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打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6111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风打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可液态储存的可燃气体例如丁烷为燃料,利用压电元件产生点火能量的防风打火机,特别是这种类型的打火机中将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的混合装置。
一般地说,防风打火机包括用于储存液态可燃气体的储气箱;有控制地将可燃气体从储气箱中释放出来并可调节出气量大小的出气阀;将从出气阀喷出的可燃气体与空气进行混合的混合装置;将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点燃的点火装置,该点火装置与出气阀之间有一定的联动关系;供上述被点燃的混合气在其中燃烧的燃烧炉或者火杯;在燃烧炉或者火杯内固定有引燃件或者复燃件,当火焰被风吹灭后,该引燃件或者复燃件的温度仍然很高,可以将从混合装置中喷射出来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重新点燃;此外,在储气箱上还装有向储气箱内注入液态可燃气体的进气阀,上述各部分作为整体装在打火机的外壳内。
上述混合装置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将从出气阀喷出的可燃气体加速的节流装置,带有空气吸入孔的中间通道和将高速气流束击散并使之与吸入的空气进行混合的雾化装置;有一种防风打火机,其混合装置中没有中间通道,只是节流装置与雾化装置之间隔开一段适当的距离,上述间隔与带有空气吸入孔的中间通道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在雾化装置上还有将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导入燃烧炉或者火杯内的通道以及与从压电元件上引出的电极构成位于燃烧炉或者火杯内的放电间隙的另一个电极。
现有的防风打火机的混合装置中将高速气流束击散并使之与吸入的空气进行混合的雾化装置从结构上可以分成三大类,见图1、2、3,三类结构相比较,图3所示的结构的混合效果比前两类结构要好一些;图3所示的结构还有一种改进的形式,即与高速气流束相撞击的区域的位置与横向出口的最高位置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见图4,这种改进结构的混合效果就更好一些。但是图1所示的结构虽然能将中间通道中心的高速气流束击散,但是进入燃烧炉或者火杯内的气流的翻卷程度不够,因此,从燃烧炉或者火杯喷出的气流速度仍然很高,而且可燃气体与空气未达到充分的混合,这样的气流是很难点燃的;提高支撑滤网的密度可以提高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程度,但代价是火焰的冲力变小,即火焰变“软”,在有风的场合中,虽然风不致将火焰吹灭,但火焰飘忽不定,这无疑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图2所示的结构的缺点在于进入燃烧炉或者火杯的气流要向不同的方向翻卷,造成火焰的不稳定,而且,向四周翻卷的气流对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进入燃烧炉或者火杯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由此引起雾化装置和中间通道内的压力增加,于是从中间通道上的空气吸入孔吸进的空气量减少;在没有中间通道的情况下,相应的区域即间隔处的压力也要增加,同样导致吸入雾化装置的空气量减少。这样,可燃气体与空气就不能达到充分的混合,结果造成点火率下降;即使混合气被点燃了,由于可燃气体与空气末达到充分的混合,被点燃的混合气在燃烧炉或火杯内也不能充分地燃烧。图3所示的结构中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从雾化装置出来的出口方向是横向的,上述混合气在进入燃烧炉或者火杯中时也要受到阻碍,从而产生与图2所示的结构相同的问题。
为了避免发生上述问题,采用图2、图3所示结构的雾化装置的防风打火机,其混合装置中作为节流装置的微孔薄片上的微孔必须加工到很小,其直径通常要在0.02--0.05毫米之间;当然,为了减小流动阻力,要求薄片的厚度也必须很小,通常要在0.02--0.04毫米之间。直径很小的微孔限制了进入混合装置的可燃气体的量,即使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从雾化装置进入燃烧炉或者火杯的出口不够通畅,但由于可燃气体的量毕竟有限,所以对混合气进入燃烧炉或者火杯不会产生显著的阻碍作用以致影响空气的吸入,最终影响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然而从机械加工的角度来看,在厚度为0.02--0.04毫米的薄圆片上加工出一直径为0.02--0.05毫米,且对同心度、垂直度均有要求的微孔比在同样的薄圆片上加工出一个较大的微孔,例如直径为0.10毫米,要困难得多;此外,可燃气体中不可避免地混有杂质,在使用过程中,微孔愈小就愈容易被杂质颗粒堵塞,实际上,微孔被杂质颗粒堵塞是防风打火机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图1所示结构的雾化装置对微孔的大小也有要求,如果微孔太大,例如直径为0.10毫米,则进入燃烧炉或者火杯内的气流翻卷程度不够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甚至于不能保持火焰,即火焰被未翻卷到足够程度的气流给吹“飞”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防风打火机,在作为节流装置的微孔薄片上的微孔加大的情况下,其混合装置中的雾化装置能使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不受阻碍地进入燃烧炉或者火杯内,并产生足够的翻卷,从而保证空气的吸入以及可燃气体与空气的充分混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中间通道与燃烧炉或者火杯所构成的通道中,介于两者之间的结合部水平或者基本上水平地放置一个十字形、三叉形或直杆形的件,并将微孔薄片上的微孔直径加大到0.06--0.16毫米,十字形、三叉形件的中心,直杆形件的中点便与高速可燃气流束相撞击并将其击散,而上述件的杆状部分则使混合气向燃烧炉或者火杯内翻卷,使得可燃气体与空气达到充分地混合。
