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扬析且干燥落料的锅炉给料布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97680发布日期:2023-03-17 21:23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扬析且干燥落料的锅炉给料布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1.流化床锅炉
2.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扬析且干燥落料的锅炉给料布风装置。


背景技术:

3.流化床锅炉以其低温环保特性得到大力发展,为进一步增强流化床锅炉对燃料的适应性,并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解决流化床锅炉的给料及配风问题是值得关注的技术突破口。这是因为实际运行中的锅炉给料大多是低热值、高水分的劣质燃料,且管理粗放,使得入炉燃料杂质多且粒径难于管控。尤其是锅炉在燃用糠醛渣等且极易扬析的生物质燃料,或混烧一些比重轻的粉状燃料时,给料与配风问题直接关乎床温控制及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扬析且干燥落料的锅炉给料布风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扬析且干燥落料的锅炉给料布风装置,包括锅炉,所述锅炉上包括有给料装置、布风装置和连接风道,所述给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锅炉的水冷壁给料处的长溜槽,所述长溜槽包括播料风道和给料通道,所述给料通道上设置有料斗,所述播料风道上设置有播料风口,所述播料风道的喉口位于所述料斗的底部,所述布风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锅炉内的主床布风板,所述主床布风板位于所述锅炉的水冷壁给料处的下方,所述主床布风板下方设置有向所述锅炉内吹入主床风的主床风室,所述主床风室两侧设置有向所述锅炉内吹入付床风的付床风室,所述主床风室与所述付床风室均与连接风道连接。
6.优选的,所述连接风道包括风道,所述风道上设置有风门和流量计。
7.优选的,所述播料风口处的播料风的风速w1为15m/s,播料风道的喉口处的播料风的风速w2为30m/s,所述播料风道的喉口处的风向与所述长溜槽的轴向平行,且与所述料斗的落料方向有夹角。
8.优选的,所述料斗上大下小,所述播料风道的喉口处的燃料与播料风以30m/s的速度混合。
9.优选的,所述播料风道的播料风取自高压一次风,且采用高速播料风;所述主床风取自高压一次风,且所述主床风速高于主床临界流化风速;所述付床风取自二次风,且所述付床风速略高于付床临界流化风速。
10.优选的,所述锅炉的水冷壁给料处距离所述主床布风板的距离为2.5~3m。
11.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主床风、付床风及播料风的风量配比,将播料风沿长溜槽轴向将给料喷入长溜槽,燃料与播料风经初步混合干燥后,斜向下高速
喷入炉膛,防止扬析,并在在下落过程中二次干燥,落入锅炉内,解决了流化床锅炉燃料,尤其是高水分生物质燃料因扬析、潮湿引起的床面料层不足,床温低,燃料无法稳定燃烧问题。
附图说明
1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给料装置主视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给料装置侧视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配风系统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风道的局部俯视图。
17.附图标注:
18.1-料斗2-播料风道3-长溜槽4-主床布风板5-付床风室6-主床风室7-风门8-流量计9-风道10-喉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2.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一种防扬析且干燥落料的锅炉给料布风装置,包括锅炉,所述锅炉上包括有给料装置、布风装置和连接风道,所述给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锅炉的水冷壁给料处的长溜槽3,所述长溜槽3的长度为l,所述长溜槽3的长度可防止火焰回窜,并对燃料进行混合干燥,所述长溜槽3包括播料风道2和给料通道,所述给料通道上设置有料斗1,所述播料风道2上设置有播料风口,所述播料风道2的喉口10位于所述料斗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所述播料风道2的播料风在播料口处风速w1为15m/s,播料风道2的播料风在喉口10处的风速w2为30m/s,所述播料风道2的喉口10处的风向与所述长溜槽3
的轴向平行,且与所述料斗1的落料方向有夹角;利于风和燃料的充分混合,使播料更为顺畅;本实施例中,所述料斗1上大下小,所述播料风道2的喉口10处的燃料与播料风以30m/s的速度混合;所述布风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锅炉内的主床布风板4,所述主床布风板4位于所述锅炉的水冷壁给料处的下方,具体的,所述锅炉的水冷壁给料处距离所述主床布风板4的距离为2.5~3m;所述主床布风板4下方设置有向所述锅炉内吹入主床风的主床风室6,所述主床风室6两侧设置有向所述锅炉内吹入付床风的付床风室5,所述主床风室6与所述付床风室5均与连接风道连接。
24.燃料在长度为l的长溜槽3中入与播料风得以混合并初步干燥,随后在水冷壁给料口处以20m/s的喷射流速,斜向下高速喷入炉膛,因喷射流速高,混合射流具有足够的刚性,所以可以防止燃料扬析,并在下落过程中设计充分的高度,满足燃料二次干燥所需的时间和温度场,最终燃料落入主床内。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26.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风道包括风道9,所述风道9上设置有风门7和流量计8,所述风门7和流量计8可以方便的控制主床风室6和付床风室5的风量,流量计8起指示作用。
27.具体的,连接风道将加热后的热风,分别连通进入主床风室6、付床风室6及播料风道2,同时通过风门7根据流量计8的指示,通过风门7进行调节进入主床风室6,付床风室5及播料风道2的风量
28.本实施例中,所述播料风道2的播料风取自高压一次风,且采用高速播料风;所述主床风室6的主床风取自高压一次风,且所述主床风速高于所述主床风室6临界流化风速;所述付床风室5的付床风取自二次风,且所述付床风速高于所述付床风室5临界流化风速;具体的,一次风配比r1%,二次风配比r2%,主床风配比r3%,播料风配比r4%,这样设计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保证床面物料流化与热交换,一方面是防止比重轻的燃料未落入流化床锅炉的主床就被一二次风带入炉膛上部,造成床面料层不足,床温下降,燃烧不稳,且炉膛出口受热面高温结焦的现象。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控制主床风、付床风及播料风的风量配比,所述播料风口处的播料风的风速w1为15m/s,播料风道2的喉口10位于料斗1底部,播料风道2的喉口10处的播料风的风速w2为30m/s,且风向与长溜槽3轴向平行,与料斗1落料方向有夹角,利于风和燃料的充分混合,使播料更为顺畅;播料风道2的播料风口低风速降低空气阻力,播料风道2的喉口10高风速加强播料风与燃料的混合并初步干燥燃料,随后在水冷壁给料口处以20m/s的喷射流速,使燃料与播料风的混合射流具有足够的刚性,斜向下高速喷入炉膛,从而防止燃料扬析,并在在下落过程中设计充分的高度,满足燃料二次干燥所需的时间和温度场,最终燃料落入流化床锅炉的主床内。
30.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流化床锅炉燃料,尤其是高水分生物质燃料因扬析、潮湿引起的床面料层不足,床温低,燃料无法稳定燃烧问题。
31.在不出现冲突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上述附加技术特征自由组合以及叠加使用。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