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器的炉头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08450发布日期:2022-05-31 10:32阅读:8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ipc分类号f23d领域的一种具有炉盘燃烧装置的厨房灶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燃烧器的炉头总成。


背景技术:

2.随着强化安全、节能、环保的意识及燃料类型的改变,厨房炉具燃烧装置的炉头其结构创新亦是层出不觉。
3.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3883514a公开了一种上进风炉头,包括炉头座、中心引射管(13)、外引射管(14)、中心喷嘴(7),外喷嘴(9),所述中心引射管(13)的进气端和所述外引射管(14)的进气端均制成扩口,所述炉头座呈圆杯形,由金属板材经拉深成形,包括环形的侧板(6)和与其同体连接的圆形的底板(21),所述侧板(6)的一侧部分经加工形成较平的安装部(8),所述安装部(8)设有a孔(111)和b孔(112),所述底板(21)设有中心引射管槽(28)和外引射管槽(27),使所述中心引射管(13)的下面小部分和所述外引射管(14)的下面小部分分别嵌入所述中心引射管槽(28)和所述外引射管槽(27),并使所述中心引射管(13)和外引射管(14)分别与所述底板(21)焊接,所述中心喷嘴(7)通过所述a孔(111)与所述安装部(8)螺纹连接,所述外喷嘴(9)通过所述b孔(112)与所述安装部(8)螺纹连接,并使所述中心喷嘴(7)出气端的出气孔对准所述中心引射管(13)进气端的进气孔中心,所述外喷嘴(9)出气端的出气孔对准所述外引射管(14)进气端的进气孔中心,所述底板(21)设有穿过点火针(2)引线或热电偶(4)引线的c孔(34)和穿过热电偶(4)引线或点火针(2)引线的d孔(35),汤盘定位圈包括同体连接的安装板(22)、若干个连接板(23)和环形的外圈(19),所述外圈的外缘加工成翻边(20),所述安装板(22)设有中心引射管穿孔(26)、点火针穿孔(24)和热电偶穿孔(25),所述安装板(22)包括圆形的主板部(12)和同体连接的外环部(29),所述主板部(12)较外环部(29)稍向上隆起,所述外环部外缘与所述的若干连接板(23)连接,所述外圈(19)的环形翻边(20)套入所述侧板(6)上端并使所述汤盘定位圈与所述炉头座焊接,使所述中心引射管(13)出气端穿过所述中心引射管穿孔(26),点火针(2)的上端穿过所述点火针穿孔(24),热电偶(4)的上端穿过所述热电偶穿孔(25)。该申请的结构简单、美观、易清洁、且易于安装,使炉头和燃烧器的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减低,燃烧效率提高,燃烧器在燃烧时通常在外分火器和内分火器上各形成一组或两组火焰圈,使置于其上的锅具受热更均匀,使加热效率提高。
4.再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3623647a公开了一种三环火分气盘及燃烧器,该分气盘包括用于容纳炉头中心出气口的内环孔、设置于内环孔外环侧的多个外环进气通道、设置于外环进气通道外环侧的外环燃气槽、用于连通外环燃气槽与多个外环进气通道的多个连通通道、设置于外环燃气槽与外环进气通道之间的多个内环进气通道以及设置于内环孔侧壁上的多个二次进气通孔,内环孔、外环燃气槽、内环进气通道以及外环进气通道同心设置。该燃烧器则包括该分气盘以及与该分气盘相适配的炉头。该具有将炉头的内环燃气引流至分火器外环燃烧形成外环火,提高热效率的同时缩小炉头的体积,并具有易加工、密封
性好的特点,进而降低燃烧器整体成本的效果。
5.又如,c中国专利文献n215675193u公告了一种火盖和具有其的燃烧器,所述火盖形成为环形,火盖上设有用于提供大火的大火孔和用于提供小火的小火孔,大火孔和小火孔均沿火盖的周向设置,且大火孔和小火孔被布置成适于形成外环出小火且内环出大火。该实用新型的火盖,通过将环形火盖上的大火孔和小火孔布置成适于外环出小火且内环出大火,使外环小火燃烧时,加热的面积大,火焰的散热量大,能效低,可以对被加热物体维持一个较低的温度且不会升温,从而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6.还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3819462a公开了一种炉头、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该炉头包括外环结构,外环结构包括外环外周壁、外环内周壁、连接板、外环引射管和挡板;外环外周壁间隔套设在外环内周壁的外侧,连接板呈环状设置,连接板连接在外环外周壁和外环内周壁之间,在连接板的周向的局部位置的上方设置有挡板,且挡板与连接板、外环外周壁和外环内周壁之间形成预混腔。