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喷射式二次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003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蒸汽喷射式二次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容量立式燃煤工业锅炉中的蒸气喷射式二次风结构的改进。
目前公知的蒸气喷射式二次风结构其构造由蒸气引入管、导风器(由蒸气喷嘴、吸风腔、喷管、外壳组成),锅炉本体上位于炉膛上方的进风管串连而成,如山东烟台锅炉厂生产的LSH0.5-0.7-AⅢ型立式锅炉中的二次风即属此例。但是,由于炉膛中心流场的低压回流向下压火,使二次风无法工作,几近虚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气喷射式二次风结构,它可以阻止炉膛中心流场低压回流向下压火,使流场中烟气湍流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将一根管子(取烟管(4))的一端与导风器(5)的吸风腔连接,而另一端与烟箱(3)的烟腔连接,这样,工作时导风器吸入烟气,在烟箱、导风器、炉膛三者之间建立起一股循环回流,依靠该回流阻止炉膛中心场低压回流向下压火,使流场中烟气湍流流动。
下面对系统做一下分析,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
立式锅炉中烟气流动的阻力是依靠烟囱产生的压头来克服的,显然烟囱不能太高,这就决定了类似的系统对阻力是很敏感的,当蒸气引射冷风射入炉膛之后,其体积会急速膨胀,使烟气系统流动困难,二次风无法工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取烟管将炉膛出口之后的烟气与导风器吸风腔接通,在取烟点、导风器、炉膛之间建立起一个循环回路,该回路中的烟气循环量与射入的蒸气量成比例,从而阻止了燃烧室中心场低压回流向下压火,使燃烧室烟气流场形成强烈湍流,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强化燃烧、传热及净化烟气的效果。
附图图面说明附


图1名称导风器图中标记取烟管(4),导风器壳体(6),蒸气喷嘴(7),喷管(8)。
附图2名称一种蒸气喷射二次风结构图中标记蒸气管(1),锅炉本体(2),取烟点或烟箱(3),取烟管(4),导风器(5)。
附图3名称D向示图,取烟管的另一种布置方式图中标记烟箱(3)、导风器(5)、取烟管(4)、烟箱引出管(9)。
下面将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做以下说明取烟管(4)位于取烟点与导风器之间,当立式锅炉有烟箱时,取烟点即为烟箱,当无烟箱时,为对流换热区,取烟管的长度应尽量短,直径不宜小于Φ57mm。
导风器喷管(8)与锅炉本体上的二次风风管连接,可以用Φ38管子制造,导风器蒸气喷嘴(7),材料宜使用铜或不锈钢,喷嘴孔直径不小于2mm,蒸气连接管直径不小于15mm,为减少蒸气冷凝水宜保温处理。
运行时先将管子中的冷凝水排掉,而后再投入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蒸气喷射式二次风结构,它由蒸气引入管,导风器,锅炉本体上位于炉膛上方的进风管串接而成,其特征是将一根管子的一端与导风器的吸风腔连接,另一端与烟箱的烟腔连接。
专利摘要属立式燃煤锅炉中的二次风结构,系统包括取烟点、取烟管、导风器,它通过取烟管以烟气回抽的方式向导风器配送烟气介质,在取烟点、导风器、炉膛三者之间建立起一条回流,阻止立式燃煤锅炉中应用蒸气喷射式二次风炉膛中心低压回流向下压火,使燃烧室流场湍流流动,具有好的强化燃烧、传热及净化烟气的效果。
文档编号F23L9/00GK2330883SQ9722505
公开日1999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28日
发明者牟广錞, 周明亮 申请人:牟广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