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风力返料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21416发布日期:2022-05-06 08:0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风力返料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风力返料循环流化床锅炉。


背景技术:

2.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运行时,需要流化风保持在高风压、高风量运行。这种状态下运行虽然使得返料顺畅,但由于流化风风压高、风量大,加剧了回料器内耐火材料的磨损,严重的导致耐火材料开裂脱落,出现回料器及返料腿超温烧红、外壳破裂等事件,被迫停炉、停机,影响对外供电、供汽,且每次停炉检修成本大,高风压及大风量运行还导致高压流化风机耗电量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风力返料循环流化床锅炉,对高压风力返料结构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结构科学合理、操作方便,能够提高设备可靠性,更为节能环保。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所述的高压风力返料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旋风分离器、回料器、高压流化送风系统;
6.所述的炉膛的上部设有炉膛出口,所述的炉膛出口通过送烟管a与旋风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分离净化后的烟气送入经过送烟管b送入烟道中,旋风分离器分离的烟灰经过送灰管送入回料器中;所述的回料器通过回料管与炉膛的下部连通;
7.所述的高压流化送风系统通过流化风管a与回料器的物料下降段的底部连接,高压流化送风系统通过流化风管b与回料器的物料上升段的底部连接,提供烟灰经回料管返回炉膛的动力;
8.高压流化送风系统通过流化风管c和流化风管d分别与回料管的上升段管的不同位置连接,提供烟灰返回炉膛的接续动力;
9.所述的流化风管a、流化风管b、流化风管c、流化风管d上分别设有流化风门。
10.所述的回料管设有两组,分别与炉膛的下部连接,所述的流化风管c上设有并联的三组支管,通过支管分别与两组回料管的上升段管接近回料器的位置和送灰管上接近回料器的位置连接;所述的支管上设有支管风门。
11.所述的流化风管d设有两组,分别与两组回料管的上升段管的中部或上部连接。
12.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回料器、流化风管a、流化风管b、流化风管c及其上的并联支管、流化风管d的组合设有三组,其中各组流化风管a、流化风管b、流化风管c、流化风管d分别与主风管连接,所述的高压流化送风系统通过主送风管与主风管连接。
13.所述的主风管为两端封闭的水平管。
14.所述的主送风管上设有火检冷却管,为锅炉火检送去冷却风。
15.所述的高压流化送风系统包括进风管、高压流化风机、出风管;所述的进风管的入口端设有带防雨帽滤清器,进风管的出口端与高压流化风机的进风口连接,进风管上沿进风方向依次设有消音器a、电动调节蝶阀a;所述的高压流化风机的出风口与出风管的一端连接,出风管的另一端与主送风管连接;所述的出风管上沿送风方向依次设有逆止阀、电动截止阀。
16.所述的高压流化风机的出风口与逆止阀之间的出风管上设有排气管,所述的排气管的末端连通大气,排气管上沿排气方向依次设有电动调节蝶阀b、消音器b。
17.所述的进风管、高压流化风机、出风管、排气管的组合结构设有三组;三组出风管分别与同一组主送风管连接。
18.所述的回料器包括立管、物料下降段、物料上升段、布风板、堰、返料腿;所述的立管下端与物料下降段上端连接,所述的物料下降段的右端与物料上升段左端连接,所述的物料上升段的右端与返料腿连接,所述的物料上升段与返料腿之间设有堰;所述的物料下降段的底端与风室a的上端连接,所述的物料上升段的底端与风室b连接,所述的风室a与风室b之间通过隔板分隔,所述的流化风管a与风室a的底部连接,所述的流化风管b与风室b的底部连接;
19.所述的物料上升段和物料下降段的底部设有布风板,所述的布风板上均匀设置多个风帽和出风孔组合结构;所述的返料腿设有两组,分别与两组回料管连接。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1.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流化送风系统通过流化风管a、流化风管b、流化风管c、流化风管d分别与回料器、回料管的不同位置进行连接,更为合理的分配了高压返料风的分配,能够以最小的风力能耗实现最佳的返料效果。
