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用炉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33782发布日期:2023-06-21 20:27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用炉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锅炉辅件,具体涉及一种锅炉用炉门。


背景技术:

1、锅炉是一种常用的能量转换设备,向其内输入化学能、热能或电能等能量,即可使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其工作过程中内压普遍较大,增大的内压从内向外挤压锅炉门,长此以往导致锅炉门的密闭性能逐渐减弱,甚至导致炉门及连接件变形,导致炉门开关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用炉门,其能够解决锅炉用炉门长期使用密封性能容易减弱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锅炉用炉门,包括门框,所述门框的外沿用于与锅炉炉门口密闭连接,所述门框正面中部沿厚度方向开有密封槽;门体,所述门体与所述密封槽匹配;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转轴和至少一对伸缩臂,所述转轴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门体的几何中心并与所述门体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臂的一端指向所述转轴,并通过曲柄滑块机构与所述转轴连接,以使所述伸缩臂伸出或收回所述门体的外沿;至少一对拉框,所述拉框与所述伸缩臂一一对应,所述拉框设于所述门体背面,所述伸缩臂穿设于对应的所述拉框内,并沿所述拉框滑动;当所述门体嵌设于所述密封槽内、且所述伸缩臂伸出时,所述伸缩臂与所述门框的背面贴合。

4、可选地,所述门框为圆环形,所述密封槽为圆环形,所述门体为圆形。

5、可选地,所述密封槽的槽壁倾斜设置,所述门体的直径稍大于所述密封槽的直径。

6、可选地,所述门体背面凹设为弧面,所述拉框设于弧面内。

7、可选地,每对所述拉框均以所述转轴为轴呈中心对称设置。

8、可选地,所述转轴位于所述门体正面的一端连有转盘。

9、可选地,所述拉框包括拉板和一对限位板,两块所述限位板平行设置并均与所述门体背面连接,所述拉板的两侧分别与两块所述限位板连接,以形成匚形的所述拉框;两块所述限位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伸缩臂的宽度匹配;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门体背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伸缩臂的厚度匹配。

10、可选地,所述门框设有铰接座,所述门体正面连有至少一块板筋,所述板筋通过销轴与所述铰接座铰接。

11、可选地,所述门体正面凸设为弧面,所述板筋为类三角形板状,所述板筋的一个角为铰接角,所述铰接角通过所述销轴与所述铰接座铰接,所述板筋远离所述铰接角的边为弧形边,并与所述门体正面贴合焊接。

12、可选地,所述门框设有扣接座,所述扣接座与所述铰接座的连线贯穿所述门框的几何中心,所述扣接座和所述铰接座分设所述门框的几何中心的两侧;所述门体正面连有扣接梁,所述扣接梁的一端通过所述销轴与所述铰接座铰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扣接座扣接。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锅炉用炉门,通过于门框中部开设密封槽,并使门体与密封槽匹配,利用嵌设的方式提升炉门与门框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两者之间的密封性能;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锁紧机构,设置其包括转轴和至少一对伸缩臂,使伸缩臂通过曲柄滑块机构与转轴连接,通过控制转轴转动,即可通过曲柄滑块机构带动伸缩臂伸出或收回门体的外沿,通过设置拉框,利用拉框对伸缩臂的滑动方向进行限位,并利用拉框限位伸缩臂与门体背面之间的距离;使用时,首先转动转轴带动伸缩臂收回门体外沿内,而后将门体嵌入密封槽内,而后反向转动转轴,带动伸缩臂伸出门体外沿,此时伸缩臂与门框背面贴合,即实现锅炉口的密封;当锅炉使用过程中内压逐渐增大时,内压向外挤压门体,首先导致门体微量尺度向外移动,此时伸缩臂与门框背面发生挤压,从而限制门体继续向外移动;随着内压继续增大,门体外沿由于不能继续向外运动,导致其从中部微观尺度向外弯曲,并向外沿方向扩散,此时,微量向外弯曲的炉门带动拉框向外微量移动,从而使拉框挤压伸缩臂,反之,伸缩臂对拉框进行反向限位,避免拉框进一步向外微量移动,从而避免炉门进一步弯曲变形,以保证炉门的密封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用炉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用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0)为圆环形,所述密封槽(11)为圆环形,所述门体(20)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用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11)的槽壁倾斜设置,所述门体(20)的直径稍大于所述密封槽(11)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用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20)背面凹设为弧面,所述拉框(40)设于弧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用炉门,其特征在于,每对所述拉框(40)均以所述转轴(30)为轴呈中心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锅炉用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0)位于所述门体(20)正面的一端连有转盘(301)。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锅炉用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框(40)包括拉板(41)和一对限位板(42),两块所述限位板(42)平行设置并均与所述门体(20)背面连接,所述拉板(41)的两侧分别与两块所述限位板(42)连接,以形成匚形的所述拉框(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用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0)设有铰接座(12),所述门体(20)正面连有至少一块板筋(21),所述板筋(21)通过销轴(22)与所述铰接座(12)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炉用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20)正面凸设为弧面,所述板筋(21)为类三角形板状,所述板筋(21)的一个角为铰接角,所述铰接角通过所述销轴(22)与所述铰接座(12)铰接,所述板筋(21)远离所述铰接角的边为弧形边,并与所述门体(20)正面贴合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炉用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0)设有扣接座(13),所述扣接座(13)与所述铰接座(12)的连线贯穿所述门框(10)的几何中心,所述扣接座(13)和所述铰接座(12)分设所述门框(10)的几何中心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用炉门,包括门框、门体、锁紧机构及至少一对拉框,门框的外沿用于与锅炉炉门口密闭连接,门框正面中部沿厚度方向开有密封槽;门体与密封槽匹配;锁紧机构包括转轴和至少一对伸缩臂,转轴沿厚度方向贯通门体的几何中心并与门体转动连接,伸缩臂的一端指向转轴,并通过曲柄滑块机构与转轴连接,以使伸缩臂伸出或收回门体的外沿;拉框与伸缩臂一一对应,拉框设于门体背面,伸缩臂穿设于对应的拉框内,并沿拉框滑动;当门体嵌设于密封槽内、且伸缩臂伸出时,伸缩臂与门框的背面贴合。其能够解决锅炉用炉门长期使用密封性能容易减弱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石岷山,向兴刚,程晓瑜,杨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绵阳佳禧印染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