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矸石烧结脱碳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82974发布日期:2023-06-28 14:47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矸石烧结脱碳台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烧结脱碳台车,具体涉及一种煤矸石烧结脱碳台车,属于煤矸石脱碳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1、煤矸石是煤炭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是与煤层伴生的一种含碳量较低、粒度坚硬的岩石,其主要成分是al2o3、sio2,另外还含有数量不等的fe2o3、cao、mgo、na2o、k2o、p2o5、so3和微量稀有元素。其产量占煤炭开发量的10%~25%,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严重危害环境安全。因此,煤矸石亟需得到有效的综合利用。

2、中国专利cn102336581b公开了一种脱碳炉,煤矸石在脱碳炉内点火燃烧脱碳,当煤矸石自身热源不足时需要增加燃料作为辅助。该工艺虽然简单,但是脱碳炉存在结圈、能耗高和环境污染不易控制等一系列问题。

3、中国专利cn110981247b公开了一种脱碳炉,煤矸石在脱碳筒体内分区域通过高温气体脱碳。该工艺虽然简单,但是存在大型化困难、处理量有限和能耗高等问题。

4、中国专利cn110078401b公开了一种煤矸石带式烧结制备活性混合材的工艺。该方法中采用烧结机处理煤矸石,然后经过细磨,即可获得活性混合材。但是该方法烧结过程由于料层厚度较低(料层高度700-1000mm),不能有效蓄热,需要添加4%-7%的炭质固体燃料,不但提高的生产成本,且炭质燃料燃烧过程增加了so2、nox和co2的排放,势必提高废气的处理成本。

5、综上所述,目前在煤矸石脱碳领域,尚未有煤矸石脱碳台车的描述或说明,通常认为,利用传统烧结台车进行煤矸石脱碳即可,但煤矸石在碳含量、着火性能等多方面与现有球团烧结存在较大差别,且现有台车中存在更换隔热件、蓖条部件难,台车栏板易开裂、烧结过程中存在边缘效应等问题。如何将传统的烧结台车改进适用于煤矸石处理当中,已成为本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煤矸石烧结脱碳装置存在结圈、能耗高、环境污染不易控制、生产成本高,而传统烧结台车应用至煤矸石烧结领域的适用性较差等一系列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煤矸石烧结脱碳台车。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烧结台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紧固隔热件上开设缺口,同时在固定梁上设置窄体限位部,使隔热件和蓖条易于更换,降低台车的维护成本,同时提高其生产效率。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煤矸石烧结脱碳台车。

3、一种煤矸石烧结脱碳台车,该台车包括台车体、厢壁、蓖条、隔热件以及车轮。台车体为矩形框架结构,包括2条纵梁和若干条横梁。2条所述纵梁沿台车体的运行方向平行设置。若干条所述横梁沿台车体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并且若干条所述横梁的端部均与2条所述纵梁垂直相连。在台车体2条所述纵梁的两侧成对设置有所述车轮。所述隔热件设置在横梁上,蓖条卡设在相邻两条横梁上的隔热件之间,多个蓖条覆盖相邻两条横梁之间的缝隙。所述2条纵梁的上方设置有厢壁,厢壁内侧表面为波纹结构。其中,厢壁从上至下分为上厢壁、中厢壁以及下厢壁,上厢壁与中厢壁、中厢壁与下厢壁、下厢壁与台车体之间均为固定连接。

4、优选的是,所述上厢壁从竖直方向被分为前后两块,包括上部前侧壁板和上部后侧壁板。上部前侧壁板和上部后侧壁板之间固定连接,并分别与中厢壁固定连接。

5、优选的是,所述上厢壁与中厢壁、中厢壁与下厢壁、下厢壁与台车体之间以及上部前侧壁板和上部后侧壁板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

6、作为优选,下厢壁与台车体之间通过双排螺栓固定连接。

7、优选的是,所述厢壁内侧波纹的密度自下而上逐渐变高。

8、优选的是,所述波纹的波长为50~100mm,优选为60~90mm。

9、优选的是,所述波纹的凸起高度10~20mm,优选为13~17mm。

10、优选的是,所述上部前侧壁板与上部后侧壁板之间的密封结构为迷宫密封结构。

11、优选的是,所述上厢壁与中厢壁之间的密封结构为迷宫密封结构。

12、优选的是,中厢壁与下厢壁之间的密封结构为迷宫密封结构。

13、优选的是,下厢壁与纵梁之间的密封结构为迷宫密封结构。

14、优选的是,所述厢壁外侧设有多个方形单元格,单元格之间的缝隙处设有横向和竖向的主筋板。

15、优选的是,厢壁外侧还设置有副筋板,副筋板呈“人”字型设置在单元格上。

16、作为优选,所述副筋板与主筋板之间存在间隙,且副筋板的厚度小于主筋板的厚度。

17、优选的是,所述横梁顶端设置有向水平方向两侧延伸的限位部103,所述隔热件下方设有凹槽,隔热件通过凹槽卡设在横梁上。靠近台车边缘的限位部的宽度小于台车中央限位部的宽度,且小于隔热件的凹槽宽度。其中,所述隔热件分为边部隔热件和中部隔热件,所述边部隔热件设置在靠近台车边缘的限位部上,且长度小于靠近台车边缘的限位部,中部隔热件设置在台车中央的限位部上。靠近台车边缘的横梁及边部隔热件上均设有销轴插孔,销轴插孔处设置有销轴防止边部隔热件脱离。

