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炉飞灰协同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07383发布日期:2023-04-29 21:0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焚烧炉飞灰协同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活固废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改造方法,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垃圾焚烧炉飞灰协同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中国垃圾中含水率有时候高达50%-60%,灰量也在20%-25%之间,入炉垃圾热值在6000kj/kg-6500kj/kg左右,即使采取在绝热炉膛中燃烧,理论燃烧温度也在1000℃以下,炉膛温度过低导致炉膛内垃圾很难充分燃烧,灰渣中有机碳量以及未燃尽损失较高。

2、另外,垃圾焚烧炉产生的烟气中飞灰量也较大,大约占入入厂垃圾的3%-4%左右,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大部分重金属和二噁英被烟气净化系统截留而富集于飞灰中,因而飞灰是环境中重金属和二噁英的重要汇集处。由于传统的飞灰处理主要方式就是稳定化加填埋,存在着成本高,对环境污染风险大等诸多问题。

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收运量急剧增加,垃圾焚烧发电已经成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主流,由此产生的飞灰的量也逐年增加,由于传统的飞灰处理主要方式就是稳定化加填埋,存在着成本高,对环境污染风险大等诸多问题,因此开发一种能解决成本高,对环境污染风险大的问题的新的飞灰处理系统就显得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飞灰协同处理系统,为一种飞灰协同处理系统,通过提高燃烧效率、协同处理飞灰,提高焚烧炉底渣的回收利用价值,大大降低飞灰处理成本,提高焚烧炉和余热锅炉效率,降低炉膛出口一氧化碳以及二噁英的排放量;解决传统的飞灰处理主要方式就是稳定化加填埋,存在着成本高,对环境污染风险大等诸多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垃圾焚烧炉飞灰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富氧燃烧系统、湿式底渣分离处理装置和飞灰再循环系统;

3、捞渣机设置在垃圾焚烧炉的出渣口;湿式底渣分离处理装置与捞渣机连接;

4、垃圾料斗设置在垃圾焚烧炉的进渣口;

5、余热锅炉分别与垃圾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连接;余热锅炉内设置过热器、蒸发器和省煤器;

6、湿式底渣分离处理装置、余热锅炉、烟气净化系统均通过飞灰再循环系统与垃圾料斗连接;

7、飞灰外运处理分别与余热锅炉、烟气净化系统连接;

8、富氧燃烧系统与一次风系统连接;一次风系统与垃圾焚烧炉连接。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一次风系统包括一次风机、一次风预热器和一次风管道;

10、垃圾坑区、一次风机、一次风预热器和垃圾焚烧炉通过一次风管道依次连接;

11、位于一次风预热器与垃圾焚烧炉之间的一次风管道上设置富氧燃烧系统。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富氧燃烧系统选用工业制氧机。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红外相机火焰温度监控系统设置在于第一烟道顶部。

14、本实用新型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5、(1)提高炉膛燃烧温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燃烧效率,将燃烬的灰渣中的有机物进一步去除,降低其总有机碳含量以及可溶解碳含量,并将灰渣烧结成颗粒状玻璃体,将重金属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固化其中,减少其毒性浸出,提高底渣质量;

16、(2)焚烧炉底渣通过炉膛富氧高温烧结成为可以回收利用的高质量晶体颗粒,主要用途可以作为建筑材料,而未经处理的炉渣只能用来铺路,填埋,或者作为矿坑回填材料;

17、(3)增加了飞灰再循环系统,把锅炉炉灰以及除尘器下的飞灰一起收集后,将75%的飞灰输送回炉膛循环焚烧,剩余25%的飞灰外运至飞灰处理系统,大大减小了飞灰外运量,实现大部分飞灰厂内消化,大大降低飞灰处理成本;当采用水冷炉膛时,采用镍铬合金堆焊改造来保护炉膛膜式壁,防止飞灰再循环加剧对炉膛的磨损;

18、(4)在焚烧炉炉膛实施富氧燃烧,增加含氧量,可以提高炉膛燃烧温度的同时,可以显著减少余热锅炉出口烟气量并且降低排烟损失,提高焚烧炉和余热锅炉效率,可以有效提高吨垃圾发电量,提高炉膛燃烧温度,可以降低炉膛出口一氧化碳以及二噁英的排放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焚烧炉飞灰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富氧燃烧系统(1)、湿式底渣分离处理装置(4)和飞灰再循环系统(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飞灰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次风系统(6)包括一次风机(61)、一次风预热器(62)和一次风管道(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焚烧炉飞灰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富氧燃烧系统(1)选用工业制氧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焚烧炉飞灰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余热锅炉(3)高温段第一烟道(12)上方设置红外相机火焰温度监控系统(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炉飞灰协同处理系统。它包括富氧燃烧系统、湿式底渣分离处理装置和飞灰再循环系统;捞渣机设置在垃圾焚烧炉的出渣口;湿式底渣分离处理装置与捞渣机连接;垃圾料斗设置在垃圾焚烧炉的进渣口;余热锅炉分别与垃圾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连接;余热锅炉内设置过热器、蒸发器和省煤器;湿式底渣分离处理装置、余热锅炉、烟气净化系统通过飞灰再循环系统与垃圾料斗连接;飞灰外运处理分别与余热锅炉、烟气净化系统连接;富氧燃烧系统在一次风系统连接。本技术可以实现协同处理飞灰的目的,具有提高燃烧效率,提高焚烧炉底渣的回收利用价值,提高焚烧炉和余热锅炉效率,降低一氧化碳以及二噁英的排放量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育波,危喆焘,石春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净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