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烧改性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33204发布日期:2023-03-14 20:20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烧改性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燃烧炉结构,特别是一种环烧改性气化炉。


背景技术:

2.燃烧效率高、适应不同可燃物、容积大一直是业界不断追求的技术进步目标,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自然能源的逐渐减少,而大量的污染物、垃圾等的产生,现有技术中污染物、垃圾大量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如何利用污染物、垃圾作为燃料,即解决污染物、垃圾的处理问题,同时作为人们获取热源的燃料,是当今社会亟待的技术问题。
3.传统的炉具(或气化炉)存在三个层面的缺陷:第一个层面是炉具(气化炉)结构设计缺陷,即大口径气化炉的气化孔与对面气化孔相对距离太远,压不住炉内中心的烟雾,燃烧不彻底。(解决方案:采用环形炉口结构设计,使气化孔与对面气化孔相对距离变近,压的住烟雾,使气化燃烧效果更好,这一改进主要是解决可燃物处理量即大、气化效果又好的问题。)
4.第二个层面是炉具(或气化炉)功能不完备的问题:如初次点火炉口冒烟问题;抖动灰杆炉口有灰飘出问题(室内有污染);冬天需要加强烤火功能而夏天又要削弱这一功能的问题;特别是兼顾脚部取暖问题;家人围坐有死角问题(炉口一侧烟筒碍事、烫);烧水、做饭、取暖同时进行又要确保热效率最佳分配的问题等等。(解决方案:采用双层炉外壳及内胆中心原位正、反燃结构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的功能缺陷。)
5.第三个层面是炉具(或气化炉)可燃物选择缺陷问题,一些不成形的、湿度高的或水性可燃物难以选择燃烧,是现有炉具的通病,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广泛获取可燃物具有重要意义。(解决方案:通过炉具不同部位同时分别增设炭化仓、助燃仓、烘烤仓(以抽屉状结构配合)很好地解决了不同性质的可燃物先通过改性再选择燃烧的问题。)通过以上炉具(或气化炉)改进,为日常生活垃圾处理方便化、源头化、广泛化、能源化迈进提供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6.为提高燃烧效率和解决利用污染物或垃圾作为燃料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环烧改性气化炉结构。
7.本实用新型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烧改性气化炉,包括:炉体部分和水加热部分。
8.所述的炉体部分包括:炉体外套、烟道隔离套、燃烧腔外套、燃烧腔内套、炉体内套和排烟管。
9.所述的炉体外套、烟道隔离套、燃烧腔外套、燃烧腔内套和炉体内套同轴线套装构成圆形炉体部分。
10.所述的炉体外套与烟道隔离套构成环形燃烧腔排烟腔,燃烧腔排烟腔的进烟口径向设置在炉体进口处,进烟口处设置档环,环形燃烧腔排烟腔出烟端与排烟管连通。
11.所述的烟道隔离套与燃烧腔外套之间构成二次进风供氧腔,二次进风供氧腔的上端设置有一组燃烧室外二次进风孔。
12.所述的燃烧腔外套与之间燃烧腔内套之间构成燃烧腔,燃烧腔的底部设置有出渣炉条,所述的燃烧腔内套中设置一组燃烧室内进风管,燃烧室内进风管一端与燃烧腔内套上端的燃烧室内二次进风孔连通,另一端与二次进风供氧腔连通。
13.所述的炉体内套的中空为反燃烧腔,反燃烧腔的上端设置有与燃烧腔上端连通的反燃烧进烟口,反燃烧腔的下端与排烟管连通,所述的反燃烧腔内设置有三次送风管,所述的三次送风管一端经一组三次送风孔与反燃烧腔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的反燃烧进烟口上还设置有进烟口大小调节帽。