22.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流化送风系统设计了三组并联结构,经过主送风管与主风管为三组回料器同时提供返料风,能够根据实际工况灵活控制开启1-3组高压流化风机进行工作,控制最为合适的高压风量,避免加剧回料器内耐火材料的磨损,提升回料器耐用性,减少检修频率,同时也更为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流化床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回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各序号和名称如下:
26.1-炉膛;2-旋风分离器;3-回料器;4-炉膛出口支架;5-送烟管a;6-送烟管b;7-送灰管;8-回料管;9-流化风管a;10-物料下降段;11-流化风管b;12-流化风管c;13-流化风管d;14-物料上升段;15-上升段管;16-流化风门;17-支管;18-支管风门;19-主风管;20-主送风管;21-火检冷却管;22-进风管;23-高压流化风机;24-出风管;25-带防雨帽滤清器;26-消音器a;27-电动调节蝶阀a;28-逆止阀;29-电动截止阀;30-排气管;31-电动调节蝶阀b;32-消音器b;33-立管;34-布风板;35-堰;36-返料腿;37-风室a;38-风室b;39-隔板;40-风帽。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8.实施例1
29.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风力返料循环流化床锅炉,所述的高压风力返料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1、旋风分离器2、回料器3、高压流化送风系统;
30.所述的炉膛1的上部设有炉膛出口4,所述的炉膛出口4通过送烟管a5与旋风分离器2的入口连接,所述的旋风分离器2分离净化后的烟气送入经过送烟管b6送入烟道中,旋风分离器2分离的烟灰经过送灰管7送入回料器3中;所述的回料器3通过回料管8与炉膛1的下部连通;
31.所述的高压流化送风系统通过流化风管a9与回料器3的物料下降段10的底部连接,高压流化送风系统通过流化风管b11与回料器3的物料上升段14的底部连接,提供烟灰经回料管8返回炉膛1的动力;
32.高压流化送风系统通过流化风管c12和流化风管d13分别与回料管8的上升段管15的不同位置连接,提供烟灰返回炉膛1的接续动力;
33.所述的流化风管a9、流化风管b11、流化风管c12、流化风管d13上分别设有流化风门16。
34.所述的回料管8设有两组,分别与炉膛1的下部连接,所述的流化风管c12上设有并联的三组支管17,通过支管17分别与两组回料管8的上升段管15接近回料器3的位置和送灰管7上接近回料器3的位置连接;所述的支管17上设有支管风门18。
35.所述的流化风管d13设有两组,分别与两组回料管8的上升段管15的中部或上部连接。
36.所述的旋风分离器2、回料器3、流化风管a9、流化风管b11、流化风管c12及其上的并联支管17、流化风管d13的组合设有三组,其中各组流化风管a9、流化风管b11、流化风管c12、流化风管d13分别与主风管19连接,所述的高压流化送风系统通过主送风管20与主风管19连接。
37.所述的主风管19为两端封闭的水平管。
38.所述的主送风管20上设有火检冷却管21,为锅炉火检送去冷却风。
39.所述的高压流化送风系统包括进风管22、高压流化风机23、出风管24;所述的进风管22的入口端设有带防雨帽滤清器25,进风管22的出口端与高压流化风机23的进风口连接,进风管22上沿进风方向依次设有消音器a26、电动调节蝶阀a27;所述的高压流化风机23的出风口与出风管24的一端连接,出风管24的另一端与主送风管20连接;所述的出风管24上沿送风方向依次设有逆止阀28、电动截止阀29。
40.所述的高压流化风机23的出风口与逆止阀28之间的出风管24上设有排气管30,所述的排气管30的末端连通大气,排气管30上沿排气方向依次设有电动调节蝶阀b31、消音器b32。
41.所述的进风管22、高压流化风机23、出风管24、排气管30的组合结构设有三组;三组出风管24分别与同一组主送风管20连接。
42.所述的回料器3包括立管33、物料下降段10、物料上升段14、布风板34、堰35、返料腿36;所述的立管33下端与物料下降段10上端连接,所述的物料下降段10的右端与物料上
升段14左端连接,所述的物料上升段14的右端与返料腿36连接,所述的物料上升段14与返料腿36之间设有堰35;所述的物料下降段10的底端与风室a37的上端连接,所述的物料上升段14的底端与风室b38连接,所述的风室a37与风室b38之间通过隔板39分隔,所述的流化风管a9与风室a37的底部连接,所述的流化风管b11与风室b38的底部连接;
43.所述的物料上升段14和物料下降段10的底部设有布风板34,所述的布风板34上均匀设置多个风帽40和出风孔组合结构;所述的返料腿36设有两组,分别与两组回料管8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