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煤灰燃烧器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09482发布日期:2022-08-03 12:1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煤灰燃烧器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煤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煤灰燃烧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粉煤灰是由煤燃烧过程中排出的微小灰粒,粉煤灰常常被加入燃烧器进行燃烧,加热装置是燃烧器中重要的结构之一,主要用于点火加热。
3.但是目前的加热装置位置固定,无法进行调节,导致点火加热位置被固定在固定位置,无法按照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影响设备的使用效果,而且进入的氧气容易汇集在一起,难以快速分散开来,影响燃烧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点火加热位置无法调节,氧气难以快速分散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粉煤灰燃烧器加热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粉煤灰燃烧器加热装置,包括框筒、框筒内部滑动连接的通管和通管左端栓接的加热圈,所述框筒的内部并位于通管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传动盘,所述传动盘底部的齿牙与通管顶部的齿牙啮合,所述传动盘的表面栓接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底部的齿牙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右端栓接有滑框,所述滑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框筒内部的右侧转动套接有导孔罩,所述导孔罩右侧顶部的齿牙啮合有被动轮,所述被动轮的轴心处固定套接有齿杆,所述齿杆表面的底端与框筒内部顶端的孔洞转动套接,所述滑块表面的孔洞铰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齿杆啮合,传动机构通过滑块、滑框、齿条、小齿轮、传动盘和通管可以调节加热圈的位置,让加热圈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方便燃烧器的燃烧,增强装置的使用效果,而且通过转动导孔罩,让导孔罩利用自身的结构将氧气通过导孔分散开来,避免氧气汇聚在一处。
7.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杆、主动轮、蜗轮、滑套和滑杆,所述蜗杆的右端与框筒右侧的孔洞转动套接,所述蜗杆表面的右端与主动轮的轴心处固定套接,所述主动轮的齿牙与齿杆的齿牙啮合,所述蜗杆的左端延伸到框筒的内部并与蜗轮的顶部啮合,所述蜗轮的轴心处与框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蜗轮表面的底端与滑套的后侧铰接,所述滑套的内部与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顶端与框筒内部的顶端铰接,所述滑杆的底端与滑块的表面铰接。
8.进一步地,转动蜗杆,蜗杆可以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可以带动齿杆转动,蜗杆可以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可以带动滑套转动,滑套在滑杆的表面滑动并带动滑杆转动,滑杆可以带动滑块移动。
9.优选的,所述齿条的后侧并位于传动盘的右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后侧与框筒的内部栓接。
10.进一步的,限位框通过滑轨对齿条进行滑动限位,让齿条可以平稳的左右移动,避
免齿条出现偏移的现象,让齿条始终与小齿轮啮合,方便齿条带动小齿轮转动,保障结构传动的顺畅。
11.优选的,所述导孔罩呈弧形结构,所述导孔罩的侧面开设导孔。
12.进一步的,导孔罩的弧形结构让向左进入框筒内部的氧气可以涌入导孔罩的内部,然后通过导孔罩的导孔向左分散涌出,从而将氧气分散开来,避免氧气汇聚在一处。
13.优选的,所述齿杆表面的顶端为斜齿齿轮,所述齿杆的顶端位于框筒的空腔中。
14.进一步的,齿杆的斜齿齿轮位于蜗杆的后侧,并且齿杆利用斜齿齿轮与主动轮啮合,方便主动轮带动齿杆转动,主动轮也位于框筒的空腔中,方便结构的传动,避免结构冲突。
15.优选的,所述蜗杆的右端延伸到框筒的右侧并栓接有手轮,所述主动轮为斜齿齿轮。
16.进一步的,使用者通过手轮可以带动蜗杆转动,蜗杆便能带动主动轮和蜗轮转动,主动轮采用的结构让主动轮可以与齿杆的顶端啮合,让主动轮可以带动齿杆转动。
17.有益效果:
18.1、传动机构通过滑块可以带动滑框移动,滑框通过齿条可以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通过传动盘可以带动通管移动,从而调节加热圈的位置;
19.2、传动机构通过齿杆可以带动被动轮转动,被动轮通过导孔罩可以对氧气进行分散,增强燃烧效果;