通过在连接板的上方设置挡板,将连接板上方的部分空间形成预混腔,燃气和空气在外环引射管内初步混合后从外环引射管的出气口流入预混腔,在预混腔内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外环流口流入外环分配气道内,保证了燃烧器的燃烧性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7.就以上ipc分类对应的诸个公开、公告的专利文献而言,燃气炉具炉头的设计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是出于安全、节能、环保的需要,深入拓展灶具使用的便捷性,充分提升燃气的热工效率而展现的各自才能。然而,是无止境,如何提升燃气的热工效率,进一步地完善灶具炉头的安全、环保的标准化,仍是需竭尽努力的。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烧器的炉头总成,,由该炉具中的燃烧器总成可以造就炉具动态过程中的大、中、小火燃气供给的态势,使通往燃烧器内的燃气充分燃烧且提升节能、环保的效率。
9.为此,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烧器的炉头总成,由依序组配的防干烧探头、隔热片、内环火盖、外环火盖、炉头本体、炉架构成,其中,其炉头本体上设有二次空气通道、外环空气爬坡通道、内环空气与燃气混合通道、360
°
环氧补充道、悬浮限位圈、空气导流环、月牙喷嘴保护罩、喇叭口引射管,其中,所述二次空气通道设置于外环空气爬坡通道、内环空气与燃气混合通道之间,所述360
°
环氧补充道设置在所述炉头本体的外缘处,且其周长小于炉头本体周长;并且,所述的空气导流环设置于所述炉头本体的外部一侧面,且其周长与所述360
°
环氧补充道等长;所述炉头本体设置在所述炉架上。
10.进一步地,所述的防干烧探头由带有热敏传感器的探头、探头杆、探头固定栓、探头防滑榫铆工件构成,并且,所述防干烧探头垂直设置于所述炉头本体内,所述探头与所述隔热片平齐。
11.进一步地,所述的隔热片,其本体上具有相互对立的四块外圈挡片、四块限位片,在隔热片本体上的每两个外圈挡片之间设有镂空散热口;所述隔热片本体设置在所述内环火盖上。
12.进一步地,所述的内环火盖,其火盖本体上设有隔热片限位台阶、稳火槽、火孔、防溢渍帽、装配台阶、稳火孔,所述火盖本体设置在所述外环火盖上。
13.进一步地,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火盖本体上设有引火槽、火孔、稳火孔、装配台阶、防溢渍帽、稳火槽,所述火盖本体设置在所述炉头本体上。
14.进一步地,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火盖本体上设置的火孔。
15.相比现有技术,由本发明产生的积极效果是:防干烧探头与隔热片的结合解决了无人值机时的燃烧器干烧问题;在燃烧器动态时,在炉头本体上所设置的二次空气通道、外环空气爬坡通道、内环空气与燃气混合通道、360
°
环氧补充道可以相互配合用以提升燃烧器的热效应;分别设置在内、外环火盖上的稳火槽可以充分实现与火孔的动态匹配,解决了火不离焰、飞火的问题。
16.相比现有技术,由本发明产生的积极效果是:喇叭口引射管分别与一个外环空气爬坡通道连通,燃气和空气在一次混合后通过喇叭口引射管进入外环空气爬坡通道内部,此时由于外环空气爬坡通道内部呈波浪状结构使得混合气体呈环状流动并沿波浪结构而不断起伏,从而有利于使得燃气和空气充分混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混合气体的燃烧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是燃烧器炉头总成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关于图1中的防干烧探头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a是关于图1中的隔热片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图3b是关于图1中的隔热片整体结构反面示意图;图4a是关于图1中的内环火盖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图4b是关于图1中的内环火盖整体结构反面示意图;图5a是关于图1中的外环火盖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