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溢流槽式冷却滚筒排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97539发布日期:2023-01-03 22:45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溢流槽式冷却滚筒排渣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渣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溢流槽式冷却滚筒排渣机。


背景技术:

2.冷却滚筒排渣机是化工、环保领域常用的排渣设备,冷却滚筒排渣机是通过滚筒内部螺旋叶片旋转进行输送渣土,为使高温渣土冷却,在筒外喷水进行冷却,溢流槽式冷却滚筒排渣机是一种通过溢流洒水进行冷却的滚筒排渣机。
3.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溢流槽式冷却滚筒排渣机(公开号:cn210688268u),此专利虽然通过导流槽与集水箱对使用过的冷却水进行收集,并通过提升泵与水管配合进行重复利用,但冷却水在对滚筒表面接触换热后,其自身的温度会急剧上升,直接进行回收利用不但易使得提升泵高温损坏,且升温后的冷却水重复使用,易使得后续冷却效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现有的冷却水在对滚筒降温换热后,且自身温度会急剧上升,直接进行回收利用易使得提升泵损坏,且降低后续冷却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溢流槽式冷却滚筒排渣机。
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溢流槽式冷却滚筒排渣机,包括底座和冷却箱,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回流槽,所述回流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的内壁设置有滚筒排渣机本体,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回流腔体,所述回流腔体的内顶壁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条形滤槽,所述条形滤槽的一端与所述回流槽的内底壁连通;
6.两个所述安装块相对的表面设置有冷却装置,且冷却装置包括弧形蓄水块,所述弧形蓄水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块相对的表面固定连接。
7.优选地,所述弧形蓄水块的内部开设有蓄水腔体,所述弧形蓄水块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喷头,所述回流腔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8.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底座的一侧表面,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分流箱,所述分流箱的一侧表面固定连通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冷却管。
9.优选地,所述冷却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冷却箱的一侧表面,所述冷却管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螺旋片,所述冷却箱的底部开设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
10.优选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端固定连接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散热片,所述冷却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横截面呈l型形状,所述挡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矩形口。
11.优选地,所述矩形口的内壁固定套接有滤网,所述蓄水箱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潜
水泵,所述潜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蓄水箱的上表面,所述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弧形蓄水块的外侧表面连通,所述蓄水箱的上表面设置有清理盖。
12.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3.通过设置两个安装块相对的表面设置有冷却装置,且冷却装置包括弧形蓄水块,弧形蓄水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块相对的表面固定连接,达到了对升温的冷却水进行降温,不仅提高了潜水泵的使用寿命,且提高了后续对滚筒冷却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溢流槽式冷却滚筒排渣机的示意图;
15.图2为一种溢流槽式冷却滚筒排渣机的冷却箱结构立体图;
16.图3为一种溢流槽式冷却滚筒排渣机的蓄水箱结构剖视图;
17.图4为一种溢流槽式冷却滚筒排渣机的底座结构右侧剖视图。
18.图中:1、底座;2、冷却箱;3、回流槽;4、安装块;5、滚筒排渣机本体;6、回流腔体;7、弧形蓄水块;71、蓄水腔体;72、喷头;73、连接管;74、分流箱;75、冷却管;76、螺旋片;77、半导体制冷片;78、散热片;79、蓄水箱;710、挡板;711、滤网;712、潜水泵;713、水管;714、清理盖。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参照图1-4,一种溢流槽式冷却滚筒排渣机,包括底座1和冷却箱2,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回流槽3,回流槽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安装块4,两个安装块4的内壁设置有滚筒排渣机本体5,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回流腔体6,回流腔体6的内顶壁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条形滤槽,条形滤槽的一端与回流槽3的内底壁连通;
21.两个安装块4相对的表面设置有冷却装置,且冷却装置包括弧形蓄水块7,弧形蓄水块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块4相对的表面固定连接。
22.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增大降温面积,弧形蓄水块7的内部开设有蓄水腔体71,弧形蓄水块7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喷头72,回流腔体6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73,弧形蓄水块7起到配合喷头72增大对滚筒排渣机本体5喷洒降温的面积,回流腔体6底部呈倾斜状,从而便于升温后的冷却水进入连接管73的作用。
23.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分流冷却,连接管73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底座1的一侧表面,连接管73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分流箱74,分流箱74的一侧表面固定连通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冷却管75,分流箱74起到将连接管73内升温的冷却水输送至多根冷却管75内,从而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的作用。
24.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冷却水散热效率,冷却管75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冷却箱2的一侧表面,冷却管75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螺旋片76,冷却箱2的底部开设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77,螺旋片76起到提高冷却管75散热面积,
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25.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制冷效率,半导体制冷片77的散热端固定连接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散热片78,冷却管75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蓄水箱79,蓄水箱79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710,挡板710的横截面呈l型形状,挡板710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矩形口,散热片78起到加快对半导体制冷片77散热端的热量散发,挡板710起到对冷却后的冷却水进行阻挡的作用。
26.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对回收冷却水过滤,矩形口的内壁固定套接有滤网711,蓄水箱79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潜水泵712,潜水泵712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有水管713,水管713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蓄水箱79的上表面,水管713的一端与弧形蓄水块7的外侧表面连通,蓄水箱79的上表面设置有清理盖714,滤网711起到对回收的冷却水进行过滤,避免使用时出现堵塞的情况,并通过清理盖714便于工人定期对阻挡的杂质进行清理。
27.通过设置两个安装块4相对的表面设置有冷却装置,且冷却装置包括弧形蓄水块7,弧形蓄水块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块4相对的表面固定连接,达到了对升温的冷却水进行降温,不仅提高了潜水泵712的使用寿命,且提高了后续对滚筒冷却效率的效果。
28.工作原理:步骤一,启动潜水泵712和半导体制冷片77工作,潜水泵712将蓄水箱79内的冷却水通过水管713输送至蓄水腔体71内,再通过喷头72喷撒在滚筒排渣机外表面进行降温,换热升温后的冷却水滴落在回流槽3内,通过条形滤槽流入回流腔体6内部,并由于其底部倾斜使其冷却水进行汇聚流入连接管73内;
29.步骤二,连接管73将升温的冷却水输送至分流箱74内,通过分流箱74将其分送至多根冷却管75内,冷却管75通过其表面的螺旋片76增大散热面积,并配合半导体制冷片77产生的冷气对其进行降温,冷却管75将降温后的冷却水输送至蓄水箱79内部,冷却水流入挡板710内部,通过滤网711的过滤后流入蓄水箱79底部供潜水泵712进行循环使用。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