20.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机构通过滑块、滑框、齿条、小齿轮、传动盘和通管可以调节加热圈的位置,让加热圈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方便燃烧器的燃烧,增强装置的使用效果,而且通过转动导孔罩,让导孔罩利用自身的结构将氧气通过导孔分散开来,避免氧气汇聚在一处。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粉煤灰燃烧器加热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粉煤灰燃烧器加热装置的齿条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粉煤灰燃烧器加热装置的主动轮左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粉煤灰燃烧器加热装置的齿条立体示意图。
25.图中:1、框筒;2、传动机构;21、蜗杆;22、主动轮;23、蜗轮;24、滑套;25、滑杆;3、通管;4、加热圈;5、传动盘;6、小齿轮;7、齿条;8、滑框;9、滑块;10、导孔罩;11、被动轮;12、齿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实施例一
28.参照图1-4,一种粉煤灰燃烧器加热装置,包括框筒1、框筒1内部滑动连接的通管3和通管3左端栓接的加热圈4,框筒1的内部并位于通管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传动盘5,传动盘
5底部的齿牙与通管3顶部的齿牙啮合,传动盘5的表面栓接有小齿轮6,小齿轮6底部的齿牙啮合有齿条7,齿条7的右端栓接有滑框8,滑框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9,框筒1内部的右侧转动套接有导孔罩10,导孔罩10右侧顶部的齿牙啮合有被动轮11,被动轮11的轴心处固定套接有齿杆12,齿杆12表面的底端与框筒1内部顶端的孔洞转动套接,滑块9表面的孔洞铰接有传动机构2,传动机构2与齿杆12啮合,传动机构2与框筒1转动套接,加热圈4可以采用电加热线圈,可以选择市面上成熟的电阻加热装置,传动盘5和小齿轮6均为直齿齿轮,通管3的顶部为齿牙结构,导孔罩10右侧的外端为齿圈结构,传动机构2通过滑块9可以带动滑框8移动,滑框8通过齿条7可以带动小齿轮6转动,小齿轮6通过传动盘5可以带动通管3移动,从而调节加热圈4的位置,传动机构2通过齿杆12可以带动被动轮11转动,被动轮11通过导孔罩10可以对氧气进行分散,增强燃烧效果,传动机构2通过滑块9、滑框8、齿条7、小齿轮6、传动盘5和通管3可以调节加热圈4的位置,让加热圈4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方便燃烧器的燃烧,增强装置的使用效果,而且通过转动导孔罩10,让导孔罩10利用自身的结构将氧气通过导孔分散开来,避免氧气汇聚在一处。
29.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机构2包括蜗杆21、主动轮22、蜗轮23、滑套24和滑杆25,蜗杆21的右端与框筒1右侧的孔洞转动套接,蜗杆21表面的右端与主动轮22的轴心处固定套接,主动轮22的齿牙与齿杆12的齿牙啮合,蜗杆21的左端延伸到框筒1的内部并与蜗轮23的顶部啮合,蜗轮23的轴心处与框筒1的内部转动连接,蜗轮23表面的底端与滑套24的后侧铰接,滑套24的内部与滑杆25的表面滑动连接,滑杆25的顶端与框筒1内部的顶端铰接,滑杆25的底端与滑块9的表面铰接,转动蜗杆21,蜗杆21可以带动主动轮22转动,主动轮22可以带动齿杆12转动,蜗杆21可以带动蜗轮23转动,蜗轮23可以带动滑套24转动,滑套24在滑杆25的表面滑动并带动滑杆25转动,滑杆25可以带动滑块9移动。
30.本实用新型中,齿条7的后侧并位于传动盘5的右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框,限位框的后侧与框筒1的内部栓接,限位框通过滑轨可以对齿条7进行滑动限位,让齿条7可以平稳的左右移动,避免齿条7出现偏移的现象,让齿条7始终与小齿轮6啮合,方便齿条7带动小齿轮6转动,保障结构传动的顺畅。
31.本实用新型中,导孔罩10呈弧形结构,导孔罩10的侧面开设导孔,导孔罩10的弧形结构让向左进入框筒1内部的氧气可以涌入导孔罩10的内部,然后通过导孔罩10的导孔向左分散涌出,从而将氧气分散开来,避免氧气汇聚在一处。
32.本实用新型中,齿杆12表面的顶端为斜齿齿轮,齿杆12的顶端位于框筒1的空腔中,齿杆12的斜齿齿轮位于蜗杆21的后侧,并且齿杆12利用斜齿齿轮与主动轮22啮合,方便主动轮22带动齿杆12转动,主动轮22也位于框筒1的空腔中,方便结构的传动,避免结构冲突。
33.本实用新型中,蜗杆21的右端延伸到框筒1的右侧并栓接有手轮,主动轮22为斜齿齿轮,使用者通过手轮可以带动蜗杆21转动,蜗杆21便能带动主动轮22和蜗轮23转动,主动轮22采用的结构让主动轮22可以与齿杆12的顶端啮合,让主动轮22可以带动齿杆12转动。
34.实施例二
3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主动轮22替换为右侧为齿圈的侧齿齿轮,将齿杆12顶端的斜齿齿轮替换为直齿齿轮,让侧齿齿轮右侧底部的齿牙与齿杆12的直齿齿轮啮合,方便蜗杆21带动侧齿齿轮转动,然后侧齿齿轮可以带动直齿齿轮转动,但是由于侧齿齿
轮的结构,让侧齿齿轮与直齿齿轮之间存在相互干扰的可能,影响导致结构传动不畅,因此本技术优选为主动轮22和齿杆12的斜齿齿轮。
36.工作原理:转动蜗杆21,蜗杆21可以带动主动轮22转动,主动轮22可以带动齿杆12转动,齿杆12可以带动被动轮11转动,被动轮11可以带动导孔罩10转动,利用离心力去除导孔罩10导孔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保障导孔的通畅,让氧气可以分散进入导孔罩10的导孔中,并分散地向左排出,与此同时,蜗杆21可以带动蜗轮23顺时针转动,蜗轮23可以带动滑套24向左转动,滑套24在滑杆25的表面滑动并带动滑杆25向左转动,滑杆25可以带动滑块9向左移动,滑块9在滑框8的内部向上滑动并带动滑框8向左移动,滑框8可以齿条7向左移动,齿条7可以带动小齿轮6顺时针转动,小齿轮6可以带动传动盘5顺时针转动,传动盘5可以带动通管3在框筒1的内部向左移动,通管3可以带动加热圈4向左移动,从而改变加热圈4的位置。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