过滤部件设置在所述液体管道和所述喷淋部件之间。
15.进一步的,烟气回流部件,所述烟气回流部件包括烟气回流管道和回流泵,所述烟
气回流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燃烧室相互连通,另一端伸出所述炉体的顶部并与所述烘干室相互连通,所述回流泵设置在所述烟气回流管道上。
16.进一步的,所述烟气回流管道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烘干室相互连通,另一端伸出所述炉体并连接于所述回流泵,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燃烧室相互连通,另一端伸出所述炉体,所述第二连接管设置在所述炉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回流泵,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管。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炉体的作用是燃烧垃圾和气体,炉体具有第一燃烧室和烘干室,烘干室设置在第一燃烧室的上部;垃圾渗滤液池内存储渗滤液;回收部件的作用是将气体和渗滤液输送至炉体内,回收部件包括气体收集部件和液体收集部件,气体收集部件包括集气部件、气体管道和抽气泵,气体管道的一端与第一燃烧室相互连通,另一端连接于集气部件,集气部件设置在垃圾渗滤液池的上部,抽气泵设置在气体管道上,液体收集部件包括液体管道、抽液泵和喷淋部件,抽液泵设置在垃圾渗滤液池的底部,液体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抽液泵,另一端连接于喷淋部件,喷淋部件设置在烘干室内,相对于现有技术,垃圾焚烧站内的一直存在有毒有害的难闻气体,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以及呼吸道造成损害,或者是通过通风系统将垃圾产生的气体排出到外界环境中,从而污染的外界环境,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气体收集部件将垃圾渗滤液池上部散发的气体抽入到第一燃烧室内,通过燃烧室对有害气体进行燃烧,然后通过液体收集部件将垃圾渗滤液池内的渗滤液输送至烘干室,通过燃烧室的高温对渗滤液进行烘干,从而达到降低垃圾站内的气体污染和液体污染,进而达到保护环境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垃圾焚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系统,该系统包括:
22.炉体1,炉体1具有第一燃烧室11和烘干室12,烘干室12设置在第一燃烧室11的上部;
23.垃圾渗滤液池2;
24.回收部件,回收部件包括气体收集部件和液体收集部件,气体收集部件包括集气部件311、气体管道312和抽气泵313,气体管道312的一端与第一燃烧室11相互连通,另一端连接于集气部件311,集气部件311设置在垃圾渗滤液池2的上部,抽气泵313设置在气体管道312上,液体收集部件包括液体管道321、抽液泵322和喷淋部件323,抽液泵322设置在垃圾渗滤液池2的底部,液体管道321的一端连接于抽液泵322,另一端连接于喷淋部件323,喷淋部件323设置在烘干室12内。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炉体1的作用是燃烧垃圾和气体,炉体1具有第一燃烧室11和烘干室12,烘干室12设置在第一燃烧室11的上部;垃圾渗滤液池2内存储
渗滤液;回收部件的作用是将气体和渗滤液输送至炉体1内,回收部件包括气体收集部件和液体收集部件,气体收集部件包括集气部件311、气体管道312和抽气泵313,气体管道312的一端与第一燃烧室11相互连通,另一端连接于集气部件311,集气部件311设置在垃圾渗滤液池2的上部,抽气泵313设置在气体管道312上,液体收集部件包括液体管道321、抽液泵322和喷淋部件323,抽液泵322设置在垃圾渗滤液池2的底部,液体管道321的一端连接于抽液泵322,另一端连接于喷淋部件323,喷淋部件323设置在烘干室12内,相对于现有技术,垃圾焚烧站内的一直存在有毒有害的难闻气体,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以及呼吸道造成损害,或者是通过通风系统将垃圾产生的气体排出到外界环境中,从而污染的外界环境,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气体收集部件将垃圾渗滤液池2上部散发的气体抽入到第一燃烧室11内,通过燃烧室对有害气体进行燃烧,然后通过液体收集部件将垃圾渗滤液池2内的渗滤液输送至烘干室12,通过燃烧室的高温对渗滤液进行烘干,从而达到降低垃圾站内的气体污染和液体污染,进而达到保护环境的技术效果。
