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81238发布日期:2023-09-16 20:2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家用厨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1、常见的家用燃烧器,一般具有外火盖和内火盖,连同点火针、热电偶(或同等功能的离子感应针)等元件实现产生火焰、维持火焰等功能。在烹饪过程中溢流液容易进入主火孔或稳焰孔从而堵塞主火通道或稳焰通道,而当堵住的火孔对应点火针附近就使得燃气灶点不着火,当堵住的火孔对应热电偶(或同等功能的离子感应针)附近就使得燃气灶不能维持火焰,另外,传统燃气灶的点火过程,是通过点火针高压放电将喷出的燃气点燃,即采用点火针头部产生电火花,引燃点火孔喷出的燃气,进而点燃火盖上的燃气,完成点火,虽然点火比较快捷,但由于点火孔对应的燃气喷出的流速过快,均会导致离焰或是导致点火成功率下降,为解决上述点火孔的流速过快的问题,本申请人提供了一种如申请号为cn201820644812.3(授权公告号为cn20945894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燃烧器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燃烧器火盖的燃烧器》其公开了一种在火盖本体的混气腔内设置有缓冲室,设置在混气腔内缓冲室的设计一方面能防止第一出火孔的出气速度过快,造成离焰;但除了缓冲室,为了避免点火孔对应的燃气喷出的流速过快,还需要有新的改进方式,并在稳焰上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提高点火成功率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2、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提高火盖稳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提高火盖定位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基座以及连接基座上的火盖,所述基座在邻近所述火盖的外周壁的位置设置有点火针,所述外周壁对应所述点火针的壁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点火孔,所述火盖包括有顶壁、邻近该顶壁周缘向下延伸的所述外周壁以及由该顶壁和外周壁围成的混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的顶壁中央于所述混气室内设置有分隔块,所述分隔块设有至少两个分隔筋,其中两个分隔筋之间形成有将燃气导向点火孔的第一区域。

5、为了提高点火孔的点火成功率,优选地,所述点火孔沿着所述外周壁对应的位置向内延伸形成有一圈环壁,所述环壁构成与所述混气室和点火孔连通的点火通道,所述点火通道的入气口邻近所述第一区域。该点火通道能将点火孔向火盖内延伸有一端长度,相当于将点火孔的深度增大,能防止点火孔的出气速度过快,造成离焰。

6、为了方便火盖出火的同时,还不因燃气与一次空气构成的混合气进入混气室后产生的紊乱而造成出火不均匀,进一步地,所述火盖的外周壁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出火孔,所述分隔块于第一区域的相对侧设置有将燃气导向所述出火孔的第二区域。该分隔块具有一物两用的作用,其一,该分隔块位于火盖之顶壁的中央能与从燃气通道流出的燃气和一次空气直接“相撞”,提高了其混合的混合度;其二,该分隔块还具有分隔作用,其分隔成流向点火通道的第一区域以及与第一区域相对的第二区域,这样流向点火通道和出火孔的燃气流向分开,避免气流流向的无序性,还能减少火盖的出火孔中出火的不均匀性。

7、同样为了防止保火孔的的出气速度过快,造成离焰,优选地,所述火盖的外周壁于所述点火孔的相对侧设置有保火孔,所述保火孔向外周壁对应的位置向内延伸形成有凸壁,所述凸壁上开设有与所述保火孔连通的连通孔,所述分隔块与所述凸壁相接连。

8、通过凸壁的设置相当于使得保火孔的深度增大,能防止保火孔的出气速度过快,造成离焰。

9、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优选地,所述火盖的外周壁于所述出火孔之下设置有一圈稳焰槽,并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与该稳焰槽连通的稳焰孔。稳焰槽和稳焰孔的双重作用能使得火盖的出火孔具有更好的稳焰性。

10、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包括有用于向所述火盖的混气室提供燃气的燃气通道,所述燃气通道的管壁外设置有一圈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供所述火盖的外周壁相抵接。直接将火盖搁置在环形凸台上,更方便定位火盖。

11、为解决第三个技术问题,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供点火针或热电偶定位的定位座。这样能方便点火针和热电偶的定位。