图5b是关于图1中的外环火盖整体结构反面示意图;图6a是关于图1中的炉头本体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图6b是关于图1中的炉头本体结构反面示意图;图7是是关于图1中的炉架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防干烧探头、11-探头、12-探头杆、13-探头固定栓、14探头防滑榫铆工件;2-隔热片、21-外圈挡片、22-限位片,23-镂空散热口;3-内环火盖、31-隔热片限位台阶、32-稳火槽、33-火孔、34-防溢渍帽、35-装配台阶、36-稳火孔;4-外环火盖、41-引火槽、42-火孔、43-稳火孔、44-装配台阶、45-防溢渍帽、46-稳火槽;5-炉头本体、51-二次空气通道、52-外环空气爬坡通道、53-内环空气与燃气混合通道、54-360
°
环氧补充道、55-悬浮限位圈、56-空气导流环、57-月牙喷嘴保护罩、58-喇叭口引射管;6-炉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参见附图1、图5,图6a、图6b和图7,本实施例说的是一种适用于家厨灶具的炉头,
具体地说是一种燃烧器的炉头总成。该炉头总成是由依序组配的防干烧探头1、隔热片2、内环火盖3、外环火盖4、炉头本体5、炉架6构成的,为了将燃烧器的燃气耗损比降到最低,同时提高炉头动态情况下的热值效应,本实施例强调了在炉头本体5上设有二次空气通道51、外环空气爬坡通道52、内环空气与燃气混合通道53、360
°
环氧补充道54、悬浮限位圈55、空气导流环56、月牙喷嘴保护罩57、喇叭口引射管58这样的设计;因此,实施例中的二次空气通道设置于外环空气爬坡通道、内环空气与燃气混合通道之间, 360
°
环氧补充道设置在所述炉头本体的外缘处,且其周长小于炉头本体周长;并且,所述的空气导流环设置于所述炉头本体的外部一侧面,且其周长与所述360
°
环氧补充道等长;实践中本例中的炉头本体5是设置在所述炉架6上的;如此设计,实现了炉头本体的紧凑布局,与此同时又保证了炉头总成与燃烧器之间的混氧充沛,燃烧器的热工效应达到最佳水平。
[0020]
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贡献还体现在了防干烧探头1、隔热片2、内环火盖3、外环火盖4、炉头本体5、炉架6的结构设计上。例如,防干烧探头1是由带有热敏传感器的探头11、探头杆12、探头固定栓13、探头防滑榫铆工件14构成的。当无人值守时,为防止炉子上的锅具干烧,一旦内设于探头11内(图未画出)的热敏传感器感知锅底温度达到270
°
c时,探头杆12自动伸出并带动隔热片2阻热于锅底;静态情况下防干烧探头是垂直设置于所述炉头本体内,且探头与所述隔热片平齐。
[0021]
参见图3a、图3b,实施例说的是炉头总成中的隔热片2。实践中,其本体上设有相互对立的四块外圈挡片21、四块限位片22,在隔热片本体上的每两个外圈挡片之间设有镂空散热口23;所述隔热片本体设置在所述内环火盖3上;实践中,隔热片的作用就是配合防干烧探头的防干烧作为的,限位片22是限位于其与火盖之间的高度,在防干烧探头被启用时 ,外圈挡片挡住火盖上的火孔,隔热片隔离火盖的热度,火盖的热量从镂空散热口散出,从而保证锅底不被干烧。
[0022]
参见图4a、图4b,实施例说的是炉头总成中的内环火盖3,其火盖本体上设有隔热片限位台阶31、稳火槽32、火孔33、防溢渍帽34、装配台阶35、稳火孔36;实践中,稳火槽与火孔角度相匹配,可以有效地防止炉头燃烧时出现的飞火、离焰情况发生;防溢渍帽可以防止突锅汤汁没火;隔热片限位台阶和装配台阶既是专为配合隔热片使用的特定工位又是使火盖本体准确落入外环火盖上。
[0023]
参见图5a、图5b,实施例说的是炉头总成中的外环火盖4,其火盖本体上设有引火槽41、火孔42、稳火孔43、装配台阶44、防溢渍帽45、稳火槽46;这些功能性部件的作用类同于内环火盖上部件,本例不再赘述;实践中,火盖本体是直接设置在炉头本体上。
[0024]
参见图6a、图6b,实施例说的是喇叭口引射管58分别与一个外环空气爬坡通道52连通,燃气和空气在一次混合后通过喇叭口引射管58进入外环空气爬坡通道52内部,此时由于外环空气爬坡通道52内部呈波浪状结构使得混合气体呈环状流动并沿波浪结构而不断起伏,从而有利于使得燃气和空气充分混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混合气体的燃烧效果。
[0025]
综上,本发明通过展开图的方式并以实施例的说明,详尽了燃烧器的炉头总成的结构特点。现实中,从产品量产化的角度看,以上技术方案均可为造就行业标准提供着实有利的参考与借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