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炬系统的氮气吹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6095发布日期:2023-11-17 18:40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炬系统的氮气吹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氮气吹扫装置,具体为一种火炬系统的氮气吹扫装置。


背景技术:

1、氮气吹扫是一个工业过程,利用氮气将不需要的气体和其他杂质从生产系统环境中排除,由于其惰性,氮气可以用来有效地替换工业过程中的氧气和其他助长氧化的气体,而不会与底层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火炬在使用时,同样需要使用到吹扫装置对氮气进行吹扫,但是,现在很多火炬用氮气吹扫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在外部对吹扫装置的吹风量进行调节,导致其使用时灵活性能不强,不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为此需要一种火炬系统的氮气吹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现在很多火炬用氮气吹扫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在外部对吹扫装置的吹风量进行调节,导致其使用时灵活性能不强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炬系统的氮气吹扫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一种火炬系统的氮气吹扫装置,包括手柄、火炬主体、吹扫装置主体、吹气管和设置在手柄表面的调节机构,所述手柄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火炬主体,所述手柄的内部放置有吹扫装置主体,所述吹扫装置主体的顶部连接有吹气管,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传动组件和受力组件;

4、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控制杆、螺帽和滑杆,所述控制杆滑动连接于手柄的内侧壁,所述控制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控制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

5、所述受力组件包括衔接板、调节板和吹气孔,所述衔接板滑动连接于滑杆的表面,所述衔接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内部设置有吹气孔。

6、所述手柄的内壁位于吹扫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尾部旋转连接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的侧面贴合有受力块,所述受力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弹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杆贯穿手柄的侧面延伸至手柄的外侧,所述滑杆与控制杆呈相互垂直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衔接板的内部设置有与滑杆尺寸相匹配的直线状滑道,所述调节板通过滑杆与衔接板构成旋转结构。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吹气管的顶部设置有与吹气孔尺寸相匹配的衔接孔,所述调节板的圆心处与吹气管的顶部圆心处相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受力块与传动块的贴合面互为斜面,所述弹簧与受力块相互垂直。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受力块的底部与吹扫装置主体的顶部紧密贴合。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设置滑杆,由于滑杆嵌入在衔接板内部的滑道内部,滑杆在运动时会沿着滑道进行滑动,并对衔接板施加推力,随后衔接板会带动与自身固定连接的调节板围绕与吹气管的顶部旋转,由于吹气管的顶部设置有与吹气孔相对应的衔接孔,在吹气孔通过调节板的旋转远离衔接孔时,即可对从吹气孔内部排出的气体量进行调节;

15、2.通过设置传动块,由于传动块与受力块的贴合面护卫斜面,在传动块逐步远离受力块时,受力块可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弹到凹槽内部,此时,吹扫装置主体失去受力块的固定力,即可将吹扫装置主体从手柄内部拆卸下来,实现对其更换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火炬系统的氮气吹扫装置,包括手柄(1)、火炬主体(2)、吹扫装置主体(3)、吹气管(4)和设置在手柄(1)表面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火炬主体(2),所述手柄(1)的内部放置有吹扫装置主体(3),所述吹扫装置主体(3)的顶部连接有吹气管(4),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传动组件和受力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炬系统的氮气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的内壁位于吹扫装置主体(3)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12),所述丝杆(12)的尾部旋转连接有传动块(13),所述传动块(13)的侧面贴合有受力块(15),所述受力块(1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炬系统的氮气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5)贯穿手柄(1)的侧面延伸至手柄(1)的外侧,所述滑杆(7)与控制杆(5)呈相互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炬系统的氮气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8)的内部设置有与滑杆(7)尺寸相匹配的直线状滑道,所述调节板(9)通过滑杆(7)与衔接板(8)构成旋转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炬系统的氮气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管(4)的顶部设置有与吹气孔(10)尺寸相匹配的衔接孔,所述调节板(9)的圆心处与吹气管(4)的顶部圆心处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炬系统的氮气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块(15)与传动块(13)的贴合面互为斜面,所述弹簧(14)与受力块(15)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炬系统的氮气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块(15)的底部与吹扫装置主体(3)的顶部紧密贴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炬系统的氮气吹扫装置,包括手柄、火炬主体、吹扫装置主体、吹气管和设置在手柄表面的调节机构,所述手柄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火炬主体,所述手柄的内部放置有吹扫装置主体,所述吹扫装置主体的顶部连接有吹气管,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传动组件和受力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控制杆、螺帽和滑杆,通过设置滑杆,由于滑杆嵌入在衔接板内部的滑道内部,滑杆在运动时会沿着滑道进行滑动,并对衔接板施加推力,随后衔接板会带动与自身固定连接的调节板围绕与吹气管的顶部旋转,由于吹气管的顶部设置有与吹气孔相对应的衔接孔,在吹气孔通过调节板的旋转远离衔接孔时,即可对从吹气孔内部排出的气体量进行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郭振朋,徐文翔,王全昌,张春华,郭旭博,郝德轩,邢超,高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中翔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