18、优选的是,所述边部隔热件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中部隔热件的长度。

19、优选的是,所述销轴为u型销轴。

20、优选的是,该台车还包括蓖条压块。所述边部隔热件上部的一侧设有缺口,蓖条的一端卡在一侧的边部隔热件上,另一端搭在设有缺口的另一侧的边部隔热件上,蓖条压块设置在蓖条上并与台车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是,所述蓖条压块与台车体螺纹连接。

21、优选的是,该台车还包括防磨板。所述防磨板成对设置在台车体宽度方向的两端,并位于2条纵梁的下方。

22、优选的是,该台车还包括卡轮。所述卡轮成对设置在台车体宽度方向的两端,其一端与台车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轮固定连接。

23、优选的是,所述台车体为整体铸造结构。

24、在本实用新型中,为防止台车工作时因物料挤压作用导致可能出现的“外闪”现象,同时,大块厢壁因燃烧脱碳时至上而下温度不一,在脱碳过程中极易发生开裂现象,本实用新型将台车两侧的厢壁分为上、中、下三块厢壁,上厢壁与中厢壁、中厢壁与下厢壁、下厢壁与台车体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同时,为减少台车漏风,各厢壁之间的连接处采用迷宫密封的形式。优选地,将上厢壁从中分为前后两块,连接处同样采用迷宫密封的形式,进一步减少台车开裂。

25、在本实用新型中,为减少台车的边缘效应,在上、中、下三块厢壁的内侧均设置波纹结构,由于厢壁的内表面向外倾斜设置,根据实际工艺的需要,将厢板内侧的波纹密度设置为自下而上逐渐变高的结构,进一步增加台车上厢壁的边缘风阻,减少通过的风量。

26、在本实用新型中,为减少台车厢壁开裂,在栏板外侧设置“人”字型副筋板,并将“人”字型副筋板于其他主筋板错开设置,减少应力集中,提高栏板的实用寿命。

27、在本实用新型中,蓖条通过相邻两个隔热件固定,并覆盖相邻两条横梁之间的缝隙,为便于更换蓖条和隔热件,将边部隔热件上部的一侧设置缺口,在台车边缘,蓖条的一段卡在一侧的边部隔热件上,另一端搭在设有缺口的另一侧边部隔热件上,并通过蓖条压块防止蓖条滑动和掉落,在台车的其他部位,蓖条卡设在两个无缺口的中部隔热件上。需要更换蓖条或隔热件时,首先拆除蓖条压块,取出搭在设有缺口的边部隔热件上的蓖条,再将位于中部隔热件上的蓖条滑动至边部隔热件处,依次取出,当蓖条取出后,即可取下隔热件。

28、在本实用新型中,台车通过横梁上方的限位部和隔热件下方的凹槽将滑动隔热件固定在台车上,隔热件可以在固定梁上自由滑动,靠近台车两端边缘的限位部宽度变窄,当隔热件滑动至限位部收窄处时可以从横梁上脱离,在边缘限位部上方安装边部隔热件,通过销轴使其固定在横梁上,防止边部隔热件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脱离,并阻拦中部隔热件向台车边缘处滑动,使生产过程中边部隔热件和中部隔热件均固定在固定梁上。当边部隔热件或中部隔热件损坏需要更换时,拔出销轴,取出边部隔热件,再将中部隔热件依次取下,直到需更换的中部隔热件处,更换完成后依次安装中部隔热件、边部隔热件,插入销轴,完成损坏隔热件的更换过程。加快了隔热件的更换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29、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保证滑动隔热件的顺利取出,边部隔热件的长度尺寸大于或等于中部隔热件。另外,为防止销轴在运转过程中脱出,在安装时,最外侧的销轴应从紧固隔热件的内侧向外侧安装,使蓖条能够卡住销轴。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矸石烧结脱碳台车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将厢壁分为多块,并在连接处采用迷宫密封的形式,防止台车开裂的同时减少了台车漏风,提高烧结效率,同时在厢壁内侧设置波纹结构,加大风阻,减少台车的边缘效应。

3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矸石烧结脱碳台车能够不拆卸厢壁更换蓖条、隔热件等结构,减少了检修维护的工作量,方便更换位于台车中部的受损部件,加快了更换蓖条和隔热件的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3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矸石烧结脱碳台车在栏板外侧设置“人”字型筋板,减少应力集中,提高了厢壁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