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一次风配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45179发布日期:2024-02-26 16:58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一次风配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锅炉配风,具体为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一次风配风装置。


背景技术:

1、煤粉锅炉在对煤粉进行燃烧时,需要分阶段进行送风,其中一次风是指送入锅炉内帮助燃烧的空气和煤粉的混合物,一次风的空气由风机提供,一次风对锅炉的燃烧起主导作用。

2、锅炉的供风结构主要包括风机、风道、风阀,通常配备一台或多台专门的风机,以产生足够的风压,将空气从外部抽入风道;一次风道将风机产生的气流引导到炉膛内,确保足够的空气与煤粉混合,以支持燃烧过程;风阀用于调节一次风的流量,以适应不同的燃烧负荷,通过控制风阀的开度,可以控制供入炉膛的空气量。

3、现有锅炉普遍采用风机直接供风的方式,一次风经过各个风室后再从炉排下的风孔进入炉膛,各风室间直接通过连通风道相连,在锅炉燃烧过程中,煤粉和空气的混合对于燃烧效率和稳定性至关重要,不合理的配风会导致不完全燃烧和燃烧不稳定,影响锅炉的工作效率。

4、锅炉系统长期运行下,内部环境会发生变化,直接供风的配风方式调节方式简单,容易出现送风量和风压过高、过低、不均匀等现象,进而影响到燃烧的稳定性和效率;送风量的不足同时会带来炉膛内温度不够,容易出现燃烧不充分,降低燃烧效率,不良的燃烧过程还会产生不完全燃烧产物,可能导致排放物超标,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说,现有的一次风配风设计影响燃烧的效率和稳定性,并会增加有害气体排放的风险,难以满足现有锅炉在实际运转过程中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一次风配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一次风配风装置,包括一次风母管、主供风管、辅助供风管以及热供风管,所述一次风母管整体呈条形结构,且其端部与一次风风机的送风管相连;所述一次风母管侧面与主供风管相连,所述主供风管端部与一次风风室下部的灰斗相连;所述一次风风室并排设置有多组,每组一次风风室对应一根主供风管;所述一次风风室上部与炉排相连,一次风风室整体设置为方形结构,其内部设置有方形腔室,所述灰斗设置为倒四棱台状结构;所述主供风管两侧与辅助供风管相连,所述辅助供风管与灰斗相连;所述热供风管设置在主供风管上侧,且热供风管两端与主供风管相通,在热供风管上设置有空气加热管,在灰斗底部设置有放灰管。

3、优选的,所述主供风管一端垂直于一次风母管,另一端弯折设置有第一连管,所述第一连管与灰斗的棱台面垂直连接。

4、优选的,所述辅助供风管对称设置在主供风管两侧,且与主供风管相互垂直设置;所述辅助供风管端部弯折设置有第二连管,所述第二连管与灰斗的棱台面垂直连接,且两根第二连管连接在相对的两根棱台面上,且与主供风管所连的棱台面相互错开。

5、优选的,所述热供风管与主供风管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点,设置靠近一次风母管的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另外一个连接点为第二连接点;在第一连接点两侧的主供风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其中第一阀门处于第一连接点与主供风管之间,第二阀门处于第一连接点与辅助供风管之间;在辅助供风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在热供风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空气加热管设置在第四阀门与第二连接点之间。

6、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均设置为电动阀门,在主供风管、辅助供风管、热供风管上均设置有压力表和流量计;所述空气加热管中设置有空气加热器,在空气加热管与第二连接点之间的热供风管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组并排的一次风风室,每组风室对应一根主供风管,以实现更均匀的一次风供应,提高了煤粉和空气的混合均匀性,从而改善燃烧效率和稳定性;辅助供风管的设置进一步加大供风量,加速煤粉和空气的混合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燃烧效率;通过设置热供风管在一定情况下提供热一次风,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进一步优化燃烧过程,避免燃烧不充分的现象出现,以此来提高能量利用率。

8、阀门的配置可以实现对风量和配风比例的精确控制,进一步优化燃烧过程。压力表、流量计和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精细调节,提高燃烧效率和稳定性。

9、本实用新型优化一次风的配风,实现更高效的燃烧,提高了锅炉的整体性能和环境友好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一次风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风母管(1)、主供风管(2)、辅助供风管(3)以及热供风管(4),所述一次风母管(1)整体呈条形结构,且其端部与一次风风机的送风管相连;所述一次风母管(1)侧面与主供风管(2)相连,所述主供风管(2)端部与一次风风室(5)下部的灰斗(6)相连;所述一次风风室(5)并排设置有多组,每组一次风风室(5)对应一根主供风管(2);所述一次风风室(5)上部与炉排相连,一次风风室(5)整体设置为方形结构,其内部设置有方形腔室,所述灰斗(6)设置为倒四棱台状结构;所述主供风管(2)两侧与辅助供风管(3)相连,所述辅助供风管(3)与灰斗(6)相连;所述热供风管(4)设置在主供风管(2)上侧,且热供风管(4)两端与主供风管(2)相通,在热供风管(4)上设置有空气加热管(10),在灰斗(6)底部设置有放灰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一次风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供风管(2)一端垂直于一次风母管(1),另一端弯折设置有第一连管(8),所述第一连管(8)与灰斗(6)的棱台面垂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一次风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供风管(3)对称设置在主供风管(2)两侧,且与主供风管(2)相互垂直设置;所述辅助供风管(3)端部弯折设置有第二连管(9),所述第二连管(9)与灰斗(6)的棱台面垂直连接,且两根第二连管(9)连接在相对的两根棱台面上,且与主供风管(2)所连的棱台面相互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一次风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供风管(4)与主供风管(2)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点,设置靠近一次风母管(1)的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另外一个连接点为第二连接点;在第一连接点两侧的主供风管(2)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其中第一阀门(11)处于第一连接点与主供风管(2)之间,第二阀门(12)处于第一连接点与辅助供风管(3)之间;在辅助供风管(3)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3),在热供风管(4)上设置有第四阀门(14),所述空气加热管(10)设置在第四阀门(14)与第二连接点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一次风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第三阀门(13)、第四阀门(14)均设置为电动阀门,在主供风管(2)、辅助供风管(3)、热供风管(4)上均设置有压力表和流量计;所述空气加热管(10)中设置有空气加热器,在空气加热管(10)与第二连接点之间的热供风管(4)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锅炉配风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一次风配风装置,包括一次风母管、主供风管、辅助供风管以及热供风管,所述一次风母管整体呈条形结构,且其端部与一次风风机的送风管相连;所述一次风母管侧面与主供风管相连,所述主供风管端部与一次风风室下部的灰斗相连;所述一次风风室上部与炉排相连,一次风风室整体设置为方形结构,其内部设置有方形腔室,所述灰斗设置为倒四棱台状结构;所述主供风管两侧与辅助供风管相连,所述辅助供风管与灰斗相连;所述热供风管设置在主供风管上侧,且热供风管两端与主供风管相通,在热供风管上设置有空气加热管;本技术具有多种配风方式,以满足多种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郭康,火鸿宾,胡继承,程琳,周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能蚌埠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6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