本实用新型中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在进入燃烧炉或者火杯内时所受到的阻碍作用比现有的雾化装置要小得多,因此,微孔薄片上的微孔的大小就可以根据对可燃气体加速的需要来决定,而不必考虑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在进入燃烧炉或者火杯内时是否会受到明显的阻碍作用从而影响从中间通道上的空气吸入孔空气的吸入。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是不能直接加工出直径如此小的微孔的,通常的加工方法是先钻一个较大的孔,然后对孔周围的区域进行挤击或者敲击加工,使孔的直径缩小到需要的尺寸。可想而知,挤压或者敲击加工的量愈大,则要保证微孔的同心度、垂直度就愈困难;而且水平放置的杆状部分使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向着燃烧炉或者火杯内的方向翻卷,从而使二者达到充分地混合。本实用新型最突出的特点是当火焰被吹灭后,混合气被复燃件或引燃件重新点燃所产生的返火火焰的冲力仍然较大,这是使用者所期望的。返火火焰冲力较大与混合的气流通道的阻碍较小和混合气在杆状部分产生向着燃烧炉或者火杯翻卷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现有的防风打火机的混合装置第一类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现有的防风打火机的混合装置第二类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现有的防风打火机的混合装置第三类结构的剖面图。
图4是现有的防风打火机的混合装置第三类结构的改进形式的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混合装置的结构剖面图。
图6是三叉形件的结构视图。
图7是十字形的结构视图。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参照图1,开有微孔的薄圆片置于凹孔1的底部,凹孔1的底部中心开有通孔2,中间通道3的四周对称地开有空气吸入孔4,雾化装置由网片5及固定于网片5中心的雾化头6组成,整个雾化装置位于中间通道3与燃烧炉7之间,燃烧炉7的壁上装有放电电极8及对置电极9。
参照图2,雾化装置由四周对称地开有槽10的圆锥筒11及位于圆锥筒顶部的雾化头6组成,燃烧炉7的壁上装有放电电极8,雾化头6作为另一个电极。
参照图3,雾化装置12的主体为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其上部对称地开有将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导入燃烧炉7的孔13,燃烧炉7的壁上装有放电电极8,雾化装置12顶部的尖端14作为另一个电极。
参照图4,该结构与图3所示结构的区别在于将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导入燃烧炉7的孔13位于雾化装置12的顶部。
参照图5、图6、图7,雾化装置14为直杆形、三叉形或者十字形,在空气吸入孔4与雾化装置14之间有一段收敛的通道15,燃烧炉7的壁上装有放电电极8及对置电极9,杆状部分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图5所示的圆形,图6所示的三角形或者图7所示的矩形,但下面的面要适当地修圆。
参照图6、图7,直杆形、三叉形或者十字形的雾化装置14向下伸出导流体16,该导流体的头部为圆锥体17,根部为圆柱体18,导流体16位于雾化装置14的中心。导流体16的圆锥体头部17的尖端要修成球面或者平面,在有导流体16的情况下,收敛通道15就不需要了,实际上二者的作用是相同的,都是要形成一段逐渐变小的气流通道。
权利要求1.一种防风打火机,包括用于储存液态可燃气体的储气箱,有控制地将可燃气体从储气箱中释放出来并可调节出气量大小的出气阀,将从出气阀喷出的可燃气体与空气进行混合的混合装置,与出气阀有一定的联动关系、将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点燃的点火装置,供上述被点燃的混合气在其中燃烧的燃烧炉或者火杯,固定在燃烧炉或者火杯内的引燃件或者复燃件,向储气箱内注入液态可燃气体的进气阀,以及外壳,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合装置中用于将可燃气体加速的微孔薄片上的微孔的直径为0.06--0.16毫米,在中间通道与燃烧炉或者火杯所构成的通道中,位于两者的结合部水平放置一个十字形、三叉形或者直杆形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打火机,其特征在于直杆形、三叉形或者十字形件的杆状部分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三角形或者下面修圆的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风打火机,其特征在于直杆形、三叉形或者十字形件的中心有一个向下伸出的导流体,其头部为圆锥体,根部为圆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风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导流体头部圆锥体的尖端部分为球面或者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风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在空气吸入孔与雾化装置之间有一段收敛的通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防风打火机,防风打火机的混合装置中的雾化装置为一置于带有空气吸入孔的中间通道与装有放电电极的燃烧炉之间的直杆形,三叉形或者十字形件,而混合装置中作为节流装置的微孔薄片上微孔的直径增大到0.06-0.16毫米。这种结构的混合装置使可燃气体与空气达到更充分的混合,从而提高了打火机的防风性能。
文档编号F23Q2/16GK2067359SQ9020410
公开日1990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1990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1990年4月14日
发明者王志林 申请人:王志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