14.所述的水加热部分包括:反燃烧加热水箱和烟道加热水箱,反燃烧加热水箱与烟道加热水箱管路连通,反燃烧加热水箱设置在反燃烧腔内,所述的烟道加热水箱套装在燃烧腔的排烟腔上。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燃烧效率高、燃烧腔容积大、可同时对燃料进行碳化、助燃、烘烤等处理,特别适用于家庭、垃圾焚烧处理及垃圾作燃料的加热炉使用。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7.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18.附图中,1-1.炉体外套、1-2.烟道隔离套、1-3.燃烧腔外套、1-4.燃烧腔内套、1-41.燃烧室内二次进风孔、1-5.炉体内套、1-6.燃烧腔排烟腔、1-61.进烟口、1-7.档环、1-8.炉体进口、1-9.三次送风管、1-91.三次送风孔、1-10.排烟管、2-1.二次进风供氧腔、2-11燃烧室外二次进风孔、2-2.燃烧腔、2-21.出渣炉条、2-3.燃烧室内进风管、2-4.反燃烧腔、2-41.反燃烧进烟口、2-42进烟口大小调节帽、3-1.燃料碳化仓、3-2.燃料助燃仓、3-21.筋条、3-3.燃料烘烤仓、3-31.二次进风孔、4-1.反燃烧加热水箱、4-2.烟道加热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19.参看附图,一种环烧改性气化炉,包括:炉体部分和水加热部分。
20.所述的炉体部分包括:炉体外套1-1、烟道隔离套1-2、燃烧腔外套1-3、燃烧腔内套1-4和炉体内套1-5。
21.所述的炉体外套1-1、烟道隔离套1-2、燃烧腔外套1-3、燃烧腔内套1-4和炉体内套1-5同轴线套装构成圆形炉体部分。
22.所述的炉体外套1-1与烟道隔离套1-2构成环形燃烧腔排烟腔1-6,燃烧腔排烟腔1-6的进烟口1-61径向设置在炉体进口1-8处,进烟口1-61处设置档环1-7,环形燃烧腔排烟腔1-6出烟端与排烟管1-10连通。
23.所述的烟道隔离套1-2与燃烧腔外套1-3之间构成二次进风供氧腔2-1,二次进风供氧腔2-1的上端设置有一组燃烧室外二次进风孔2-11。
24.所述的燃烧腔外套1-3与之间燃烧腔内套1-4之间构成燃烧腔2-2,燃烧腔2-2的底部设置有出渣炉条2-21,所述的燃烧腔内套1-4中设置一组燃烧室内进风管2-3,燃烧室内进风管2-3一端与燃烧腔内套1-4上端的燃烧室内二次进风孔1-41连通,另一端与二次进风
供氧腔2-1连通。
25.所述的炉体内套1-5的中空为反燃烧腔2-4,反燃烧腔2-4的上端设置有与燃烧腔2-2上端连通的反燃烧进烟口2-41,反燃烧腔2-4的下端与排烟管1-10连通,所述的反燃烧腔2-4内设置有三次送风管1-9,所述的三次送风管1-9一端经一组三次送风孔1-91与反燃烧腔2-4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的反燃烧进烟口2-41上还设置有进烟口大小调节帽2-42。
26.进烟口大小调节帽2-42用于反燃烧进烟口2-41开或关,或开启的大小调节。反燃烧进烟口2-41开用于反向燃烧,反燃烧进烟口2-41关用于反向燃烧不工作。
27.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取下档环1-7,燃烧腔2-2燃烧产生的烟气经燃烧腔排烟腔1-6的进烟口1-61进入燃烧腔排烟腔1-6,经过沿炉体外套1-1循环后在排烟管1-10负压作用下排出。烟气的热量在经过燃烧腔排烟腔1-6循环被再次利用。
28.当反燃烧腔2-4被使用时(开启水加热部分),安装档环1-7将进烟口1-61封堵,燃烧腔2-2燃烧产生的烟气在1-10负压作用下,经反燃烧进烟口2-41进入反燃烧腔2-4,实现方向燃烧,最终烟气在排烟管1-10负压作用下排出。
29.所述的水加热部分包括:反燃烧加热水箱4-1和烟道加热水箱4-2,反燃烧加热水箱4-1与烟道加热水箱4-2管路连通,反燃烧加热水箱4-1设置在反燃烧腔2-4内,所述的烟道加热水箱4-2套装在燃烧腔排烟腔1-6上。
30.当燃烧腔排烟腔1-6有烟气流过是,烟气对烟道加热水箱4-2进行加热,当反燃烧腔2-4工作时,反燃烧腔2-4对反燃烧加热水箱4-1实施加热。
31.二次进风供氧腔2-1、燃烧室内进风管2-3和三次送风管1-9分别实施对燃烧腔2-2和反燃烧腔2-4实施供氧助燃。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燃料处理仓部分,所述的燃料处理仓部分包括:燃料碳化仓3-1、燃料助燃仓3-2和燃料烘烤仓3-3。
33.所述的燃料碳化仓3-1为带出气孔3-11的封闭箱体,所述的出气孔3-11与燃烧腔2-2上端连通,燃料碳化仓3-1沿炉体外套1-1的径向设置一组,燃料碳化仓3-1的箱体底部设置在二次进风供氧腔2-1的顶部;
34.所述的燃料助燃仓3-2的底部为筋条3-21的框体结构,所述的燃料助燃仓3-2的筋条3-21部分设置在燃烧腔2-2内,燃料助燃仓3-2沿炉体外套1-1的径向设置一组;
35.所述的燃料烘烤仓3-3为带有二次进风孔3-31的上开口的箱体,燃料烘烤仓3-3沿炉体外套1-1的径向设置一组,燃料烘烤仓3-3的箱体顶部设置在二次进风供氧腔2-1的底部,所述二次进风孔3-31一端与大气连通,另一端与二次进风供氧腔2-1连通。
36.燃料碳化仓3-1、燃料助燃仓3-2和燃料烘烤仓3-3对不同可燃物进行处理后在进入燃烧腔2-2内燃烧。
37.炭化仓、助燃仓、烘烤仓均可设计为抽屉状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