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炉用抗渗耐酸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48693发布日期:2023-10-06 10:31阅读:37来源:国知局
焚烧炉用抗渗耐酸砖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尤其涉及焚烧炉用抗渗耐酸砖。


背景技术:

1、垃圾焚烧炉是焚烧处理垃圾的设备,常用于医疗及生活废品、动物无害化处理方面的一种无害化处理设备,将要处理的物体通过煤、燃油、燃气等燃料点燃,使其焚毁碳化,变为废气进入二次燃烧室。

2、现有技术中,大多使用焚烧炉专用预制砖铺设在焚烧炉的内壁,但是专用预制砖大多设置与工作面垂直的卡合块连接,由于混凝土在未完全凝结时会积聚在砖体之间的缝隙内,在焚烧炉的高温烘烤下容易粉化,使得两个砖体之间形成明显的孔洞,垃圾焚烧炉在使用过程中,壳体工作面长期和酸性烟气接触。孔洞的进一步存在,会使的酸性气体沿着孔洞向墙体内部蔓延,对壳体造成严重腐蚀,导致设备的受压能力下降,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也增加了安全隐患。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焚烧炉用抗渗耐酸砖,减小两个砖体之间的连接缝隙,提高工作面的抗渗耐酸性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焚烧炉用抗渗耐酸砖,包括砖体,砖体朝向炉内的侧面为工作面,砖体上与工作面连接的四个侧面为连接面,连接单元设置在连接面上,用于连接两个砖体;

4、连接单元沿连接面的长度方向设置,包括与砖体的宽度相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以及与砖体的长度相同,且相对设置的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为设置在砖体端部的内凹槽,第二连接件沿工作面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第二连接件的自由端与另一个砖体的第一连接件相互配合。

5、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外接面,第一外接面的一侧连接工作面,第一外接面的其余侧面设置在连接面上。

6、进一步的,第二连接件包括沿工作面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外接面,以及与另一个砖体的第一外接面相互配合的第一内接面。

7、进一步的,第一外接面、工作面和第二外接面上设置有抗渗耐酸防腐涂层。

8、进一步的,第三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凹槽和第一凸条,第四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凹槽和第二凸条,第一凹槽、第一凸条、第二凹槽和第二凸条的长度相同。

9、进一步的,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中心对称设置,相邻两个砖体平行连接,第一凸条与另一个砖体上的第二凹槽卡合连接,第一凹槽与另一个砖体上的第二凸条卡合连接。

10、进一步的,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沿砖体的中轴线镜像对称设置,相邻两个砖体互成180°,第一凸条与另一个砖体上的第一凹槽卡合连接,第二凸条与另一个砖体上的第二凹槽卡合连接。

11、进一步的,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朝向工作面的平面上设置有抗渗耐酸防腐涂层。

12、进一步的,砖体内部设置有真空腔。

13、进一步的,砖体上远离工作面的侧面为固定面,固定面的外表面设置有填充槽。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沿连接面的长度方向设置连接单元,使得两个砖体在拼接时,利用内凹槽的底面遮挡减小两个砖体之间工作面朝向固定面的空隙,避免酸性气体自空隙中进入墙体内部,同时在第一外接面、工作面和第二外接面上均设置有抗渗耐酸防腐涂层,使得外漏在工作区间中的砖体表面均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减小了两个砖体之间的连接缝隙,提高了工作面的抗渗耐酸性能。



技术特征:

1.焚烧炉用抗渗耐酸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砖体,所述砖体朝向炉内的侧面为工作面,所述砖体上与工作面连接的四个侧面为连接面,连接单元设置在所述连接面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砖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用抗渗耐酸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外接面,所述第一外接面的一侧连接所述工作面,所述第一外接面的其余侧面设置在所述连接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焚烧炉用抗渗耐酸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沿所述工作面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外接面,以及与另一个砖体的所述第一外接面相互配合的第一内接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焚烧炉用抗渗耐酸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接面、所述工作面和所述第二外接面上设置有抗渗耐酸防腐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用抗渗耐酸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凹槽和第一凸条,所述第四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凹槽和第二凸条,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条、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二凸条的长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焚烧炉用抗渗耐酸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四连接件中心对称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砖体平行连接,所述第一凸条与另一个所述砖体上的第二凹槽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凹槽与另一个所述砖体上的第二凸条卡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焚烧炉用抗渗耐酸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四连接件沿所述砖体的中轴线镜像对称设置,相邻两个砖体互成180°,所述第一凸条与另一个所述砖体上的第一凹槽卡合连接,所述第二凸条与另一个所述砖体上的第二凹槽卡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焚烧炉用抗渗耐酸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朝向所述工作面的平面上设置有抗渗耐酸防腐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用抗渗耐酸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内部设置有真空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用抗渗耐酸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上远离所述工作面的侧面为固定面,所述固定面的外表面设置有填充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焚烧炉用抗渗耐酸砖,包括工作面,与工作面连接的四个连接面,连接单元设置在连接面上用于连接两个砖体;连接单元沿连接面的长度方向设置,包括与砖体的宽度相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为设置在砖体端部的内凹槽,第二连接件沿工作面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第二连接件的自由端与另一个砖体的第一连接件相互配合。本技术在两个砖体在拼接时,利用内凹槽的底面遮挡减小两个砖体之间工作面朝向固定面的空隙,避免酸性气体自空隙中进入墙体内部,同时通过设置抗渗耐酸防腐涂层,使得外漏在工作区间中的砖体表面均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提高了工作面的抗渗耐酸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蒋黄翔,张乐庆,史建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兴市张泽浇注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