12、为了提高定位座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基座呈板状,所述基座的中央设有供所述燃气通道穿过的中央孔,所述定位座设置在所述基座的边缘,所述定位座的截面呈横置的“u”形,包括有与基座连接的横向部、由该横向部向下弯折的折弯部以及分别设在横向部和折弯部上的安装孔。

13、为了防止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溢液堵塞点火孔或是点火针,优选地,所述火盖的顶壁沿所述火盖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有遮挡在点火孔和点火针上方的凸边。该凸边遮挡住该溢液。

14、为了实现火盖的顶部还具有盛装溢液的作用,优选地,所述凸边的底部周缘向上延伸有凸圈,该凸圈与所述凸边顶面共同围设形成用于盛装溢液的盛液槽。这样在清洗火盖时,能集中对火盖的顶部进行清洁溢液。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火盖的顶壁中央设置有分隔块,该分隔块能与从燃气通道流出的燃气和一次空气直接“相撞”,提高了其混合的混合度;另外该分隔块还具有分隔作用,其分隔成流向点火通道的第一区域,这样混气室中有一部分的燃气会流向点火通道,能更好地实现点火。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基座(1)以及连接基座(1)上的火盖(2),所述基座(1)在邻近所述火盖(2)的外周壁(23)的位置设置有点火针(3),所述外周壁(23)对应所述点火针(3)的壁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点火孔(21),所述火盖(2)包括有顶壁(22)、邻近该顶壁(22)周缘向下延伸的所述外周壁(23)以及由该顶壁(22)和外周壁(23)围成的混气室(24),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2)的顶壁(22)中央于所述混气室(24)内设置有分隔块(4),所述分隔块(4)设有至少两个分隔筋(41),其中两个分隔筋(41)之间形成有将燃气导向点火孔(21)的第一区域(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孔(21)沿着所述外周壁(23)对应的位置向内延伸形成有一圈环壁(25),所述环壁(25)构成与所述混气室(24)和点火孔(21)连通的点火通道,所述点火通道的入气口邻近所述第一区域(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2)的外周壁(23)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出火孔(26),所述分隔块(4)于第一区域(42)的相对侧设置有将燃气导向所述出火孔(26)的第二区域(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2)的外周壁(23)于所述点火孔(21)的相对侧设置有保火孔(28),所述保火孔(28)向外周壁(23)对应的位置向内延伸形成有凸壁(5),所述凸壁(5)上开设有与所述保火孔(28)连通的连通孔(51),所述分隔块(4)与所述凸壁(5)相接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2)的外周壁(23)于所述出火孔(26)之下设置有一圈稳焰槽(29),并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与该稳焰槽(29)连通的稳焰孔(2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有用于向所述火盖(2)的混气室(24)提供燃气的燃气通道(6),所述燃气通道(6)的管壁外设置有一圈环形凸台(61),该环形凸台(61)供所述火盖(2)的外周壁(23)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用于供点火针(3)或热电偶定位的定位座(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呈板状,所述基座(1)的中央设有供所述燃气通道(6)穿过的中央孔(10),所述定位座(7)设置在所述基座(1)的边缘,所述定位座(7)的截面呈横置的“u”形,包括有与基座(1)连接的横向部(71)、由该横向部(71)向下弯折的折弯部(72)以及分别设在横向部(71)和折弯部(72)上的安装孔(7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2)的顶壁(22)沿所述火盖(2)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有遮挡在点火孔(21)和点火针(3)上方的凸边(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边(8)的底部周缘向上延伸有凸圈(81),该凸圈(81)与所述凸边(8)顶面共同围设形成用于盛装溢液的盛液槽(8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基座以及连接基座上的火盖,所述基座在邻近所述火盖的外周壁的位置设置有点火针,所述外周壁对应所述点火针的壁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点火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的顶壁中央于所述混气室内设置有分隔块,所述分隔块设有至少两个分隔筋,其中两个分隔筋之间形成有将燃气导向点火孔的第一区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火盖的顶壁中央设置有分隔块,该分隔块能与从燃气通道流出的燃气和一次空气直接“相撞”,提高了其混合的混合度;另外该分隔块还具有分隔作用,其分隔成流向点火通道的第一区域,这样混气室中有一部分的燃气会流向点火通道,能更好地实现点火。

技术研发人员:龙艳,刘敏,陈翠翠,程永超,徐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