26.上述炉体1的作用是燃烧垃圾和气体,炉体1具有第一燃烧室11和烘干室12,烘干室12设置在第一燃烧室11的上部,第一燃烧室11设置在炉体1的下部,第一燃烧室11与烘干室12相互连通,第一燃烧室11能够燃烧垃圾,烘干室12设置在炉体1的上部,燃烧室内燃烧后,排出的热量上升至烘干室12,提高了烘干室12内的温度;垃圾渗滤液池2内存储渗滤液,渗滤液主要是通过导流管将垃圾池底部的污水导流到垃圾渗滤液池2内,并且,在导流管上会设置过滤层,防止垃圾进入垃圾渗滤液池2;回收部件的作用是将气体和渗滤液输送至炉体1内,回收部件包括气体收集部件和液体收集部件,气体收集部件包括集气部件311、气体管道312和抽气泵313,气体管道312的一端与第一燃烧室11相互连通,另一端连接于集气部件311,集气部件311设置在垃圾渗滤液池2的上部,抽气泵313设置在气体管道312上,集气部件311能够收集空气,同时配合抽气泵313将空气抽入到燃烧室内,集气部件311可以采用集气罩,也可以采用其他收集气体的装置,液体收集部件包括液体管道321、抽液泵322和喷淋部件323,抽液泵322设置在垃圾渗滤液池2的底部,液体管道321的一端连接于抽液泵322,另一端连接于喷淋部件323,喷淋部件323设置在烘干室12内,抽液泵322可以浸泡在垃圾渗滤液池2内,也可以通过管道将垃圾渗滤液池2内的液体抽出并通过液体管道321输送到喷淋部件323,喷淋部件323将渗滤液喷入到烘干室12中,烘干室12对渗滤液进行蒸发,从而达到同时处理渗滤液和气体的技术效果,并且保护了周围的环境,提高了人员工作的环境质量。
27.进一步的,增加了安全管道4,安全管道4的一端与烘干室12相互连通,另一端伸出炉体1。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安全管道4,安全管道4的作用是排出炉体1内的气体,当垃圾焚烧系统出现断电的情况时,炉体1内的燃料依然在燃烧,安全管道4的另一端与烟尘过滤设备连接,烟尘过滤设备通过备用电源启动,将炉体1内的气体通过安全管道4抽入到烟尘过滤设备中,从而达到提高炉体1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28.进一步的,炉体1还具有第二燃烧室14,第二燃烧室14设置在第一燃烧室11的一侧。本实施例中,增加了第二燃烧室14,第二燃烧室14的作用辅助第一燃烧室11进行燃烧,第二燃烧室14能够对第一燃烧室11产生的可燃气体点燃,可选的,当可燃气体的热值较低时,在第二燃烧室14内设置等离子体火炬,能够提高第二燃烧室14内的温度,从而达到提高可燃气体的燃烧温度的技术效果。
29.进一步的,炉体1还具有热解室13,热解室13设置在第一燃烧室11与烘干室12之间。本实施例中,增加了热解室13,热解室13通常设置在第一燃烧室11的上部,热解室13内的温度比烘干室12内的温度更高,能够对水汽或者有毒气体进行热解处理,从而最大化消除有害气体的有害性和污染性。
30.进一步的,增加了过滤件,过滤件包括第一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第一过滤部件设置在集气部件311上,第二过滤部件设置在抽液泵322上。本实施例中,增加了过滤件,过滤件的作用是对进入炉体1的水或者气体进行过滤,第一过滤部件设置在集气部件311上,防止杂质进入到气体管道312,从而达到防止气体管道312被杂质阻塞的技术效果,第二过滤部件设置在抽液泵322上,防止杂质进入液体管道321,从而达到防止液体管道321被杂质阻塞的技术效果;可选的,过滤件还包括第三过滤部件,第三过滤部件设置在液体管道321和喷淋部件323之间,使得进入喷淋部件323的液体需要经过第三过滤部件进行二次过滤,从而达到防止杂质阻塞喷淋部件323的技术效果。
31.进一步的,烟气回流部件,烟气回流部件包括烟气回流管道和回流泵,烟气回流管道的一端与第一燃烧室11相互连通,另一端伸出炉体1的顶部并与烘干室12相互连通,回流泵设置在烟气回流管道上。本实施例中,增加了烟气回流部件,烟气回流部件的作用是将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重新输送至第一燃烧室11内进行加热和燃烧,从而降低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烟气回流管道的一端与第一燃烧室11相互连通,另一端伸出炉体1的顶部并与烘干室12相互连通,回流泵设置在烟气回流管道上,第一燃烧室11产生的烟气通过烟气回流管道进入第一燃烧室11内,同时,回流泵加速烟气的流动,从而达到快速燃烧有害气体的作用,进而达到保护环境的技术效果。
32.进一步的,烟气回流管道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烘干室12相互连通,另一端伸出炉体1并连接于回流泵,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燃烧室11相互连通,另一端伸出炉体1,第二连接管设置在炉体1的内壁上,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回流泵,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连接管。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烟气回流管道,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烘干室12相互连通,另一端伸出炉体1并连接于回流泵,使得第一连接管位于炉体1的内壁,而回流泵位于炉体1外部,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燃烧室11相互连通,另一端伸出炉体1,使得第三连接管的大部分区域位于炉体1的内壁,第二连接管设置在炉体1的内壁上,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回流泵,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连接管,使得第二连接管也位于炉体1的内壁,当烟气通过烟气回流管道时,烟气大部分的时间是位于炉体1内壁的,从而提高了烟气在进入第一燃烧室11的温度,从而提高了烟气的燃烧效率,并且,同时提高了烟气的燃烧温度和烟气的燃尽率。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